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宋词中的“新亭泪”

2014-10-21 03:03吴变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贺新郎唐宋词辛弃疾

吴变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论南宋词中的“新亭泪”

吴变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新亭对泣”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典故,而这一典故在南宋词中屡被提及,本论文将从时代背景和词人的主体情怀等方面来论析“新亭对泣”何以在南宋词中频繁出现。

南宋词;新亭泪;辛派词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这样一个“充满动荡、混乱、灾难、血污的时代”①,除了“留下‘广陵散于今绝矣’‘华亭鹤唳不可复闻’这种痛苦悲哀的传闻故事”②外,还出现了“新亭对泣”和“闻鸡起舞”等典故。其中“新亭对泣”的典故体现了士大夫志在收复中原而不可得的无奈、苦闷;而“闻鸡起舞”的典故更是展现了中华儿女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新亭对泣”的典故记载如下: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世说新语·言语第二》③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渡江士人的一种惘然凄怆的心绪”④,而同样地心绪也出现于与东晋命运相似的南宋,这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⑤,“新亭对泣”的典故在南宋词中不断地被抒写,词篇如下: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坠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⑥)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⑦)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望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王澜《念奴娇》⑧)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闲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最怜予、洞萧声尽,阑干独倚。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歌哽咽,事如水。

(李演《贺新凉·多景楼落成》⑨)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⑩)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伤心千古,泪痕如洗。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瑟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

(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⑪第三、四片)

辛弃疾的《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是一首寿词,而寿词写好是不容易的。《词源》(卷下)就说过“难莫难于寿词,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辛弃疾的寿词可谓别出心裁,词人在寿词中流露的是“整顿乾坤”的壮志,这位用笔写出“马革裹尸当自誓,娥眉伐性休重说”⑫(《满江红》)的词人以恢复中原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辛弃疾的这首寿词正如沈松勤先生在《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中所言“将寿词中通常出现的个体的生命和意识,升华为落地为人就是为了完成收复中原这个伟大事业的崇高境界。因此,该词在文化层次上的高低之分、雅俗之别,是不言而喻的”⑬。词中上片作者使用了“新亭对泣”的典故,并对西晋王衍等人清谈误国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和指责,实际上也对当时南宋王朝空谈性命之学表示愤慨。

刘克庄在风格上属于辛弃疾一派⑭,《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中引用了祖逖击楫中流的典故,据《晋书·祖逖传》(列传第三十二)所载“(祖逖)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⑮。作者希望友人陈子华能够像祖逖一样有收复失地的壮志,接下来的“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其含义是说“当时沉醉在临安销金窟的士大夫们,能像新亭名士们那样抹眼泪的已经不算坏,连做梦也不敢设想到还我河山”⑯(钱仲联语),可见当时南宋士人沉醉于歌舞娱乐之中,很少有人记得收复神州的志向,正如南宋诗人林升所说的“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澜、李演、文及翁以及汪元量的词中依次出现了“新亭泪眼”、“漫洒新亭泪”、“更不复、新亭堕泪”、“回首新亭”的话语。其中王澜的词表现了作者“镇日思归归未得”的悲伤之情,词人“由思乡而叹归不得,由归不得而忧国,由忧国而叹土地易主,由易主而至生灵涂炭,由生灵涂炭而至一洗残虏”(张文潜语);李演的词抒发了作者年老痛心于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在行为上是“洒泪悲歌”;文及翁的词作者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原因归罪于“西湖水”,但“应受责怪的主要是统治集团的享乐生活和苟安政策”⑰,其《贺新郎·西湖》中的“更不复、新亭堕泪”和“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都流露出一种悲伤的情绪;作为宫廷琴师的汪元量在《莺啼序·重过金陵》中对“宋末文人清谈‘心性之学’”⑱的行为作出了批判,其中“新亭堕泪”都流露出作者悲伤的意绪。

“新亭堕泪”的典故在南宋词中频繁出现的原因是:从时代背景来说,南宋和东晋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偏弱的,大多数南宋统治者和东晋统治者一样都偏安一隅,不图恢复,整日沉醉于享乐之中。南宋士人纸醉金迷的场景在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多有记载。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在任何时代,同时代的作家总难免有一种近似之处,这种情形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意愿。他们都少不了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某种共同影响,只是每个作家被这种影响所渗透的程度因人而异”⑲,“新亭对泣”的典故为何出现在南宋而不是北宋,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除了南宋的时代环境以外,“新亭对泣”的典故在南宋词中反复出现也与词人自身的主体情怀有关,词人引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实际上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这些作者当然不是一些无心肝之人,他们为国难而悲痛,他们勉力友人要有收复神州的壮志,甚至有的如辛弃疾“在国难当头之际,不顾个人的安危和得失,或奋力抗敌,或奔走呼号,自觉地承担起复国(或救国)的重任,堪称社会的‘脊梁’”⑳。刘克庄曾经对辛弃疾词有过这样的评价“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上述词人所写的“不是旷男怨女相思离别的心灵倾诉,他们在词中有的写他们的凌云壮志、报国理想,有的倾吐着他们的忧患感慨、抑郁悲伤”㉑。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就是这些运用“新亭对泣”典故的多采用《念奴娇》、《贺新郎》、《水龙吟》等词牌。“婉约派词人常用《诉衷情》、《蝶恋花》、《临江仙》、《雨霖铃》之类婉转缠绵、凄咽清怨之调,豪放派词常用《满江红》、《水调歌头》、《贺新郎》之类激越奔放、慷慨悲凉之调”㉒,而《念奴娇》词调大多“惆怅雄壮、风格豪放”㉓,《水龙吟》其声较为沉雄㉔,上述运用“新亭对泣”典故的多为豪放之调。

王昶曾经对南、北宋词区别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说:“北宋多北风雨雪之感,南宋多黍离麦秀之悲,所以为高”,南宋词很多抒发的是社会性的共感,其中有些词表现的是民族的、诗人的血泪。南宋词中反复引用“新亭对泣”的典故正是词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的体现。

注释:

①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②同上.

③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3页.

④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28页.

⑤杨海明著.唐宋词史.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⑥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68页.

⑦同上书,第2624页.

⑧同上书,第2724页.

⑨同上书,第2981页.

⑩同上书,第3138页.

⑪同上书,第3339—3340页.

⑫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⑬沈松勤著.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27页.

⑭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73页.

⑮(唐)房玄龄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695页.

⑯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74页.

⑰杨海明著.杨海明词学文集·唐宋词史.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⑱杨海明著.杨海明词学文集·唐宋词论稿(续编).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81页.

⑲刘扬忠著.唐宋词流派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2页.

⑳杨海明著.杨海明词学文集·唐宋词与人生.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页.

㉑刘尊明著.唐宋词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㉒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㉓谢桃坊著.唐宋词谱粹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8页.

㉔同上书,第148页.

I222

A

1005-5312(2014)29-0008-01

猜你喜欢
贺新郎唐宋词辛弃疾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李小军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行书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的背后故事——兼论此作的修改得失及赠与对象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论唐宋词中的莺声
唐宋词举要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