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拟经营竞赛优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2014-10-21 12:49谭文曦
科技视界 2014年34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

谭文曦

【摘 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分类比较出发,在总结理工科大学生创业优劣势的基础上,指出从属于实践竞赛类创业教育的模拟经营竞赛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模拟经营竞赛体系,从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

【关键词】模拟经营竞赛;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Abstract】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rrent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ventures, concluded that Business stimulation competition, as a format of practice contest, can be an efficient and important form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mong those students. We should consistently improve the business simulation competition system to enhance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majors.

【Key words】Business Simulation Competition;Science &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分类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晚,教育模式不完善,在对大学生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 不到毕业总数的1% ,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对于如何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国内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如胡国胜在《构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体系》一文指出大学应该完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创业基本素质;构建校园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创业技能。孙强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认为大学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共识,而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模式却有很多。

根据对国内大学所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调查,本文把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分为以下四种不同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四种不同模式

Ⅰ型: 理论非竞赛教育。比如,有些四年制本科学校在第7学期所开设的“形势与政策(创业基础教育)”,一般仅仅8课时左右,仅限讲解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且多为必修课,即没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也必须接受这门课的教育。

Ⅱ型:理论竞赛教育。包括各种创业计划大赛,再比如,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四届,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和应知应会的知识等,竞赛对象为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Ⅲ型:实践竞赛教育。模拟经营竞赛就属于此种形式,让学生在校内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组建虚拟公司模拟创业,并相互进行竞争,最终找出表现好的创业团队给予鼓励。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进来的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公司运营方面的知识,如采购、物流、营销、财务、会计、生产运作,战略执行等等经管类的知识技能,而不同于枯燥理论知识的教授,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高。

Ⅳ型:实践非竞赛教育。主要的形式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基地的建设,比如南京市出台的“科技九条”,其中一条是鼓励在宁高校允许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凡是到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的学生,进入基地创业的时间,可视为其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的时间,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但这种创业教育形式不仅仅需要高校的推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

2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分析

2.1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理工科大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掌握生产实践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技能直接应用生产实踐,可以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有些理工科大学生还在校期间获得了个人专利或发明。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今后自主创业中的专业优势,这是人文经管类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

2.2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创业,即创建一家新的企业。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构成其创业初期的良好基础,但是要让新建企业良性运转,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要求创业者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企业的能力和素养,这就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经济类、管理类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而理工科大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3 以模拟经营竞赛优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美、英、德、日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采用模拟竞赛教学软件的办法来实现经管类实践教学, 对学生进行严格科学的企业经营竞争模拟训练,如哈佛商学院、台湾政治大学等。随着我国教育部提出在全国高校中评选出十个文科类示范实验室的计划以来,经管理类模拟竞赛教学在各高等院校得到了高度重视。

对以上各类型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所属于Ⅲ型即实践竞赛教育的模拟经营竞赛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拟经营竞赛面向包括理工科在内所有专业学生。在竞赛开始前进行经管理论的简单培训,然后主要通过竞赛过程锻炼理工科学生经管领域的知识技能,体验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从而提高其创业能力。

(2)模拟经营竞赛面向所有专业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并非所有学生都有创业意愿和激情,传统创业理论教育针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必修课教育,具有盲目性。通过竞赛的形式既能保证了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又能通过趣味性、对抗性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3)通过竞赛的形式利用理论课之外的时间锻炼学生,从而可以保证大学各个专业目前教学计划稳定性,避免不断变更教学计划可能带来的混乱局面。同时,还可以弥补现有教学计划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

4 完善模擬经营竞赛体系,不断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

模拟经营竞赛虽然可以成为一种合理、高效的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但在教育实践中也会面临软、硬件诸因素的制约,因此为了不断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也需要不断完善模拟经营竞赛体系:

(1)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过硬、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模拟经营竞赛的指导工作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既要求在竞赛前对非经管类学生把相关的经管知识讲授清晰,更需要在竞赛过程中做好主持人的角色,并引导学生在竞赛结束后体验到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竞赛指导的强度显著大于传统理论教学,如果要想持续发展模拟经营竞赛体系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也应配之与相应的奖励机制。

(2)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竞赛的指导工作需要教学老师的大力支持,但是也离不开学生工作老师的积极组织,离不开机房老师的维护工作,离不开学生社团的配合。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举办好模拟经营竞赛的重要保证。

(3)做好学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的维护与升级工作。模拟经营竞赛通常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机房实施竞赛,需要软件系统的及时维护升级,机房计算机硬件的良好运行。

(4)做好模拟经营竞赛的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制订竞赛教学计划、竞赛指导教师职责、规范与奖励、学生竞赛守则、竞赛考核方法、竞赛指导书等等。这是模拟竞赛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国胜.构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体系[J].学术论坛,2009(5).

[2]孙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3]孙珏.创业计划大赛在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5).

[4]薄彩香.ERP沙盘模拟竞赛及实验教学初探[J].石河子科技,2010(3)

[5]甘芮在.Top-BOSS模拟经营竞赛感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S1)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农科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