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

2014-10-21 19:53邵乘胜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底蕴景观设计

【摘 要】随着人类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现状,强调在注重建筑实体组织的同时更应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求做出更好的艺术性作品。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文化底蕴

目前,国内高校纷纷扩建,校园建设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校园规划都非常注重建筑实体的组织,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和外部环境建设。但是,外部空间作为校园生活的发生器,是校园中最有活力的地方,也是产生公共记忆的主要场所。当前社会,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场所不再仅仅是课堂, 而是拓展到整个校园空间。因此,校园外部空间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1.校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要实现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目标,历代的校园环境都是以“育人”为前提进行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恬静,校园内绿树成阴,四季花开,曲径通幽,山水宜人。建筑风格多样、健康、充实、朴素、优美,处处充满诗情画意。高校的“育人”环境,不但是学校空间精神和文化的水平体现,而且是人们现在和将来的希望所在。

2.校园环境设计的要素

2.1 校园景观设计的作用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保护。作为设计人类自然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进行空间规划与设计时,不仅仅要看到山石、水体、植物和建筑,还要考虑到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是景观设计思维方式上的要求。景观设计通过亭、台、水、榭、楼、阁、廊、山、石之间的组合,以及这些元素营造的空间格局与规律,同时考虑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打造出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空间。合理组织山石、水体、植物和景观建筑,使其达到和谐自然,妙趣横生,天人合一的地域空间。因此,景观设计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人类认识和美化生存环境的技术应用。

2.2 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

校园绿化环境是反映一所学校学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校园内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校园绿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学校教育功能结合,使其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课程实习和实训中,使之成为自然科学和自然教育的大课堂。因此,当广大师生融入这优美的环境时,接受了自然与人文美景的熏陶,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哲理,从而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大学校园规划分区明确,分为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各个区域的园林种植方式都各具特色,应有较强的识别性。

办公区、校前区的植物主景应体现明快、简约、大气,以小花木作点缀,适当配以山石、水体,让校园入口环境严肃而不失活泼。

教学区应设计一些小型开敞空间,种植高大乔木、少数稀有树种、草地,局部点缀景观石和坐凳,为师生提供课余休息、看书场地,营造安静、凉爽的空间。时令鲜花及灌木的运用更显教学区的独特魅力,显示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

生活区即学生宿舍区则采用自然院落式的种植方式,营造轻松、舒适的休憩环境。每栋宿舍楼自成一院,院内都有特色植物,让整个宿舍区充满诗情画意,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让居住在这里的同学倍感温馨。在食堂、校园超市周边设置多个小型广场,以方便各個学生社团搞一些活动。植物选择则以色彩丰富、季相各异的花卉灌木为主。

运动区是为师生提供锻炼、娱乐、比赛等活动的场地,其绿化设计以规则、简洁、实用为主,该区噪音大、灰尘多,宜选择具有较强抗尘、吸音和抗机械破坏性能的植物,达到阻挡灰尘、消弱噪音、抵抗破坏的效果。

2.3 校园景观的常用植物

校园绿化的骨架重点在道路两侧行道树,适宜选择如法桐、香樟、黄桷树、小叶榕等树冠覆盖较大的优美树种,最好使之形成透视感强的夹景,视觉的尽端设计与学校文化内涵一致的景观,主道两侧可点缀景石,刻上校训或温馨提示等文字,构成山石小品。

在实验楼周围可种植香樟、银杏、广玉兰、樱花、棕榈等抗污染的树种。其中银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已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既能吸收502等有害气体,又美化了校园,还是宣传保护濒危植物物种、激励同学们热爱自然的活体宣传物。

地被植物如红花酢浆草,是比较优异的品种,其夏季休眠期间也正好是学校假期,春秋繁花和冬季绿叶期均适合校园观赏。其他如玉簪、萱草、鸢尾、麦冬及许多彩叶观赏草等均为优良地被植物。也可利用季节性草花大片播种或栽植,如二月兰、油菜花、波斯菊等就是很好的色彩景观。

校园绿化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对非对口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了解植物的分类,对园林景观及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又能提供熟悉专业、协助实习的功能。

2.4 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

按功能及校园规划分区,可将景观分为:厚德区、求真区、强能区、运动区。

厚德区:在行政办公楼周围及校前区。以厚德载物为主题,突出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人才,与学校的办学思想相吻合。

求真区:在图书馆、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周围,营造学生追求真理的景观氛围。

强能区:位于实训楼,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坐凳和小品进行艺术处理,表达科学主题。

运动区:采用植物造景手法设计景观空间,通过道路分割形成不同功能小区如足球场、篮球场等,以观叶为主,适当选择耐践踏的草坪,反应出动感与朝气特点。

3.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新老校区内在文化的连续性断裂,缺乏文化底蕴且人文气息淡薄

目前新校区多位于郊区,建设规模巨大,在建设时期容易漠视老校区多年积淀下来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与优良传统,造成了新校区环境设计中的人文精神缺失、内在文化延续性的断裂。建设中忽视文化底蕴的营造,缺乏具有老校园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建筑、标志等物质文化景观,无法寻找和捕捉陈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

3.2 校园景观缺乏特色,对城市、地域文脉重视不足

新校区在校园景观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忽略了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盲目的照搬照抄成功作品,使许多校园景观在外形上趋于雷同,缺乏明显的校园特色。另外,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追求一切求新,一味的拆除和改变,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和特点,拆除老建筑,挖掉山体,填平池塘是建设过程中常见现象,这种设计方法完全切断了校园与当地建筑、自然景观、城市文化、地域精神的联系。

4.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策略

4.1 呈现地域特色,尊重校园主体

地域文化特征是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色及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不同的高校处于不同的地理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特色,因此高校在建设时应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景观元素体现在校园环境中,如通过校园建筑、景观小品、雕塑等来表达。校园活动的主体是在校的全体师生,特别是广大学生的需求,設计师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年龄、文化背景等要素进行设计,使文化景观能满足学生的晨读、交往、聚会、运动等要求,为学生营造健康舒适的休闲空间。

4.2 呈现校园特色,挖掘校园文脉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人文、艺术、文化底蕴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文脉和学校性质两方面的综合因素,建设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如理工类学院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严谨、秩序之美,艺术学院则往往体现了一种自由、流畅之美,文学院则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学色彩。延续校园积极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景观仍然有一定意义,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因此可以在新校区通过重塑或再现老校区的代表性空间,来达到校园文化传承的目的,使新老校区内在文化延续。

参考文献:

[1] 林杰泽. 浅析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景观设计.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8.

[2] 朱光耀; 易红; 靳宇丹.灵动的水——以河海大学校园景观为例探索润泽.华中建筑 2014- 07.

[3] 崔艺桐.论校园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的意义.价值工程2014- 08.

作者简介:

邵乘胜,男,汉族,1976年10月生,陕西西安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津校区建设指挥部,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艺术设计、建筑施工技术、高职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文化底蕴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高校校园幸福文化模式构建研究
刍议图书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私有云的架构和实施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