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1 06:37王永强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应用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以《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通过“目标解读”“自学质疑”“探究点拨”和“检测反馈”四个主要步骤的教学设计,来探讨“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下半年,为了落实课改精神,构建高效课堂,在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调研后,杨泽国和王永强老师适时提出了符合课改理念、具有高效课堂特点和我校特色的“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学校的全力推动下,“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所有高考学科中广泛使用。2014年6月29日,《成都日报》对我校“四步导学”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详细报道。本文以《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四步导学”四个主要步骤的教学设计,来探讨“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目标解读”“自学质疑”“探究点拨”和“检测反馈”四个主要步骤,在自主学习、同伴交流和师生评析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学会评价目的的教学模式。

二、“四步导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两年来,“四步导学”在我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基本达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教学目标,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四步导学”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教学设计和评价导向中。

(一)《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目标解读。说明:使用多媒体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的目标和要求:(1)了解《孔雀东南飞》和“乐府”的有关常识和文学价值;(2)学习五言诗诵读节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清诗歌内容;(3)理清故事的脉络结构。

2.自学质疑。说明:由“指导自学”“学生自学”和“学生质疑”三个环节组成。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了解文学常识。(1)学生介绍《孔雀东南飞》相关

知识,相互补充,教师点评。(2)学生介绍“乐府”相关知识,相互补充,教师点评。

活动二:诵读诗歌。(1)结合注释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聘礼 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冥冥 奄奄 仕宦 磐石 摧藏

(2)诵读指导。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教师示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3)自由诵读,小组推荐诵读,师生点评。

活动三:初步了解全诗大意。(1)对照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2)将不懂的句子作上记号为探究作准备。

3.探究点拨。说明:通过展示导学案、同桌互查等方式落实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知识要点并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活动一:梳理诗歌主要内容。(1)讨论不能理解的字词,组内不能解决的班上解决;(2)根据诗前小序,用最简短的话介绍故事情节。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3)小组讨论: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概括各部分内容。

4.检测反馈。说明: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让知识网络化、方法程序化。通过迁移知识和方法,巩固当堂所学,适当拓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1)基础训练:①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略);②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略)。(2)能力训练。根据诗前小序和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介绍刘兰芝形象(50字左右)。

(二)“四步导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导向

1.注重三个导向。(1)以学生“学”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2)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来评价学生;(3)以是否使用了导学案,是否调动了学习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是否控制了单向讲授时间,是否注重了学法指导来评价教师。

2.形成评价体系。(1)在“目标解读”步骤,侧重点是:目标明确,符合语文课标要求,符合本班学生实际(5分)。(2)在“自学质疑”步骤,侧重点是:①指导自学,教给学法,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进行自学指导,关注指导方式的有效性(10分);②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面向全体,关注自学方式的有效性

(10分);③学生质疑,合作学习,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有讨论、辩论、研究,关注合作学习方式及教师参与程度(20分)。(3)在“探究点拨”步骤,侧重点是:①展示学生学案,对照寻找错误,关注教师对常见错误、典型错误的展示、更正和疑难问题的处理(15分);②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关注教师对知识提炼的掌控和应用(15分)。(4)在“检测总结”步骤,侧重点是:当堂训练,总结反思,关注课堂效率的结果反馈(10分)。

此外,我校还注重从三个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1)关注教师语言、板书和教态(5分);(2)关注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5分);(3)关注教师课堂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及课堂灵活应变能力(5分)。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和评价导向不难看出,“四步导学”各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不断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见解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和探究求新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笔者深信,“四步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必将不断优化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显著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岳文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尝试——四步导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

[2]谢函颖.让生命活力在校园里尽情绽放[N].成都日报,2014-6-29.

(编辑:陈 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应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