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2014-10-21 20:02王帮碧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正确率有效性方法

王帮碧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搞了几年了,老师的经验已经不少,但笔者认为,还需要加强学法、实践、计算、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切实引导,才能保证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

1.教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一是向别人学习,听了别人是怎么学习的,看了别人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二是向自己学习,想想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都是获取学习方法的方法。这类总结也应看作一种学习方法,这是学会学习的方法,由它才可以不断地产生出其它的学习方法。因此,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总结别人和自己的学习方法。

2.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主要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辅助性的措施有操作、画线段图和摘录。例如:缝纫组运来两种布,第一种有8匹,每匹长30米;第二种有10匹,每匹长32米。如果做一套衣服用5米,这些布可以做多少套衣服?可以知道学生练习摘录:每匹30米 8匹;每套用5米 共做?套;每匹32米 10匹。经这样摘录整理之后,就很容易看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3.采用规律性措施。所谓规律性措施,是指在对某一知识理解、熟知之后,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利用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用深入思维就能快捷识别和掌握做此类题的方法,即所谓熟能生巧的那些巧方法。例如: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需要确定单位“1”,而“是”、“占”相当于“比”等字后面的事物通常都是单位“1”,那么利用“是”、“占”、“比”等字寻找单位“1”就比较快捷。此类应用题还有一个规律,即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乘法题,单位“1”是未知的就是除法题,利用寻找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来确定乘除法也比较简便快捷。教给学生这类方法,不仅对学习知识有好处,反过来又使学生今后会找规律。

二、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习实践的有效性

1.做问结合。做问结合就是指在“做”数学时要引导学生爱和如何“问”。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有两位老师,有两种不同的理念,便有了两种不同的“做”法。一位老师为学生提供硬纸板做成的大小不同的圆片,要求先测量圆的直径,再一一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并记录其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另一位老师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然后提供材料,多种材料制作的圆片和纸片上的圆形,让学生去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显然,第一位老师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去验证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重结论的“记”数学活动;第二位老师则是在一定情景之下,从问题意识为线索的“做” 数学活动。这里问题情景的创设在于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圆形的应用无处不在,而用硬纸做的用滚动或细绳的方法可以测量,但软布做的圆不能这样测量,怎么办?”问题的解决和方法、知识的局限性的矛盾不断得到激活,诱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相互启发,探索,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但对画在纸上的圆这种方法又受到了挑战。学生自然会转入更周密的探索之中。这样整个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做用结合。做用结合就是在 “做”数学时要引导学生“用”。例如,教学《找规律》后,老师可让学生分小组为黑板报设计有规律的花边,为“学习园地”设计有规律的花边,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花边新颖、漂亮,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规律的知识,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统计》(人教版第四册)后,老师可引导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制作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总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

三、引导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增强作业计算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可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老师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要学生做好两件事:一是統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二是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老师还可以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计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其操作程序。有个顺口溜,很值得学生记住:“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使学生能有时间按这个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计算草稿。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中,要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刚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就写在作业的递等式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一个阶段后,学生就能把握口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引导的办法最关键的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是考虑在全班集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提倡一种小组合作学习.事实上,这是容易办到的.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把班级中的学生按数学水平的高低分为A、B、C三个层次,再考虑到座次、性格相容性、组织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4至6人的学习小组,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人数基本相当。这样的分组,使每个学生既有一个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又有数学水平上的一个可以变化的层次。不仅如此,还可以指定或推选一名组长和一名学习指导,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并以此来形成合作学习小组的核心。

综上,上述仅是笔者体会到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重点,其他的,涉及具体章节教学的好方法当然多,还需要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正确率有效性方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生意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生意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