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为教育改革做点什么(一)

2014-10-21 19:53薛新建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观点论文中学生

薛新建

笔者曾经从网上看到一帖,题目:看到题就傻眼“美国中学生作业难倒中国老爸”,正切合我构思的文章题目主旨,现摘录献给关心中国教育教学的有志之士,一起深入探讨,力争为教育改革出点绵薄之力。

文中说(节录):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依靠“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

今年9月,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逆料。反复权衡之后,我说明种种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走”。

……

女儿到美国第四天,便进入波士顿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学。我原来认为,女儿在美国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没学过的课中,最容易的应该是美国历史,“区区200年历史有多少东西呢。”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的,恰恰是这门“最容易”的美国历史。仅仅十几天过去,女儿就发来“紧急求援”邮件,一连十几个惊叹号……一看美国老师留的作业,我就傻了———这是中学生的作业吗?

“公民权利”研究论文 :

要求:

第一,在3到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

第二,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 T.WASHIN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马丁·路德·金),MALCOLM X(马尔科姆·X)。

第三,在你的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在你的论文中。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女儿在邮件中说:“那几个人都是黑人,但除了金之外,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

说起来,我对美国历史算得上熟悉,至少读过几十本名家专著,多位美国重头总统的大部头传记,全部总统的列传,还有难以计数的文章。可是,这个中学生的寻常作业却让我“晕菜”了……

为了帮女儿适应这种学习,我生平第一次开始“研究”美国历史。开始疯狂阅读,书房里摆满了一本本夹着许多纸条的美国历史著作,外加网络搜索。等这四个黑人领袖的资料搜集得差不多时,我开始仔细对比他们的观点和实践,行文时材料取舍颇费踌躇,反复推敲观点,从早上一直写到深夜。此时,女儿在大洋彼岸竟一次借了10本书,也在疯狂阅读。

后来,女儿说“部分”采用了我的观点,但结构对她很有启发:“原来论文是这么写啊。”

我们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美国老师的“判决”。这对我们父女俩都是第一次!

老师的评语下来了:“哇!极好的努力的结果和论文。你的关于这几个人的联系展开得非常好,准确而且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好样的!评分:A。

这个评语让我孩子般大叫起来!

女儿说:“我的英文老师特别特别好,我很多事都跟他说,我们俩的两次长谈,我都差点哭出来。其实已经哭了,但没让眼泪流下来。”……

有人会说:“你这算什么给女儿做作业,这不是越俎代庖吗?”问题也许没有这么简单。我想,父母应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孩子的“学习伴侣”,可以互相讨论,可以指导孩子阅读,告诉他从哪里可能找到相关的资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女儿在国内时,我也主动看过几次作文的题目,那些题目平庸且缺乏想象力,令我顿失“参与”热情,逃之夭夭。

之所以大段引用,是因为我觉得此作者观点深刻,以亲身经历示人,有说服力,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国内教育改革向更理智、更科学、更长远的方向发展颇为有力。胜过不少先前见过的单纯论证为什么要改革,笼统地介绍如何去做的文章。作者的直白,涉及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需求,从高层面、深层次、有效作为方面冷静地给国家的教育、给教师带来了一剂良药。

对比自身,我觉得我们要重视的是:

第一,首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多少无用功或事倍功半功(给学生布置了多少机械重复、单纯练习、缺少个性的作业,包括课堂教学)。

第二,对比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异国同行,我们要学习的仅仅是布置作业的方式吗?我们真的应该先做点什么?

目前,我国的高考正在一步步向越来越科学、越全面的方向改革,但不利的影子依然存在。

制定制度的大事,應该由专家、一线教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育行政人员、家长、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代表、进行国内外教育研究的人士共同参与制定。高考必须要改,改得更人性化,更科学合理化。更要改的是我们的社会用人机制,不唯文凭是举。

我深知一下改变固有的不好的教育模式很难,但势在必行,我们已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改革,我们做过的事情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大家都来真正关心教育(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非教育部门一方能主宰),关心国家的百年大计,教书育人!育人为先!德之不立,何以劝学;既立德(非单纯的品德课,乃衣食住行兼而有德),何愁不学!

从自身来讲,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只有从自身能改变的、可以做到的事情开始,譬如从探索授课方式的改变,尤其要注重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开始。我们左右不了教育的大方向,但可以探索更适合学生创造性发挥、更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作业设计,试着改变课堂教学思路,向着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更有利于教书育人的方向改变。

猜你喜欢
观点论文中学生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