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长江的行者唐云和他的“长江孤旅”

2014-10-21 20:22木木
城市地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江帖子旅途

木木

玩家档案

唐云,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资深行者,摄影师。最近,他拿到了一笔10万元的旅游基金,开始了一段长江孤旅。这是一段关于长江本身,以及这条大江背后人文、风物、历史的探访与记录。

10万奖金和一次旅行的故事

如果能拿到10万元的旅行资金,进行一段有意义的旅行,你的计划是什么?一趟在欧洲老城中的艺术朝圣之旅?还是东非大草原上追逐野生动物大迁徙的自然之旅?抑或是远行到南北极,感受地球的极致之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云给出的回答是:一次长江之旅。

奖金和这场旅行的故事,要从去年的一次网络活动说起。2013年7月,唐云在网络上看到由凯迪网络举办的“行走者”梦想之旅活动。活动规则很简单,只要你将自己的旅行日记、图片或视频上传到该网站,就可以参加。经过层层筛选后,大奖是一笔10万元的旅游奖金。

作为资深行者和摄影师的唐云当时上传的帖子名为《拍着拍着就走到了青海》,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他的一次青海之行。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也有点出乎意料,帖子在网上引起了围观,收到不少好评与投票。就这样,唐云在1000多位参赛者中顺利进入了活动的决赛。

决赛在广州举行。“海选”出来的3位参赛者接到主办方设置得一个题目:设计一条广州城一日游的线路。对于旅游经验丰富的行者来说,这样的考试好像并不困难。不过唐云转念一想,一来广州他不是很熟悉,二来如果自己设置的路线也如同网上大量普通攻略一样充斥着美食、繁华和喧闹,岂不是相当没有水平?

这时的唐云正站在广州的大街上,望着车水马龙,突然灵感一现。广州代表的是什么?不管对历史来说,还是对经济来说,这座城市代表的东西一直都是开放。有了主题,剩下的就一气呵成了,唐云交出的行程中,有十三洋行、中山纪念堂、广交会旧馆、广仁大厦……这些地方,都是广州开放历史的见证者。这份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计划获得评委会一致好评,就连其他两位参赛者的粉丝也转而支持起唐云来。

在海选之初有个规定,每位参赛者需要给出自己获奖后的计划旅程。那是唐云第一次将“长江孤旅”的提交给主委会。在决赛现场,他也进一步阐述起自己的这一段旅程的计划初衷:“随着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和三峡地区的考古发现,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无数的旅行者穿越它的激流,也有无数影像资料记录过它的美妙。但一首《伏尔加船夫曲》浓缩了伟大的俄罗斯精神,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这样的符号来象征我们的母亲河?”

就这样毫无悬念的,唐云拿着大奖,踏上了对伟大母亲河致敬的旅途。

一次名为“长江孤旅”的跋涉

2014年1月21日,唐云开始了他的旅途。据他最初的估算,这段旅途全场差不多会有6000公里。在唐云的计划中,这次旅途从云南水富县向家坝水电站开始,一路向下,途径四川、重庆、湖南、江苏,一直到上海的吴淞口,探访足迹包括长江以及它的所有主要支流。

如果按照这段旅途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唐云要花上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完。不过由于工作原因,唐云决定把这段旅途拆成几部分,分别通过寒暑假的时间走完。而旅途的第一部分,是从向家坝水电站,一路经过宜宾、泸州、合江、江津等地,最后到达夔门。

按理说,滚滚长江与文人本就该是天生一对。在古今文人骚客眼中,这条大江就是一道妙手天成的文章。折射出来的无论是一往无前的波澜壮阔,还是养育一方水土的生生不息,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借大江抒发胸臆,做出千古名篇,也是一段佳话。

不过在文人唐云的长江之旅中,诗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倒更像是一次严谨的科学考察。在唐云眼中,长江是神圣的存在,虽然他依旧用诗意的语言来形容这条大江。“明信片式的风景照、蜻蜓点水式的抒情散文不属于它,属于它的是穿透历史的力度、回环起伏的命运、欲说还休的无奈。当然,博大的胸怀、雄浑的风格、奔向大海的不归路,也是它的特质甚至宿命!”

所以在这趟旅途中,唐云不仅要记录大江大河的壮丽景致,之外还有对水文的考察、对沿线老居民的访问、对知名的以及不知名历史遗迹的探寻。

他曾站在向家坝水电站外观察蓄水的情况,向渔民打听近年来的捕鱼情况,也曾在古镇中捕捉那些远去的痕迹……这其中包含着愤怒与失望。比如看到有些不合常理建设的大坝,他痛心疾首,哀叹这让长江“肝肠寸断”;他期待江安橙花岛的满岛橙香,却意外听到当地人说这里以后将要建设化工厂,还未闻到的橙香从此绝迹……

当然也有惊喜,唐云兴致勃勃地提到旅途中不经意的发现,例如江安的夕佳山庄。这座建于明朝万历年四十年,最终完善于1930年的山庄原本不在唐云的旅途计划之中,在听到当地人一再提醒这座庄园是明清建筑的标本之后,唐云才动身前往。“我沿途看多了古镇,残破的,几乎看不出风格的,只有这里保存得完好,特别是站在山庄里面,苍山如海,夕阳如血,美极了。”

这些所见所感全部浓缩在《行走长江——边走边摄》的帖子中,发布在凯迪社区上。不过,唐云说帖子只能算一个轮廓,他计划在完成整个行程之后,好好地思考一下,然后写一点东西。帖子被无数网友热情评论、转发,这场名为“孤旅”的行走,其实并不太孤独。

一位有“个性”的老师

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印象中,唐云老师一直是一位有“个性”的老师。一是直言不讳的性格,二是才气。学生佩服这位老师的全才,除了学识渊博之外,唐云老师懂书法,懂摄影摄像,也懂旅游。不过唐云说有媒体朋友总结得很对,其实他就是个“耍娃”。

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穷学生的他就敢怀揣50元游川西,现在想来,那段时间也是唐云最放松的旅游经历。“那个时候没车,路上拦到一辆运木料的大车,就坐上去走。根本不问目的地,哪里景好就往哪里走。”他很早就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

后来,唐云的人生和行走还真的绑在了一起。先是有机会到西藏拍摄同名大型纪录片,他在西藏待了整整一年,至今都觉得那里美不胜收。这段经历让唐云开始思考行走的意义。1996年,重庆即将成为直辖市,他把目光放回到重庆。唐云开始了一档名为《重庆往事》栏目的制作,栏目中记录了重庆老街老巷,名胜古迹背后的故事。這也是重庆电视台第一个介绍人文风物,挖掘历史底蕴的栏目,受到不少好评。

行走和工作给唐云培养起的另一个爱好是摄影摄像。“其实一开始,只是摄像”,唐云的摄像机从西藏扛到了重庆各大古镇,拍摄了无数的现场画面,一直到“再也扛不动机器”为止。随后唐云找到了替代品——相机。

不过在唐云的照片上看不到多少旅游杂志上那些五彩斑斓,美的不真实的图。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照片都不使用后期处理,只是因为他照相的标准永远是“眼见为实”,就算处理图片也是为了“恢复现场感”。所以我们能在他记录长江之行的名为《行走长江——边走边摄》的帖子中看到雾霾下的大江,然后调侃:“我努力想把照片的雾霾处理掉。”

如今这个帖子的点击量已经超过51万,而不少网友还在期待唐云接下来的旅途。唐云准备在接下来的暑假延续这趟旅途,不过这次他想让更多的人加入,让更多人亲身去看到母亲河的现状,去思考,去感受。

猜你喜欢
大江帖子旅途
乐在旅途
疯狂旅途
“马”上旅途
百万雄师过大江
《题〈大江弦歌〉①》
搞笑秀
暴力老妈
大江和堤岸
旅途
高手是这样拍马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