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4-10-21 12:46张懿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对策

张懿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局面。但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借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新观念、新方式实施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风趣、幽默、愉快中获得知识,便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尽管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可喜的收获,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课变为“表演”课

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像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表演”式的课堂,表面上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可是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二)语文课淡化了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要进行人文教育,熏陶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而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字词句段篇及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的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有的老师上成了物理课等。他们不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不注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脱节;基本功的训练单调乏味,练习题陈旧。他们没有正确地把握好语文课的性质和内涵,偏离了语文课的方向,导致语文课走入一个误区。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滥用

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但是有些老师不根据课文的需要随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每节课都用多媒体,结果讲课老师手忙脚乱,听课的学生只注意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削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教学效果华而不实。教师在备课时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制作课件上,没有深入地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只是一心想如何用好课件,偏离了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论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交流。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在《爱如茉莉》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多媒体的运用和教师适时的语言渲染让学生如临其境,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平淡而又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会如茉莉般淡淡的却又真真切切的亲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爱,在本节课的对话中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

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一要简化教学目标,明晰教学内容。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这样才能抓得比较实在,教学内容也相对明晰,使学生学必有得。如教学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导致“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的后果。二要精化教学流程,凸显学生主体。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无价值的东西,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凸显学生主体。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必须追求教学流程的简约。当然,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流程,而是在读透教材内核的基础上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并追求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的精化,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创设积极自主表达的平台,让他们在课堂进行充分的思维碰撞,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突出多媒体的主体性和实用性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是因为介入了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或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含义。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巧设悬念,注意提问的性质。

此外,多媒体教学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以应用了电教媒体就说明是电化教学或者运用电教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要注重课件的实用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理解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归纳,它要高于教材,精于教材,新于教材,应便于教师使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吃透教材,掌握要点。(2)重点突出,条理清晰。(3)简单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4)切忌照搬他人课件。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给以往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而纠正其中的不和谐音符,有助于使这一宏大的乐章演奏得更加完美、动听。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