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古镇被遗忘的客家老街

2014-10-21 20:22寒溪夜浣
城市地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铁山双河石刻

寒溪夜浣

“古镇铁山,美丽富饶,闻名遐迩。三面环山,两河绕膝,阡陌纵横,交通发达,田地肥沃,市场繁荣,物富民丰,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北通普州而成都,南极窟窿而重庆,西达季家、荣昌,东连高升、昌州。古为普州静南县,唐初镌刻尖子山,青史留存上千年。三朝元老程咬金,功绩无边,普州封地度晚年。明末战火连天,李自成出没川东,张献忠称雄四川。场迁火烧街,河边场不在……”初识铁山古镇,便源于这样一段唱词。

铁山古镇,尽管头顶着重庆首批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光环,身披巴渝最具特色客家古镇的盛装,手握西南地区最美丽廊檐老街的法宝,沿承大足石刻瑰宝的血脉,却无奈被岁月尘封,成为了一处被遗忘的角落。

弃农经商的家族往事

铁山古镇原名铁山坪,又叫双河场,位于大足西北边缘。东南分别与三驱、季家两镇接壤,西南与荣昌十烈乡毗邻,西北两侧分接安岳努力、合义两乡,有“眼望两省、脚踏三县、手牵六镇”之称。然而四周的地形限制却让铁山与周边各地相连却又相隔,独成犄角旮旯之势,身处交界通衢之位,却无交通便利之实。

关于铁山的地理位置,学者有个精辟的论述:从生态学角度看,铁山是动植物基因多样化的地方,只能进行特色农产品种养,这决定了该区域只能存在以农业为主的分散村户或小型村落;从经济学角度看,它的区位差,不利于人际来往和交通运输以保证基础的建设和物产的流通,更不可能出现规模场镇和商贸集市;从社会学角度看,不具备聚居居住的社会条件,有被边缘化危险。

然而就是这个不适宜聚居的地方,却在清代盛极一时,成为了川渝两地远近闻名的名镇。也正是这个只适合分散农业的土地却孕育了繁华的商贸集市,不可谓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要寻找这个奇迹的始作俑者,就不得不回溯到湖广填四川的轰轰烈烈之中。

关于铁山建镇最早的记载是在清乾隆14年,客家人蔡氏携带族群由江西辗转数载,最终来到铁山双河定居。随着蔡氏家族一起到来的不光有庞大的人口,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丰城老家带来了先进的商贸理念和娴熟的传统工艺,这改变了铁山历朝历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业窘境,也成为铁山由沉寂走向繁华的转折点。

初到铁山,考虑到当地完全没有发展商贸流通的条件和基础,蔡氏家族也曾考虑过入乡随俗、耕读传家。但家族从事油坊经营多年,对耕种养殖不甚了解,加上老家丰城在明清时期早已是赣江流域最重要的商贸重镇和连接江浙的交通枢纽,经商理念深入人心,放弃世代优势传统实在可惜。经过多次激烈的家族协商之后,蔡家先祖还是决定独辟蹊径,在当地人异样的眼光中重操旧业,修建起了铁山第一座规模化手工作坊蔡家油坊,成为了当时铁山的第一大稀罕事。

谁知这一干就一发不可收拾,家族的产业也逐步由油坊扩大到染房、槽房,这些手工作坊一边从农民家中收购各种原料,一边就地销售。日常月久,周边各地农户商贩为了交易方便纷纷云集周边居住下来,围绕江西客家住宅作坊而形成的老街便很快初具规模,形成了如今铁山双河场的古建筑风貌。

直到现在,大批蔡氏家族的后代依然居住在他们祖先世代经营的古镇之中,“铁山照相馆”的老板蔡发良便是其中的一位。尽管乡音已改,却信守着江西人的祖训,说起蔡家兴镇的历史,言语中自然也是充满了自豪:“家族到我已经是第10代了,铁山镇200多岁,我们也就在这里干了200年,到现在我们都牢牢记着祖辈是靠油坊发展来的。”他还带着我们走访了好几位江西移民的后代,聊起当年家族到达铁山搞作坊做买卖的事情,也都如数家珍,就像自己也身在其中。数百年过去了,放在今天看来,当年蔡家弃农经商的决定无疑是个创举,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也最终缔造了古镇的奇迹,这也算得上是重庆古镇群中最富革新意识的一笔。

川东风情与江南水乡

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廊檐老街有三个:永川的板桥、涪陵的大顺和大足的双河。和其它两个老街 “两廊夹一沟”的全封闭布局不同,铁山古镇的双河老街为典型“两廊夹一街”样式,廊檐显得更加大气,街道也更加宽敞明亮,所以也被稱为“大步廊檐”。整个老街坐西向东,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廊檐长500米,宽2.5米,原檐边共有108根柱子,现存60余根。根根木柱支撑着小青瓦穿透廊架径直向街心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看上去尤为壮观,加上廊柱全为大红漆就,更添几分庄严和磅礴,两侧廊檐夹着的老街由“一宽四窄”五块青石板对称拼接而成,中间略高,两边下沉,以便排水导流。

正是这些不同于其它廊檐老街的设计,使得双河老街更增添了几分特有的气质。小雨初至,两廊相夹间烟雨缥缈,一红油纸伞掠过,与两旁红漆廊柱交相辉映,顿让人忆起戴望舒笔下雨巷的绝美艳遇。雨再大些,便有水流顺檐尖注下,形成无数连绵不断的水帘,人行其间如若穿行瀑布之中,又如劈开雨水亮出一条晶莹大道。等到雨停初时,夕阳拨云而出散落点点金辉,小孩们在两檐间蹦来跳去,身影划破倒影中的斑驳红影,映衬着长檐残滴投射的依稀彩虹,让人神往不知归处。

一场大雨便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三种迥然相异的味道便是双河老街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这“一雨三看”的盛景,再加上逢三六九赶场偶能邂逅的“雨中集市”和站在高处俯视老街的“一线天”,构成了铁山古镇久负盛名的“双河五景”,多少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千里寻到此地苦苦守候,又有多少人欣喜而返,或铩羽而归,古镇的魅力也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铁山古镇的美还远远不止于此。这里的一水一桥、一屋一堂、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灵性,就像是专为铁山而生一样。双河,顾名思义,河自然是古镇不可或缺的元素。葫芦河流经这里,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顿时分岔两支,宛如夫妻一对,并肩而行又紧紧相依,流出数里后才又合为一体相拥而去,后人便在交汇处修了古桥一座,多少有点鹊桥相会的意境。

而在双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慢慢便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老街。当年这一条犹如长蛇般街巷建成之后,人们还在陆路通道与两河交汇处各建了一道城门,日出而开,日落而关,将古镇隔绝为一个只有一路可通的半岛,免除了土匪盗贼之患,纵使兵荒马乱,也能高枕无忧,保住一方平安。街巷两边的民居大都约定俗成地统一布局,一楼一底的格局,穿斗结构,石基木柱,青瓦板壁。

房屋一边房檐与街心相连,形成廊檐,其样式颇似浙江绍兴的建筑样式。另一边则是悬空于双河之上的吊脚楼,一楼两面犹如两个世界,屋前屋后都是景致,既有廊檐集市之美,又携水乡人家之灵,既具川东民居之巧,又融江西塘屋之妙,对称工整,设计讲究,在巴渝古镇中也不多见。而建筑内和建筑间空间开合有度,高低错落有致,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匠心独运,为典型的以商兴镇的城镇。至今,双河的廊街依然保持着当年建造时的上中下三段,上街为龙头街,中街为中和街,下街为兴隆街,可惜以前的18座寺庙早已难寻踪迹。在一户民居的后院,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以前二护宫的遗址,从精美的石柱和已经沦为铺路石板的碑文中,曾经的辉煌依稀入目。

小孩的笑容和茶客的从容

和全国众多历史文化名镇不同,铁山仿佛是一片被遗忘了的土地,没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没有耍嘴皮子的导游,没有叫卖吆喝的商店。古镇上当地居民倒是不少,不过皆是老人小孩。偶有我们这样的外人闯入,总有一种石子投入了宁静湖泊的感觉,走到哪里,都是好奇的眼光。天真的小孩或是从木门缝中探出头来张望,或是冲到面前又急忙躲开。只有些见过世面的老人会笑着问你,是来拍照的还是建筑专家?也许在他们眼中,也只有这两类人才会从外面的世界强行闯入。

没有了外人的骚扰,也使得古镇的居民有了一种超然的隐士风骨,不知秦汉也不问天气,日复一日过着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这里每一个小孩的笑脸都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这是我在重庆走了这么多年古镇到了铁山最为深刻的印象。

只有等到赶场那天,古镇才一下子苏醒过来,每个气孔都散发着活力,街道熙熙攘攘,人流穿梭入织。特别是铁山的竹编技艺,那是好生了得,居然可以精细到用竹子来编织蚊帐的程度。如果到了春节,老街的青石板路上还有最为原生态的铁山舞龙,没有了表演的成分,都是最为真实的祈福仪式,这才是最纯正的年味。

除却了赶场和过节的日子,古镇便会宁静如故。廊檐下喧闹的买卖被一排排或是悠闲歇息、或是打着土牌的老人所取代,小孩们则被两侧廊檐分成两队,以街道为界,做着古镇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这时候古镇的众多茶馆也成了居民最为喜爱的地方,只需花上一块钱,便可不计时间地坐在这里,与远近好友齐聚一堂,谈天说地。很多人远道而来,64岁的苏元金便是其中一位,虽然住在安岳,但只要不是农忙时期,每逢赶集他都会坐上一个小时车程来这里喝茶,一喝至少半天,这样的习惯坚持了20年。他经常光顾的茶馆位于大步廊檐老街的卫生院旧址,茶馆也就将就卫生院原来的样子,只是以前的药房、诊疗室里,坐着的不再是病人,而是悠闲的茶客。特別是卫生院的过道,尤为热闹,两米来宽的地方却有四张桌子,去晚了还抢不到位置。像这样的茶馆,大步廊檐老街上还有好几家。初春的阳光穿过云层,洒进老街,印在茶客们欢笑的脸上。

此外,铁山共有石刻三处,尖山子石刻、菩萨岩石刻和大佛寺石刻,其中尤以尖山子石刻最为精美和典型,该石刻开凿于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是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开凿得摩崖造像。不过,就和这座古镇的境遇一样,这几处石刻虽为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因为与宝顶山和北山相距遥远,很少有人问津,一道被遗忘在风雨摇曳中。

猜你喜欢
铁山双河石刻
双河溶洞遐想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风景图
抗震救灾队
我的铁山我的情
退居双河口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天降救星
天降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