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

2014-10-21 11:19王海明郭希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8期

王海明+郭希勇

关键词:李东垣;阴火理论;病理机制;脾胃论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96-02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以号行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著作颇多,代表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1]。他在中医理论方面提出的创造性论点,如内外伤辨惑论、内伤脾胃论和与之相关的阴火学说等,这些论点的提出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关于“阴火”理论,其内容散在于内外伤辨惑论与内伤脾胃论之中,李杲本人未列专论,也并未作为一种学说单独阐述,经后人对其总结归纳,而为阴火学说。笔者在研读李东垣原著后,结合临床实践,对李东垣“阴火理论”作了系统的深入研究,现对阴火的概念内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禁忌等做出梳理与归纳。

1阴火的概念

“阴火”的提出,是李东垣运用阴阳学说,精研《内经》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辨别内伤和外感发热不同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提法。他在《脾胃论》中引《素问·调经论》“病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说:“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2]。”将内伤病引起的发热认为生于阴者为“阴火”,将外感病引起的发热认为生于阳者为“阳火”,为了把因于外感六淫之邪的发热和内伤饮食劳倦的发热鲜明的区别开来,李东垣提出了“阴火”、“阳火”。

李东垣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的理论,认为“阴火”是指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而导致的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阳气浮动,气火失调的一种致病性内伤之火,《内经》称其为“壮火”。它不仅包括心肝肾诸脏内生火热,而且君火、相火、虚火、实火,郁火等也蕴含其中,如果试图用某一种火如心火、肾火、相火、虚火、实火来代替“阴火”,恐以偏概全,有失东垣本意。

2阴火的病因病机

2.1病因对李东垣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总结,阴火的发病原因多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内伤七情为主。如《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说:“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即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则心火独盛[3]。”①饮食失节:饮食失节是阴火生成的重要因素,东垣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2]。”饮食失当,久伤脾胃,则脾胃虚弱,元气虚衰,致使阴火产生;或饮食不慎,过食生冷寒凉之品,抑遏阳气,失于升泄透达,火郁于中,使阳郁而发热;或过食辛热香燥之品,助热伤阴,使实热内蕴,虚热渐生。而胃既受病,脾不能禀受胃中水谷,则脾为死阴,从而为病。②劳倦过度:过劳伤气,尤伤脾气,形气衰少,化生不足,则致气血俱虚,阴阳两衰,引得阴火生。“脾为劳倦所伤,劳则气耗,则心火炽动,血脉沸腾,则血病而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以至燎于周身[2]。”或因劳役动作,形体所伤,中气不足,但又于阴凉处解脱衣裳,更有新沐浴,于背阴处坐卧,致使阴火下行,还归肾间。③内伤七情:心之阴火的产生,多因情志内伤所致。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而藏神,情志所伤,影响心神,导致脏腑气机失调,元气损伤,阴火上升,更助长了心火暴盛。“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2]

在阴火产生过程中,既有单个病因致病者,也有两种以上因素交互或先后致病。如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2]”。或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

2.2病机结合李东垣阴火形成的原因及病理变化,从而可知,东垣阴火的实质是在元气虚弱的情况下,人体气火失衡,升降失常。①气火失调:饮食失节,或饮食失调,致使中气不足,而“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不足时,阴火则亢盛。究其病机,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或为气虚而虚阳外越,或为气虚而营卫失和,东垣在《脾胃论》中云:“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2]。”②升降失常:阴火乘脾胃,脾胃气衰,则胃不能分化水谷,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精微不达九窍,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失其通利。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所说:“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脾胃气虚,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心惑而烦闷不安。“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2]

阴火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内伤,中气不足而导致的气火关系失调。从李东垣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饮食劳倦、七情不安等因素,导致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谷气下流、阴火上乘,使气火失调,从而内生“阴火”。“阴火”又阻滞气机,耗气伤津,产生气滞、气逆、气陷、郁火、湿热、血虚津亏等病理因素,影响和导致心肾脾胃等脏腑功能紊乱,形成阴火致病广泛的特点。

3阴火的临床表现

在李杲主要著作中,多次使用“阴火”一词,这些阴火论述以涉及五脏者为多,绝少言六腑阴火,因涉及脏腑不同,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将李杲有关阴火临床表现的论述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出,阴火的表现错综复杂,并不是单一的。仔细分析发现,其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所有阴火证都围绕着气火失调这一病机关键。

“阴火”的临床证候特点以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特点互见为征。其一,以中气不足为中心的内伤虚损表现。以形体不足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如发热,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衰少,大便泄泻等。其二,火热表现,火热亢盛证表现繁杂,归纳李东垣对“阴火”所致发热的散在论述:有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更衣,其脉洪大者;有四肢烦热、肌热、热如燎,扪之烙手,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者;有虚而口渴者;有平时形寒,发作躁热,寒热不齐;有手心热甚于手背。

由于病变部位与性质之不同,其内伤虚损以及火热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有很大的差异。如脾气下流、湿蕴化火型肾阴虚,其发热特点是浑身躁热作。表现为“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而亦解”。[3]

4阴火的治疗方法

东垣对于阴火治疗,主张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令阳气生,上出阴分,“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后用辛温、甘温之剂,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所立方中,既有辛甘温药者,又有甘苦大寒之剂。

4.1治疗方法及代表方“甘温除热”始源于《内经》,在《素问·调经论》中提出“劳者温之”的治则。而“甘温除大热”作为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实赖于李东垣的阐发,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3],认为由于劳倦伤气、阳虚及阴、阴虚生热的关系,拟出了温补脾胃益气,升阳以泻阴火的治法,创补中益气汤方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大补脾胃元气,以充气血生化之源;辅以升麻、柴胡升脾之清气,陈皮降胃之浊气。益气生血,升清降浊则心胃之虚火自平。临证应注意“甘温除大热”之适应证是气虚发热。气虚发热,则益气可达退热之功,而甘温可以益气,是治其本也。

李杲针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阳气郁于中焦,化为阴火,耗伤津血之证,根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的原理,提出升阳散火法,设代表方升阳散火汤。而对脾胃久虚而内热,又兼感外邪者,李杲根据仲景麻黄汤发汗之理,提出益气驱邪法,以麻黄人参芍药汤主之。

由于阴火包括了内伤证中有火热病理的多种病证,临床上还须结合兼证辨证治疗,如夹湿者兼祛湿,夹瘀者兼化瘀等。其中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上绝不局限于以上3种治法,用药上应以甘温为主,甘寒或苦寒为佐,不可主次颠倒,更不能阴阳混淆。

4.2药物加减阴火可伤及元气,在治疗中见热伤元气者,可予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饮)。人参性甘,可补元气泻热火;麦冬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五味子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如见肾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加酒洗火炒黄柏、知母。如下元阴火蒸发,表现时显热燥,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暑月时节,阳气盛,可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智仁、黄柏,散寒气,泄阴火之上逆。

4.3饮食禁忌在阴火的治疗中,须注意“凡饮食及药,忌助阴泻阳。”忌淡食及淡味之药,因其可泻升发以助收敛;忌苦味药,因其性沉,可泻阳气之散浮;忌姜、附、官桂辛热之药,及湿面、酒、大料物之类,恐其助火邪而愈损元气;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因其损伤阳气,恐阳气不能生旺。在阴火欲衰而退时,因三焦元气未盛,口淡无味,但禁入咸物,恐其助火邪而泻肾水真阴。

5小结

阴火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围绕脾胃而展开,充分反映了李东垣重视脾胃的思想,但在临床治疗中也并不只局限于脾胃,须辨证施治。而针对阴火生成的诸多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避免情志刺激,防止过劳,做到情志舒畅,劳逸有度,饮食有节,对于促进阴火的好转、治愈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4.

[2](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