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2014-10-21 20:08龙邦燎
科学与技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治理措施配电网供电

龙邦燎

摘要: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空调、电饭煲、冰箱等电器在农村普及,许多地区出现农村用户端电压过低,造成农村用户电能质量过低,农网“过负荷”、“卡脖子”现象凸显,部分农村客户“低电压”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深化农网供电优质服务的“责任”问题。所以,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进山区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工作,解决农村配网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以湖北恩施农村配电网为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山区农村 低电压现象 治理措施 配电网 供电

我国农村电网,特别是西部偏远农村、偏远山区农村配电网,远离电源点,供电半径过大(恩施农村10kV最大供电半径达50公里),负荷密度低、用户分散等特点,造成偏远山区配电网负荷小、电能质量低、低电压问题突出,但电源布点却用不上等现实矛盾问题。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用电现状,提高电能质量水平,针对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山区、距离台区相对较远的地区,实施切实可行的提升电压质量方案。近年来,湖北省电力公司(简称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山区农村“低电压”问题综合治理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进行恩施州农村“低电压”治理专项研究,采取抓试点示范、积累经验全面推进的做法,全面开展山区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内容如下分析:

一、山区农村电网现状

1、电网结构薄弱且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农村电网架薄弱,电网结构也不合理。 目前,“低电压”客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山沟地区和用电负荷增长较快的城镇地区。在山区,低压供电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在600到1000 m,个别地区一些“低電压”客户低压线路供电半径甚至超过2.5 km,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由于客户住的比较分散,有的低压线路供电半径甚至超过3.5 km,线径较小、绝缘出现老化。在城镇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用电负荷迅速攀升,加上一、二期农网改造至今已10年,这些地区线路设备出现老化,部分线路出现严重过负荷。由于各地区的多种因素限制,导致在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电网结构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存在网络布局不合理、线径过细、供电半径过长、可靠性差等通病最后造成设计成本浪费。

2、农村配电网电压质量监测情况

测台区电压指标,包括从配电柜上安装的电压表测量以及利用万用表进行测量;2)通过在低压台区配电室和低压线路末端安装的电压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3)运行人员定期对部分未装设监测仪的台区进行测量,补充没有安装电压监测仪台区的数据监测需求;4)运行人员对台区内客户电压进行巡视抽查;5)通过已实现台区低压集中抄表或装设配变台区低压监控的系统中提取电压监测数据;;6)通过客户在自身用电过程中发现电压异常的报修,由运行人员进行现场测量。农村电网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都还很不完善。目前农村的人力、材料标准资源,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造成山区农村低电压的原因

1、农村电网规划局限大

一些农村受山区地形限制,10kV 线路走廊非常有限,难以实现“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设计,造成中低压配网建设标准偏低,配电变压器台区布点不尽合理, 不少配电台区低压线路供电长度超过经济供电半径,有的导线截面积小,存在大量迂回供电现象。 虽然经过农网一、二期改造,但仍有一些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2、无功补偿能力不足

3、低压线路半径过长

一是由于受到大山阻隔,村民居住分散,山区配网线路走廊有限,配网结构简单,多采用单电源放射式接线,因而“点多线长”,400V和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末端电压较低。二是变压器布点不合理,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低压线路呈单方向放射式供电,从而造成低电压。三是新农村建设,新民居不断向村庄外扩张,低压线路相应延长,电网没有及时新建改造,电压降较大,出现低电压。

三、山区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应对策略

1、适度建设35千伏配电化变电站,提升上级电源支撑能力

针对偏远农村山区配电网现况,在有条件(有35千伏线路经过)的供电区域,考虑适度新建35千伏配电化变电站,采用T接的方式,以减少10千伏供电半径,提升供电能力,解决低电压问题。新建配电站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适度发展新建35千伏配电站是目前解决山区低电压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配电站管理缺失、无信息传输、设备简单、安全隐患等原因,建议适度发展配电站作为配电网规划解决农村电网的过渡方案。

2、提升10千伏线路供电能力

针对山区、丘陵以及相对偏远地区的供电半径大于15千米,小于30千米的10千伏重载和过载线路,优先采取在供电区域内将负荷转移到其他10千伏线路的方式进行改造。其次以新增变电站为契机,新出中压线路,对现有负荷进行再分配。若供区5年发展规划中无新增变电站布点建设计划,可采取加大导线截面或同杆架设线路转移负荷的方式进行改造。对于迂回供电、供电半径长且电压损耗大的10千伏线路,可采取优化线路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减小电压损失的方式进行改造。

3、提高配网无功补偿能力,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

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调压与降损相结合的补偿策略,确定最佳方案。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既要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补偿全面兼顾,又要针对农网特点,突出补偿重点。涉县供电公司主要在提升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能力,合理配置10kV线路无功补偿、提高电压合格率,提高公用配电变压器和客户侧无功补偿能力三方面,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综合推进了无功补偿工作。2013年公司共新建改造35kV变电站14座、变电容量111MVA,新建改造35kV线路175.94km,10kV线路1772km,新增更换配电变压器1908台、容量291MVA,新建改造低压线路5101km,改造农户18.5万户。

结语:

农村“低电压”现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低电压”现象必将多区域循环出现,要建立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消除反复出现的“低电压”现象,全面提升农网供电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跃珍,杨坤.山区农村电网低电压的综合治理[J].农村电工,2013,01:33.

[2]曹立平.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D].重庆大学,2013.

[3]周海华.浅谈农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J].机电信息,2013,36:164-165.

猜你喜欢
治理措施配电网供电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关于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
就这几招!教你快速识别显卡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