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综述研究

2014-10-21 20:02张廷元雷敏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经营性综述

张廷元 雷敏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研究进行综述性研究,并结合达州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走向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本研究领域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经营性;综述

1.本领域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特别是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花钱健身”的观念渐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时尚。适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政令性要求,更是客观需要。“多元化的体育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很广,其中“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是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是重要的支点。

“花钱健身”意识,以及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提升,这对于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来说是大好的机遇。而且,对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研究能为健身俱乐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具体到本课题,达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概况,当地的优势和特色给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从外部环境上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但就我市的城市规模和相关的消费人群而言,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尚远远不够。据2010 年的统计显示,达州市到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的约有1000多人,占达州市总人口很少的比例,而健身俱乐部虽增至现在的二十余家,但多数俱乐部的经济效益欠佳,甚至已有好几家倒闭了,而未倒闭的健身俱乐部只能勉强维持,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少数的能盈利,多数的只能微利,有的只能持平。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体育健身需求日益扩大,身俱乐部又不足的时下,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出现的这种反常低迷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如何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结合当地自身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为当地更好的对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布局提供一些参考,为俱乐部经营管理一线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借鉴,以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本领域研究的现状

在国外,一些国家的健身俱乐部经营自本世纪中叶就已开始起步,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资料显示,就美国来看,80 年代的后起之秀24 小时健身俱乐部迅速膨胀至近440家,更别说早期的世界俱乐部、黄金俱乐部等,但在这些健身俱乐部中,经营无秘密,均具有十分相似的管理模式以及全面、成熟、相对固定的经营特征。而安儒亮在《世界发达国家体育健身俱乐部概况》一文中全面的对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健身俱乐部的名称与分类的标准、宏观管理的特点、俱乐部建立与经费筹措以及经营方式、数量及规模、指导员认证制度与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使我国在了解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经济发展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认识各国创办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组织形式。可见,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组办健身俱乐部的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经验,对于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来说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健身俱乐80年代传入我国,伴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而出现的投资社会化,经营企业化,场馆市场化,体育用品大众化,无形资产商业化的趋势,为健身俱乐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奠定了基础。各种形式、不同档次的健身俱乐部不断涌现,其数量和会员数急剧增加,新兴的健身项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体育产业,受到研究者们的一些关注。然而,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大多数集中于对健身俱乐部现状的调查描述上,大致包括对会员现状、教练员现状、场地器械现状以及营销、促销现状等,而对于健身俱乐部的宏观管理及微观运行方面的研究缺乏,对俱乐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揭示得不够深入。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多数的研究者把对象选定在某一大的群体或整个健身俱乐部中,缺少从单个俱乐部的角度出发去深入的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以发现具体存在的问题;对体育行政部门如何管理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研究缺乏。从研究的范围来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沿江、沿海一带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如北京、广州、上海等市;而对于国外和国内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特别是对西南地区省市的研究较为鲜见,较少的对达州市的健身俱乐部的研究多是对调查的数据与收集的信息进行现象性的描述,未能揭示其蕴涵的深层社会学原因,而且对影响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内、外部因素的研究未曾涉及。这对构建起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体系和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体育产业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理论研究的缺憾和实践运作的不足。

3.本领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以及五一、十一、春节三个大假日的确立,业余时间增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化的日益扩大,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明病”和“亚健康”等所谓的富贵病首先在富裕和发达的城市中爆发,给城市人的健康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建设小康社会,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的角度来看,对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就显得较为重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体育走上了社会化的道路,健身产业要成为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健身俱乐部过去单纯靠国家拨款,由政府办俱乐部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过去健身俱乐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使得其场馆设施破旧,管理队伍松散,经营形式单一,不能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而且我国目前体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与正在建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它要求体育体制找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管理、组织的形式。健身俱乐部要达到这个目标,要稳步发展,就应该通过认真的调查分析,找到成功的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建立健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机制。

科研项目: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4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年度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644011)

参考文献:

[1]曹岩.体育与健身俱乐部地运作特色[J].体育文化导刊 2003(1).

[2]安儒亮.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俱乐部概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4).

猜你喜欢
健身俱乐部经营性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西安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盈利因素分析
黄石市城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