第一现场

2014-10-20 15:26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WHY ART 2014”

—王茂、徐悰双人展

8月30日,“WHY ART”之王茂、徐悰双人展在林大艺术中心开幕。“WHY ART”是林大艺术中心从2014年4月开始筹划的展览项目,旨在发现艺术家本人与自己的艺术有独立思想逻辑的艺术家,作为林大艺术中心的新生力量。

“WHY ART”2014年首届展邀请庞茂琨、毛旭辉、李山、夏小万、李青、张慧、鄢醒为我们推荐了近百名年轻新力量,在百名年轻新力量中邀请了朱朱、鲁明军、盛威等批评家与林大艺术中心团队一同评选出两位艺术家,也是此次林大艺术中心新展艺术家王茂、徐悰。

王茂的“基本覆盖”,就是从“描绘我们眼睛看到的现实对象”这么一个司空见惯的对绘画的认识切入,接下来引入“绘画是在物体表面用颜色进行覆盖的行为”这样一个好像与前者似乎矛盾又似乎不相干的概念,把他们纠缠到一起,游戏。在这两个因素的纠缠中引入了一些其他绘画因素,和一些非绘画的因素,以至于纠缠更加复合有趣,也为下一个语句埋下伏笔,于是出现了如此的面貌。

徐悰的“画景画皮”,在作品中设置一种看似正常又能在细节处见矛盾的气氛,这种感受来自生活的环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历史遗迹和现代文明的巧合并置,这种并置并不是精心设置的,看似习以为常,其实内里包含着一种违和感,而这种违和感每天都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静默的暴力。

从超现实主义到自动主义

—苏新平艺术中的母题、自述与解释

8月23日,苏新平个展“从超现实主义到自动主义—苏新平艺术中的母题、自述与解释”在新绎空间开幕,展览由新绎空间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盛葳担任策展人,范迪安、王璜生、高名潞、贾方舟、殷双喜、黄笃、王广义、宋永平、王华祥、徐累等诸多艺术圈人士到场祝贺。本次展览历经半年多精心筹备,是既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后的一次巡回展。此次展览艺术家苏新平近年来首次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的个人作品展。据悉本展览或于今年年底和明年分别移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

此次展览不是普通意义的学术展览,而是一个线索清晰、文字与图片配合的具有文献型的展览。展览按照苏新平创作的线索进行策划,通过“超现实主义”“社会叙事”“自动主义”三个单元;“封闭的记忆”、“远去的白马”、“内在的自我”、“影子与对话”、“奔跑与寻找”、“时代的神话”、“外部景观”、“语言嬗变”、“八个东西”九个母题研究的方式,精选展示了他从1979年求学至今创作的木刻版画、石版画、油画50余件。这些作品不仅是他艺术创作史的再现,更是他生命的证据。通过梳理苏新平艺术创作中的“母题”,从艺术家“自述”与批评家“解释”的交叉角度理解苏新平绘画历程的发展及其母题的嬗变,便于从一个更为综合、立体、深入的角度解读苏新平的艺术。对于本次展览,苏新平表示欣赏来自不同艺术评论家的多元角度阐释,并认为艺术家需要以不同的视角被观看。

“含泪画下去—司徒乔艺术世界的爱与恨”

“凝铸的温度—中国第二代雕塑家司徒杰”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常以个案的形式呈现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创作及其事迹,在文字和图片相互配合的作品下,将一个个艺术家完整的呈现在观者的面前,展览常常演变成一个说书的故事,生动,鲜活。8月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含泪画下去—司徒乔艺术世界的爱与恨”以及“凝铸的温度—中国第二代雕塑家司徒杰”作品展如期开幕。

该展览展出的司徒乔作品—包括油画、粉画、竹笔画、水彩、书籍插图、手稿草图、素描、速写。展览以司徒乔日记中的一句话—“含泪画下去啊,蠢人,在艺术的牢狱里过你的一生。”—为主旨,划分“抱着明丽之心”、“多少灾黎老异乡”、“放下你的鞭子”、“流霞彩羽”、“新疆猎画记”、“玫瑰村”、“未完成的画”7个主题单元,试图通过各单元作品和文献的陈列和设计,集中凸显司徒乔艺术世界的爱与恨。

司徒杰是司徒乔的同胞兄弟,青少年时期的司徒杰受到哥哥司徒乔的影响学习雕塑。司徒杰为兄长雕刻的画像链接了两个展厅,让这两位艺术家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司徒杰作为“中国的第二代雕塑家”创作的大型纪念雕塑“白求恩像”广为人知,他在纪念碑雕塑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展览以纪年与纪念—时代碑影、民间与民鉴—抟土塑人、新火与薪火—世纪传承三个单元的形式介绍了司徒杰的艺术创作及其成就。此次展览是一次饱含真情的展览,走入展厅,细细品读,你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吞金术:潜浅摄影个展在应空间开幕

8月16日,潜浅摄影个展:吞金术在应空间开幕。潜浅以“吞金术”为命题,在自身焦虑的真实生活状态下完成了这项表达焦灼的呈现。展览以近乎黑白摄影为主,这些照片为持续四个月的高强度制作产生出来的:弯曲的虎口可以抚摸情欲亦可结束生命;穿插的重复场景串联起云图式的逻辑与情节;虚焦造成的光晕捕捉到情绪的失控。拍摄对象分为四组逻辑:迷茫与徘徊中的抵抗;妖冶与戏剧性的撕扯;纸醉金迷与情绪的过剩消费;平和与爱的写实。艺术家在自己过去的记忆中找到链接点,组合为超现实的构图。具有模糊感的照片增加了主动的感知,也激起了联想和心境,同时弥补了日常生活中细节丰富的图像,为视觉回复平静提供了一个场所。

除了摄影作品之外,装置作品作为展览概念的原点,开启了对欲望、敏感以及安全感的解读。视频与音频作品作为叙事补充,回归了潜浅的个人非线性时间,与记忆达成和解,力图在游移不定的状态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吞金术”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罪人吞下重金属将生命消耗殆尽。在现代生活的焦灼与旧有记忆的纠缠之间,潜浅选择以“吞金术”在极端中涅槃,以达成最终的自我救赎。(S.station)

乱展—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

8月16日,“乱展— 一个不能把握整体的时代”于798艺术区上舍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王澈策划,六位年轻艺术家参展,分别是陈鸿志、葛辉、强辽了、任宏伟、张湘溪、张震宇。2008年之后的当代艺术的各种活动和旨趣,使一些人欢呼,而另一些人则忧心忡忡,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学科的核心价值,即文化建构和思维修正。这次展览试图通过对年轻一代艺术创作的考察,来对这些困境做出反应,寻找它在当下时代发展不确定时期中的自我更新机会。

从向来与艺术形成呼应的学科领域发展来看,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关注社会现实表述方式的时代。同时,在艺术创作内部,青年一代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能做什么,能够成为什么,或应当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正在以一种自觉和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因此,在艺术创作的内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实验的时代。艺术创作和表达的方式,是21世纪艺术创作能否成为一门学术性学科的基础,它的发展标志着当下艺术创作对于20世纪艺术创作的秩序具有怀疑与拓宽的态度。这种怀疑态度的精神实质依然是艺术创作中强有力的修辞。

史国威个人作品展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时至今日,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也未必真实。艺术家史国威在发现这一特点之后,开始了描绘他眼中“真实”事物的历程。他使用拼贴技巧和现成图像的方式,通过黑白照片成像之后以手工上色。8月23日,在798圣之空间开幕的“史国威个人作品展”,首次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史国威的创作。

本次展览不仅是史国威创作阶段性的成果体现,更展示艺术家最新探索的趋势和方向。展览将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2010-2014年间的近期新作。这段时间史国威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突破与蜕变。2012年创作的《祭》系列是史国威创作的转折点。在史国威的眼里,参加完节日庆典被弃置的鲜花,据有一种极度的悲凉感。残花落尽,一幅“花冢”以鲜艳的色彩表达了他对漠视生命的功利实用主义的无声批判。在《汗水》、《雪》、“卷轴”系列等新作中,史国威的创作愈加显现出由繁入简的趋向,创作心态也由过去对消费主义的戏谑,逐渐转向平和,更加关注内心的变化,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相对于早期以具象的人物或动物为主的作品“肖像”系列、“名画”系列的凝重与戏剧化,史国威的近期作品逐渐显现出安静、空灵、抽象化的倾向。另一部分则将精选史国威早期各系列代表性作品,对其创作脉络进行梳理、呈现。

连接·O2O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第一回

8月30日,由国内微信拍卖创领者“大咖拍卖”主办的“连接·O2O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第一回”在798素空间隆重开幕。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本次展览将主题定为“连接”,在讨论互联网作用下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同时,也尝试探索一种新型的作品展示与交易方式。本次展览将传统的线下展览与线上作品展示通过手机平台连接为一体,既满足艺术品的现场视觉感受,又能够通过互联网扩大作品的释义空间。此次活动在艺术领域开创性地集实体展览、移动拍卖、在线预售、个性化定制为一体,观展者既能够在现场感受作品,为网络竞拍提供零距离接触艺术品原作的真实体验,又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在大咖拍卖公众平台(微信 ID:arttact)回复关键词获得作品的全方位信息,旨在为艺术品的传播推广打造高效互动的平台。

“连接·O2O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第一回”集中体现了“线上线下联动展出与售卖”、“无文字化展示,突出线上线下的互动效应”和“艺术家作品众筹计划”等特点。在新型网络环境中,艺术收藏、拍卖和接触,在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互相交流中产生化学效应,而连接的生成则是整个新型艺术网络环境与传统的接轨和延伸。

可折叠的假象

—郭剑个展

“折纸”一种带着浓浓孩提时代记忆的游戏,或多或少的都在牵动着自己回忆的思绪。如果有人将它以绘画,雕塑的形式呈现,它又该有怎样的面貌。8月9日,青年艺术家郭剑就带着他的19件架上作品和2组雕塑走入了艾米李画廊。在一个充满农家气息的画廊里,郭剑的“可折叠的假象”个展更增加了一份惬意。此次展览是郭剑时隔15个月之后的第二个个展。

从去年底的《变色龙》到今年的《彩蝶》、《红·黄·蓝》,郭剑在以往单色“折纸”画面的基础上更添变化,从“七巧板”式的视觉游戏,到拜占庭彩绘琉璃拼贴式的繁而有序,聚光灯下的《蝙蝠》,《乌鸦》一跃跳出了画面,化为花团锦簇的彩蝶般,片片呼之欲出;《青蛙王子》像是对童年美好记忆的回望,绿皮青蛙,折纸青蛙,80后的一代“青蛙王子”终将蜕变长大;延续去年广受好评的异形《衬衣》,今年的衬衣尺寸放大到2米,郭剑将衬衣和《书》搭配成为一组作品,书来暗喻年少时被灌输的教育,思想,转而放大后的衬衣又预示着我们将充当怎样的社会角色,艺术家的一种反讽亦是一种无奈;郭剑像是一个氛围的营造者,节奏的操控者,在画面背后狡邪的布网,一步步引导观者走入二维画面中的立体世界。

卢龙个展

8月19日,卢龙个展于北京正仁美术馆开幕。心的通透,不是杂念,而是对心境的实实过往。没有禁锢,自由自在,一切随心挥洒,禅心是对艺术最好的诠释,这正是卢龙艺术生命的感人之处。心的孤独,不是寂寞,而是对这厮的路走得更远,孤独之感更愈深沉。卢龙深居简出,用画笔苦心品尝人生,这正是其艺术深邃之处。心的虔诚,不是守候,而是对那丝意念久久的冥想,犹如僧侣,时时心的朝拜,正是卢龙的艺术走向成功的可贵之处。

思想的断面:未完成的绘画

8月19日,由王春辰策划的“思想的断面:未完成的绘画”在一号地艺术区5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夏小万、韩绍光、杨千、苏新平、陈曦、刘芯涛、陈文波、吕山川、何文玦、贺晓春、杜海军等23位艺术家“未完成的绘画”作品。展览现场,很多未画完或画未干的标签引人深思,在一种强调未完成的状态中,绘画本身的探讨和绘画形式的拷问变得异常突出。

王春辰认为,这是一次关于绘画内部生成的实验与探索。他说,“我们要研究绘画在未完成前是什么状态,这种状态与完成的结果构成怎样的心理联系?绘画的过程构成了体验与画布作战的过程,是画家的生命感觉体现的过程,也许未完成就是完成,也许过程就是绘画,也许结果是过程的注解,也许因为未完成的提示和自觉,从而发现了另一种绘画的意味。事实上,在现代主义绘画当中,很多创新是发现在过程中、发现在未完成的试验中。”

2014青年艺术100,开启盛夏青年艺术季

由“青年艺术100”组委会主办,北京名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于2014年8月15—18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1号馆和798艺术区圣之空间拉开帷幕。展示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韩国、意大利、美国、肯尼亚、希腊、泰国等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北美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当代青年艺术家的500余件作品。本届“青年艺术100”首次入驻农展馆。

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同期还推出了由莱维国际集团特别支持的微个展爱心计划,针对十个艺术家的新项目—不同凡响。这些艺术家从历届参展艺术家中遴选,在整个“青年100”的展场内另辟一定的展示空间,呈现十个与众不同的艺术方案,打造了十个独具特色的“艺术盒子”。

此次“青年艺术100”还邀请了展示了10位韩国青年艺术家以及“拉古纳国际艺术大奖”组委会推荐的10位影像艺术家联合展出。从此可以看出,“青年艺术100”越发的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今年,“青年艺术100”还与法国顶级水晶品牌LALIQUE莱俪合作推出乐“莱俪青年艺术奖”,最后由青年艺术家郭天意获得,他将获得去法国驻留的机会。作为一个发现,推动与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平台,着实给了众多青年艺术家发声和展现的机会。

力美术馆“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8月16日“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长沙力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湖南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长沙黄红蓝美育集团、娄底行知教育集团协办,湖南省画院、湖南省油画学会、湖南省中国画学会、湖南省工笔画学会作为学术支持。展览由黄红蓝美育集团教学总监黄礼攸总策划,特邀46位扎根于本土的青年艺术家,同时还汇集了19位曾学习于黄红蓝艺术培训学校而今活跃于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展出的作品共有100余件。

此次展览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艺术联展,而是一次湖湘青年艺术力量的大集结。就艺术形式而言,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等都汇聚于此,彰显出湖湘青年艺术丰化多元的新面貌。从地缘格局来讲,以湖南省青年美协核心成员为代表,构成了本土文脉传承有序的线性结构;以活跃于三湘域外的青年艺术家为归客,寄语了湖湘面孔重释当代力度的新希望。

潜入绮境-纸绘作品展

8月20日“潜入绮境—纸绘作品展”在北京798凤凰艺都空间开展,本次展览汇聚了杨茂源、赵刚、朱加、娄申义、卢征远、赵一浅、杨煜旻、唐丹彤、刘礼宾等艺术家的纸上绘画作品。展览从学术研究出发,把这些纸上作品结集起来,展示了艺术家们才能的不同侧面。显现出艺术家在纸上灵感的植入以及不动声色地将观者带入无限可能的奇妙之境,凸显艺术家们长久以来对绘画的勤勉、思索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艺术作品是情感的积累和释放,艺术家用自己独有的感悟和绘画语境诠释着自然鲜活生命的本真,激情与宁静,遵循与无畏,延续和长久,新生与希望,而纸上的作品是传达艺术家最为纯净而质朴情感的一种方式。

传承开拓·当代岭南中国画大展

8月22日,在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指导下,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安徽美术出版社、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当代岭南艺术中心共同协办的,由《当代岭南》主编、策展人许晓生策划的“传承开拓·当代岭南中国画大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还邀请了艺术家:杨之光、梁世雄、尚涛、林丰俗、林墉、周彦生、陈振国、陈永锵、庄小尖、陈新华、方楚雄、方楚乔、梁如洁、李伟铭、王璜生、万小宁、王大鹏、李劲堃、黄一瀚、陈少珊、王永、李东伟、羊草、周湧、陈侗、安林、张彦、方土、黄国武、陈映欣、郭子良、周正良、刘思东、何枫、郑阿湃、方向、袁君、陈太一、陈迹、张东、林蓝、许晓彬、许敦平、于理、陈朋、罗寒蕾、吴洁聪、陈水兴、杨星等50位,透过这些画家我们可以看出来岭南中国画发展一脉承接的笔墨因缘以及岭南中国画变革过程中的融合与创新。

近三年来,广东省不断的以推出“当代岭南中国画”为宗旨,不断地、持续地来京举办群展。每次展览的艺术家人数都相对比较庞大,对于一个地方政府能够看到艺术交流的重要性,努力推广当地艺术画派,在国内还属少见,这种交流的精神值得学习。

大象无形

— 许东荣新作巡回展北京站

8月23日“大象无形— 许东荣新作巡回展北京站”在北京798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许东荣2013至2104年件新近创作的绘画及雕塑作品。

2013年,许东荣雕刻新作《大相无形》系列,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精髓,藉由熟练的传统工艺玉、石雕技术,将久存心中的传统文化情节及个人生活历练、禅学思想,以当代艺术语言重新诠释。2014年许东荣油画新作秉承了他一贯的“自动书写”艺术理念,于二维空间中构造雕刻三维空间的意象,于油画厚重肌理中融入水墨画的轻盈洒脱的特质,让观者置身其中,仿佛闻到无穷无尽的音乐律动,以此表现出雕刻作品中“有无相生”、“大繁至简”的甚深道家哲学。

两岸青年艺术家齐聚北京索卡展开对“画”

8月9日,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索卡艺术中心联合承办的同构·对“画”—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在北京索卡艺术中心开幕,同时为第七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的系列视觉艺术展拉开序幕。本次展览由王栋栋和张礼豪联合策划,展出了陈杰强、耿旖旎、黄柏勋、李华、刘丽娟、彭慧婷、吴大伟、谢旺自、周金华等27位来自两岸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台湾部分的作品主要来自索卡艺术中心推荐,大陆部分的作品主要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推荐。展览开幕现场还做了一个以“艺术&艺术赞助”的下午茶沙龙,探讨了艺术与艺术赞助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构”不只是简单地象征两岸青年艺术家的相聚,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艺术家在共同面对“艺术”这个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探索、实验和严肃的态度。此次展览,北京索卡艺术中心与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合将两岸优秀艺术家同台推出,这不仅是一次友谊的同构,也是一次价值观的对话。

另外两个青年艺术周活动一个是8月10日至9月1日在石家庄美术馆举办的“水墨新精神—传统文化的当代裂变”;另一个是8月26日至9月10日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展出的“承·变:艺术新图景。值得期待。

享悦艺术机构实体空间“享悦汇”正式开馆

8月30日,“享悦汇开馆新闻发布会暨竹林新语—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在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享悦汇精彩呈现。发布会上享悦艺术机构负责人马丽洁向到场嘉宾及媒体介绍了享悦汇接下来的活动计划,以及享悦艺术机构9月至12月在北京及上海两地主办的田卫个展、新水墨新青年群展及新工笔大展。同时,“竹林新语—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作为享悦汇的第一个展览也在当天拉开帷幕,此次艺术家南溪与张诠的作品均是为此次展览有意创作的作品。在“竹林新语”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著名新水墨艺术家南溪和张诠分别用“南氏晕点”和“一划水墨”两种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成功地转换了传统的墨竹图式,充分表达了在当下这个充满物欲的喧闹时代里,艺术家抵御着诱惑与压力,寻求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精神向往和月下听箫,城头闻笛的竹之心境。

享悦汇艺术空间的投入使用,标致着由《享悦艺术》杂志、享悦艺术网、享悦汇组成的享悦艺术机构开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选择“竹林新语—南溪、张诠新墨竹图式鉴赏会”作为享悦汇的首个活动则代表了享悦艺术机构承接传统,面向当代的整体定位。

梦春秋·白塔 梦幻 风情—王存玉系列作品展

8月2日,由卓世恒立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共同主办的“梦春秋·白塔 梦幻 风情—王存玉系列作品展”在“上上国际美术馆”和“生命树·艺空间”同步展出。

白塔、梦幻、风情是艺术家王存玉近四十年艺术创作的结晶,分别体现艺术家各个时间段的思想积淀。《白塔系列》作中“白塔”在躁动的钢筋水泥丛林中像一根 “定海神针”,静逸、慈祥、圣洁…该系列作品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梦幻是虚无的、美丽的,是人们所臆造出来的快乐时空。艺术家王存玉的《梦幻系列》作品放弃了传统的画笔而改用喷笔,绘画工具属性的改变,代表着艺术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交织、缠绕在一起的云和女人体是钢筋水泥丛林的升腾,透过艺术家唯美的想象,人类应该回归到一个真正的本源即:精神上的快乐!

《风情系列》是王存玉近期的作品,艺术家希望通过写生作品来回归人的本性。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都市生活的人们渴望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回归到自然。白塔、梦幻、风情是艺术家王存玉的精神回归之路。

妩媚的战争

8月23日,“妩媚的战争”刘飞个展在798桥艺术空间开幕。艺术家刘飞对于妩媚女子的形象的认识延续一贯的探索和发现,在其形象的不断演化中,形象的千姿百媚夹杂在武器的冰冷之中,既无情地消弱了武器带给人类的沉痛,又强调了女性的平等权利。在刘飞的作品里,你会看到一个近乎和谐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也是不断变化和富有思考的。

张继刚博物馆系列巡展第二次

—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

“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博物馆系列巡展于2014年正式启动,此次巡展代表了张继刚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崇高要地位以及其门人书画作品之品质,并将持续两年。首站将于海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第二回大展于陕西历史博物馆9月6日开幕。

此次展览以张继刚先生诗、书、画作品为主,兼容对诗、书、画理论的研究与个人感悟。将历史研究视角与艺术创作本身结合,更好的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雅与深厚。在张继刚的绘画中,兰花不止兰花,山色不止山色,水境不止水境,那是超越于物象的对生命真境的表达,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沉思考的生命个体于尘世之中又超然之外的“尘世即蓬莱”的淡定感受。继第二次博物馆巡展之后,2014年10月25日即将在三峡历史博物馆举办下一个巡展。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

8月16日,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据介绍,该委员会是由从事艺术品市场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机构、文化企事业单位和行业专业人士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通过开展艺术品市场管理方面的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提高我国艺术品市场管理水平,培养相关管理人才,提供行业理论和信息数据,协助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推动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大会现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梁鑫华和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兵分别致欢迎词,会长李彦君介绍了委员会下半年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常务副秘书长伊葆力宣读了专家组成员名单。随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领导和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启动了揭牌仪式。

知名艺术家谢振鸥、张廷禄、宋明远、刘文进、李少青、黄红涛、徐光聚、阴澍雨、梁文尧、任继民等赠送了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对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我的精神家园—青年艺术家联展

8月24日,由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主办,流动艺术及新两江汇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我的精神家园—青年艺术家联展”在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邀请宿哲、庹辉、王将、魏绵、张木5位艺术家的4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面貌丰富、感受细致,可在其中读到对生命的敬畏和怜惜、对自然的亲近和依恋、对社会的思考和责任、对文化的追索与体悟、对人性的抒发和反思、对技法的研究和痴迷、对心灵的触发与收敛……

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董事长邹玲在宣布开幕致辞时表示,“艺术家对于自我精神家园的表达通过三个维度展现出来,即意义世界,信仰世界和审美世界。此次选择的五位青年艺术家来自于中国各个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属性,在艺术的理解和表达上,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同一性,他们利用各自的艺术语言真诚而充分展示了年轻艺术家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自我精神家园的建构。”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