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锋棠溪剑

2014-10-21 20:16白静航
莫愁·时代人物 2014年10期
关键词:西平铸剑宝剑

白静航

史书里再现千年辉煌

在中华剑文化记载的九大名剑中, 棠溪剑名列前茅。据史记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剑的锋芒,辉映着所向无敌的精神和气概,承载着人间的正义和英雄理念。

战国时期的西平,就有“十里棠溪十里城,工匠七千,竟夜如昼,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风装碳”的描述,来记载当时铸剑的壮观场景。

据史书记载,棠溪河边铸剑的规模曾近千里,涵盖了西平、舞阳、郾城部分地区,仅工匠就有七千之众,就连铸剑名师欧冶子也在棠溪铸过剑,当时,此地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兵工厂的基地。

现在西平还保留有出山镇和酒店乡两个地名,是当年宝剑出山和工匠饮酒之处,繁华可想而知。历史上的棠溪、龙泉等九大名剑就是在西平棠溪所铸。

自秦朝至唐朝元和年间的上千年里,历代中央政府均在西平设置铁官,督办兵器制造。

唐朝元和 12 年冬,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后,為防止藩镇再次割据作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废墟。自此,棠溪宝剑从历史上消失。留到今天的,只有在西平县酒店乡一个战国时期冶铁铸剑竖炉的遗址,此地也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琐中重生古刃锋利

由于西平棠溪冥山矿石含铁量丰富,且龙泉水质独特,适于刀剑淬火,历经数代人的不断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制剑技巧。

棠溪宝剑铸造工艺非常复杂,剑条的锻打就要通过热锻、冷锻,再经过錾图、渗铜,继而通过淬火、打磨、收光等近百道复杂工序,才能完成合格剑条的制作。其过程完全凭铸剑师高超的悟性和独特的技巧加上积累的丰富经验,来掌握控制水与火的温度、煅烧中金属的颜色等关键指标,稍有差错,便会前功尽弃。没有数十年实践经验,根本掌握不了其中的奥妙,这也是当今世上优秀铸剑师犹如凤毛麟角的根本原因。

剑条的研磨、收光也是如此,同样需要专业技师全手工操作,经过几十种不同型号的油石,数以吨计的清水,无数次地反复研磨数十天,才能呈现出笔直的剑脊,以及四面平正、寒光闪亮的剑面。一个熟练手工磨剑师,打磨一柄剑身需要七八天时间,其难度和耐力非一般心态的人所能承受。

棠溪宝剑的创意和文化既体现在剑身上,又更多地体现在剑鞘、剑架的制作上。其剑鞘、剑架所用的红木、棠棣木、花梨木都是昂贵的稀有木材,原木被切成材后,需要在自然条件下晾三年,再在室内炕六个月;而后去裂除疤,按照自然木纹顺序精挑细选,刨磨打坯,才能进入拥有熟练高超雕刻工艺的雕刻员工手中,进行精雕细琢。

棠溪宝剑配套饰件的制作工艺也相当复杂。饰件的制作采用传统失腊法,以青铜精密铸造,手法包括錾图、错金、镶嵌等工艺,无不需要身怀绝技的匠人用心完成。之后,还要经过整合组装、整体打磨、数遍烤漆等数十道工序。

现代文明中熠熠生辉

进入20世纪40年代,曾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的高锡坤立志挖掘棠溪宝剑遗产,经过数十年的刻苦研制,在和儿子高庆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销声匿迹千年之久的棠溪宝剑制造工艺挖掘出来,用古代工艺制造出符合历史记载的棠溪宝剑,冥山脚下的棠溪河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2000年10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的鉴定中,来自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央文史馆的相关专家认为,高氏父子铸造的棠溪宝剑具备古代宝剑的全部优越性,填补了我国现代工艺界的一项空白。棠溪宝剑也被命名为“中华第一剑”,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现代的棠溪宝剑,不仅焊接上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化的历史断层,而且各个档次的产品在旅游、健身市场上也日益活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棠溪剑厂已经先后研制生产出来香港回归剑、澳门回归剑、千年龙剑、成功剑、和平剑、福寿剑等系列产品。2012年9月27日,棠溪宝剑被认定为世界原产地标记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现在的棠溪宝剑已不再是一种兵器,而是一种文化,更体现出一种精神。

部分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猜你喜欢
西平铸剑宝剑
玩具宝剑
老铸剑师的秘诀
刻舟求剑
浅析<铸剑>眉间尺的人物形象
鲁迅《铸剑》中被解构的复仇者形象
小说《铸剑》中意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