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舞台演绎精彩

2014-10-21 06:38马苏宁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解读师生语文

`【摘要】语文课堂是师生一起成长的生命历程,在此过程中,时刻给予我们鲜活的教学资源。身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空间,让其在这有限的空间中演绎自己无限的精彩,同时教师在给予鼓励与支持的同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语文;解读;教学;师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是师生一起成长的生命历程,在此过程中,时刻给予我们鲜活的教学资源。身为一名教师,以下是我从“结合文本,挖掘生成性资源”“善待错误,化意外为精彩”“善于倾听,及时把握发言中的‘闪光点”这三方面着手,给予学生们足够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结合文本,挖掘生成性资源

西德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曾提出,由于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使文学作品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这种“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将由读者在阅读中去填补和实现。恰恰文学有着其自身的多义性与其独特的丰富性,这就会可能成为阅读课课堂教学的一大优势。因此,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读懂、感受、领悟它。这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去畅游、感悟、思考[1]。

(一)善抓“不确定性”,引导多元解读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学生个体因为其年龄、阅历、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理解也会千差万别的。对于理解课文,通常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领悟与思想,所以学生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都会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其相结合,然后得出自己所认为的结论。由此就出现了同一篇课文有着学生们各自不同的讲解版本。举一个教学中的例子,《鸟的天堂》教学片断:

师:课文中提到“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新的生命在颤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能出现如此感受?

(自由读、体会。在充分读、议后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我认为是小鸟从树上起飞的时候,树上的绿叶随着就开始晃动,再加上作者写的“不留一点缝隙”说明叶子很多、很密集,就导致作者只能听见颤动的声音,但是看不见从树上起飞的小鸟,所以作者才说是“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文中的大树长得非常的茂盛,以至于每一片叶子都给人一种好像是有生命活力的感觉,所以才会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3:郁郁葱葱的一片绿叶是生命的象征,加上通过晚霞的映照,绿叶更加富有生命力,全都闪耀着动人的光彩,看到这些,作者才会有“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的

感觉。

生4:我认为可能是那时候正好出现了一阵阵的微风,树上那些充满了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互相拥挤、来回地摇动,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才有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

感觉。

师:刚才四个同学说的都非常的有道理,他们认为文中的“新的生命在颤动”,可能会是鸟儿从树上飞走造成的树叶晃动,可能会是树叶太密集给了作者一个错觉,还有可能是郁郁葱葱的绿叶具有生命力,或者是微风吹动绿叶,所以作者才写出了这样的句子,那作者写这一句话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那接下来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这句话,你认为怎么读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怎么读。

学生自由地发挥,认真地去读、去感受这句话。

通过以上教学片断发现,教师首先提出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之后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评论。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学会了遇到问题先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并且还能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个小小的师生互动,即能达到慢慢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的效果。

(二)合理地利用“空白处”,放大创造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儿童本身就具备其自有的创造天性,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再给学生们加把劲,制造合适的机会以及合理的条件,让他们尽情地去发挥其本身的天性,那么将会是对孩子很好的锻炼,教师也将会看到学生们更多智慧涌现出来。我们的课本中,其实有许多课文都给学生们留出了自己的发挥空间,也可以认为是留下了“空白”,所以,我们教师要先合理地利用这些“空白处”,抓住此机会,正确地使用此空间,让学生在此空间去发挥、创造。此空间在学生的发挥下可以得到无限的放大,学生们通过自己对课文中此“空白处”的无限放大,那么他们对这篇文章肯定会特别地珍惜、期待老师的讲解,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自然就大大提高。再有一个例子,《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有这样一句话:“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会用低沉缓慢的语速去读这一段,然后用同样的语气给同学们描述这段话:“枪声响了,彭德怀看着大黑骡子斜倒下去的身影,以往和大黑骡子相处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了眼前。他们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共赴战场,而今,自己却亲自下令杀死了它。想到这,彭德怀缓缓地摘下军帽……”读完这段话,将最后的省略号看作是“空白处”,让同学们试着去想一下,省略号里究竟要说什么?

生1:彭德怀在心里默默地对大黑骡子说:“大黑骡子,对不起!我真的不忍心杀死你,但是为了战士们,为了战争的最终胜利,我只能这样做。”

生2:他不禁落泪了。他想起了他和大黑骡子吐露心事的事情,可是现在,再也没有大黑骡子陪他聊天了,所以他摘下军帽,不禁落泪。

生3:他向着大黑骡子倒下的方向敬了个军礼。他心里无比难受,无法形容。但是再难受,他也要坚强,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一定要坚强!endprint

二、善待错误,化意外为精彩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老师教导的地方,既然有学有教,那么肯定会有对有错。对于学生正确的见解,我们要给予鼓励、给予赞赏;但是对于错误,我们也不能予以批评、更不能嘲笑,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地去处理,要将意外化为精彩。

如我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本文的主人公是“哈尔威”,在全文讲解完毕之后,我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对文中的主人公说出自己的评价,大部分同学的评价几乎都是一个方向,他们都觉得主人公是一个大英雄,可以舍己为人。只有一位同学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是不一样的,这位同学认为,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主人公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这位同学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其余评价相反的同学都有着很惊讶的表情,他们可能觉得此同学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评价,觉得不可思议。接着,我又让同学仔细想想“哈尔威的行为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要从这一观点里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因。这次的师生互动,可以总结出:每个学生之间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于是他们对于同一问题的意见以及评价肯定会有差别,如果他们在相同问题上出现争议的时候,那么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去发挥想象力的思考[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中的内容以及文中的任务有了错误的理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恰恰是由于这些错误的理解,教师才能从中得知学生们的真正想法,才能根据这些错误去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精彩。

三、善于倾听,及时把握发言中的“闪光点”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做到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要认真地去倾听,这对于学生不仅是尊重,更多的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这样就从无形中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通过教师的倾听,孩子们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于是学习会更加努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在老师提问的时候,会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师生互动的时候,教师不能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这样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以及心里的不愉快,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们语言上的闪光点。学生虽然小,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学生会有着让老师有意想不到的发言[3]。如我在教学《烟台的海》时,在读完“夏天”一段后,有一位同学突然举手要发言,经过我同意后,学生站起来说了的确让我意想不到的话:“老师,我读完后,觉得夏日烟台的海就好像是一位少女。由此,也让我想到,冬天的海犹如一位老人,春天的海像是一个孩子,而秋天的海则像一位中年人。”多么贴切的比喻,如此丰富的想象让我出乎意料。听完学生的发言,我决定对教学进行了调整。板书:

( )老人

( )孩子

( )少女

( )中年人

让同学们仔细地阅读课文,根据文中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在原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用横线标记。由此可见,恰恰是这种学生的大胆发言,教师的真诚倾听,及时把握发言中的“闪光点”,才使得“教学相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多为学生腾出生成的空间,多给学生留一片自由发挥的舞台,语文教学将会闪耀着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走进一片灿烂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彭正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为学生搭建研究型学习平台[J] .新课程,2009(11).

[2] 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

刊,2004(4).

[3] 程福盟葛春.日常琐事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6(01).

作者简介:马苏宁,女,1981年生,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董 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读师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