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2014-10-21 16:46韩光剑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韩光剑

【摘要】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产生,为教学内容而设计。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策略,搞好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身心变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3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产生,为教学内容而设计。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结起来,使静态的教材表述动态化,使物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使前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课内外课程资源相统一。教学方法应该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策略,搞好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学生身心特点等因素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

横向看,一堂课上选择、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是由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师教学风格和班级学生特点所决定的。纵向看,一个学龄阶段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则是由整体教学内容的系统布局及其教学总目标、教材内部体系的前后照应所决定的,也应当符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并与之相适应。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总目标、教师、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的身心变化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推进则是影响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一个学龄阶段的学生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则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变化的特点来进行通盘考虑,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系统推进来实现教学方法的统筹运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笔者所在学校一直在实行循环教学制度,老师跟班走,一教就是三年。教初一语文、初二语文与初三语文,感觉是不同的,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跟初中生在初中三年的身心变化特点相适应,要跟初中语文六册教材的系统推进相适应。初中生年龄从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正处于身体快速长高、心理迅速成熟的阶段。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身心变化非常明显,呈现出一种跨越式发展的状态。初一的学生看起来有点像小学生,但初三的学生看起来却有点像高中生了。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历程中,他们要完成从入学时的矮小瘦弱、性征不彰向毕业时的颀长健硕、性征明显的身体转变,也要完成从入学时的单纯幼稚、活泼好动、心直口快、想象丰富向毕业时的稳重懂事、安静成熟、冷静理智、思维发达的心理转变。这些身心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心态、思维水平、理解能力、课堂言行、言语方式、情趣品位等方面的发展,也会在其参与各科教学活动的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各科教师务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生的这些身心特征来选择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依据学生身心特点,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掌握教学方法整体运用策略,针对初一初二与初三学生分别使用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使各个学年所用的语文教学方法彰显出一定的实效性。

刚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生的稚气,在课堂上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喜欢答问,爱好朗读,愿意背诵。对于参与问答式的群体性口语交际活动常常表现出十足的劲头,对于字、词、句方面的阅读理解练习比较感兴趣;喜欢写记叙性的文章,老师的表扬能够让其心花怒放,老师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多提问,多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予热情评价和鼓励。当然,他们犯了错误也要直接地指出。在阅读课上可以安排全班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或当场背诵,可以让他们上黑板默写字、词,或当众作示范性、展示性的朗读,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写作课上,则可以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见闻感受,把自己的作文大声朗读给同伴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经历的故事叙述得完整而生动,有真情实感,借此来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树立起习作的自信。

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摆脱了小学生的形象特征与性格特征,情绪外显。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比较容易被调动,而且面对老师的提问常常胸有成竹,愿意主动举手答问,与老师的配合开始显得默契;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开始由表及里,对精彩句段的内涵愿意去思考、探究,表现出一定的欣赏水平,语言表述也具有很强的条理性。虽然形象思维在起主导作用,但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发展。针对此情况,教师就可以考虑多提问,并鼓励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再答疑与讨论;组织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打腹稿或者先拟提纲,然后进行口头表达。在阅读课上,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用语措辞,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与段意;在作文课上,可以让学生写同时讲述几个人与几件事的记叙性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人、事、物、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借此来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成长为翩翩少年或者花季少女,他们情绪较为稳定,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在语文课堂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仍然高涨,课堂氛围依然容易营造,提问必有应对,讨论必有对手,观点趋向成熟,也富有条理,争论时有针对性。他们开始关心课文的语言技巧与构思方式,能够欣赏经典的美文佳作。作文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想说的意思能明确表达,思维的深度与力度开始彰显。针对这种情况,初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仁者见仁,见仁见智”,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阅读课上,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学习、分析课文的结构方式与语言表达,可以引导他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理解与感悟课文,领略文章的内涵与形式之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作文课上,可以让他们写一些富有生活情趣或理趣的话题,借以引发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也可以让他们自选话题写一些随笔感想,借此提升自我选择能力、自我判断能力与自我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做到整体考虑、瞻前顾后,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