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活动时,幼儿情绪管理的研究策略

2014-10-21 19:53马炎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玩具情绪小朋友

马炎

自由活动是指让幼儿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主动参与、充分交往,并获得各种经验,体验各种情感的活动。幼儿园的自由活动贯穿于晨间接待、户外活动、游戏后与午餐前等零散的时间段,老师一般会安排幼儿进行相互谈话、交往、自主游戏等活动形式。自由活动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保障。但在老师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幼儿的同时,也逐渐发现自由活动时幼儿经常因为交往策略的不恰当,而发生抢夺他人玩具、动手打人、言语伤人等矛盾冲突。

案例一:吃好午饭后,小朋友们都自然地将小椅子摆在线上,到玩具架上挑选喜欢的玩具。老师还在督促速度慢的小朋友大口吃饭时,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喊到:“老师,小A抢走了我的玩具。”只见小A抱着铠甲勇士的玩具,站在那里,嘴巴里还说着“我就是要玩这个玩具,我喜欢它。”

在自由活动期间,小A已经不止一次的从别的小朋友手里抢来这个玩具。因为动画片的缘故,他对“铠甲勇士”的玩具十分痴迷,而且在他存在“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的意识,不能很好的分辨自己的东西、他人的东西以及公共物品之间的区别。

第一,拓展其游戏范围,激发对其他玩具或游戏的兴趣。

在矛盾发生时,幼儿基本处于比较激动的情绪中,对老师来说,赢得幼儿的好感远比粗暴的把他抢来的玩具拿走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玩具做为切入点,通过孩子喜欢的某种感觉,和他进行一些身体接触,让孩子愿意跟你一起做游戏,并逐步建立彼此间的亲密关系,进而拓展其游戏范围。或者将其带离游戏现场,分散其注意力。待孩子调整好情绪之后,再和他一起玩耍。当然,关注被抢走玩具的孩子的心理也是同样重要的。

第二,在幼儿情绪平复之后,帮助其理解什么是“公共物品”,并告知其玩玩具的规则和秩序。

我们可以利用晨间谈话或午餐前的时间段,和全班幼儿一起来说一说,哪些是幼儿园的玩具。我们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让幼儿来商讨轮流玩的时间。并在玩具上贴上标志,让孩子一看就知道是公共物品。然后再根据需要对这类孩子进行单独辅导。

第三,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

共情,也称同理心,一般指所有人际场合中产生的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情感升华的一种表现,往往与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同步发展。共情能力也是人與人之间构建进一步紧密关系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情境体验的形式,让老师来扮演抢走玩具的人。让孩子感受被抢走玩具的心情,从而理解他人,并逐步的接纳与关注他人,这样孩子也更容易去遵守规则。

案例二: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将小椅子都摆在了线上,突然看到一个男孩子将别的小朋友放在线上的椅子搬走并踢倒。还听到他嘴巴里念念有词“我要跟彤彤一起坐,你的椅子拿开!”而被搬走椅子的小朋友当然也不同意他的做法,一边向老师告状,一边要把椅子摆回原来的位子。两个人因为座位的问题而发生了争执。

由于小班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分辨是非和对错的能力,还无法很好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他们往往更多地使用非语言的、消极的方式与同伴交往。在其想法不予理解或者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用责备、辱骂甚至攻击等消极方式回应。

案例三:如厕后,小朋友们三三两两的回到了座位上,随意的聊着天,做起了“石头剪刀布”的小游戏。突然一个小朋友,就朝另外两个小朋友挥起了拳头。问其原因,他说是因为小朋友做游戏太吵了,我才会打他们的。

第一,发生矛盾时,引导其说出正确的话,教其如何表达并帮助幼儿进行练习。

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首先老师要搞清事情发生的始末。有的孩子可能是在表达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有的可能是通过激怒对方的方式来感受与对方的互动。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儿歌、故事、平时的对话等形式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老师先替孩子说出他动手打人的真实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这样孩子紧张的情绪也会适当的得到缓解。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提示并引导孩子,遇到刚才的情况可以怎么说。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表达,并向刚才的两名幼儿进行道歉。

第二,让幼儿知道哪些是招人喜欢的行为。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讨论,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在自由活动期间,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做哪些事情是招人喜欢的,哪些事情是不被允许的,这样幼儿也更容易接受和遵守。也可以通过小剧场及讲绘本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通过大家的智慧,来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认知和社会交往水平。

第三,情绪的调节。

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放松情绪。体育锻炼、听音乐、散步等,都有特别好的放松情绪的功效。在幼儿情绪得到放松的同时,他们也在与父母、同伴、老师的情绪互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从培养幼儿自主独立的角度来说,平时我们要注重扩大孩子的自由空间,试着让幼儿自己来处理问题。当问题无法排解时,老师再进行介入。幼儿往往会从大人的情绪反应中求得反馈,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所以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首先老师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给孩子树立面对问题时冷静沉着的榜样。同时教给幼儿调节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在想办法满足自己需求时,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心态,采取协商的方式与同伴进行沟通。

第四,谦让的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孔融让梨》《给鸭子让路》等类似的故事、绘本,让幼儿体验主人公的情绪情感,理解“谦让”的含义。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给予幼儿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让幼儿在彬彬有礼的包围中快乐成长,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让幼儿拥有良好的品质。

自由活动中,幼儿在不断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并不断发展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老师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适时进行介入,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活动时,更够更好的相处。

猜你喜欢
玩具情绪小朋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