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锌方法的改进

2014-10-22 06:31俞静李文秀王雪枫黄雪莉
天津化工 2014年1期
关键词:分液显色剂四氯化碳

俞静,李文秀,王雪枫,黄雪莉

(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教育部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锌化合物,对环境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锌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体内锌的缺乏或过量常会引起某些疾病。因此测定锌的含量在临床上、工业污水处理和生活饮用水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测定水中锌含量方法主要有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四氯化碳分光光度法[1]。双硫腙水相法重复性较差,原子吸收法简便快速[2],但所需设备价格昂贵,还无法在基层单位普遍使用。GB/T 57501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简称图标)中提供的测试方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选择性好,灵敏度较高,仪器廉价,方法易于普及[3]。

但是双硫腙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药品和试剂萃取、提纯过程繁琐、费时[4],工作曲线线性相关性差[5],影响因素多,通过改进,建立了一种稳定准确测定水中锌的方法,对于小型水处理厂和基层实验研究更具有适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金坛市医疗仪器厂);60mL分液漏斗;25mL玻璃磨口比色管。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洗净后均需用硝酸(1+1)避光浸泡数小时,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阴干备用。

1.1.2 试剂

硫酸锌(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厂),硅酸钠(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同GB/T 12151-2005和GB/T 5750.6-2006,试验所用药品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1.2 实际水样的制取

根据GB/T 12151-2005配制100FTU福马肼浊度标准液。取一定体积的福马肼标准液,加入适量的聚硅酸锌絮凝剂[6,7]。经快搅、慢搅和沉降步骤后,得到聚硅酸锌絮凝剂处理液,用吸管收集液面下2cm左右处的上清液得到含锌水样,作为测试水样使用。

1.3 方法改进

在国标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如下的改进:(1)在改进法中,用比色管替换分液漏斗。

(2)按照国标法5.3.5中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多个试样时,是将锌标准液一次加入到多个分液漏斗中,一批次加入缓冲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等,再加入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经振荡、静置分层后,进行测试。但由于双硫腙易被空气氧化,造成测试误差。在该改进实验中,只配制单个混合标准液或试样进行测试。完毕后,再配制下一个样液,这样可以防止双硫腙的氧化,造成实验的误差。

(3)国标中是在临用前,吸取适量双硫腙四氯化碳储备溶液(见国标5.3.3.1),用四氯化碳稀释约30倍,至吸光度为0.4。在该改进试验中,比色管中加入双硫腙四氯化碳显色剂之前,先确定显色剂的准确吸光度值,然后立即将显色剂加入到比色管中,并进行测试。

1.4 操作步骤

改进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4.1 吸取被测水样(水样锌含量不超过5μg)于25.0mL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1.4.2 向比色管中加入5.0mL缓冲溶液,振荡,再加1.0mL硫代硫酸钠溶液,混匀。

1.4.3 将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的吸光度值调到0.400±0.005(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波长 535nm,1cm比色皿),然后移取10mL加入到1.4.2中的比色管中,塞上涂有凡士林的磨口塞子,来回倒转4min,静置2min,吸出水层,最后吸取有机相的中间层液体,于535nm波长,用1cm比色皿,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值。

1.4.4 工作曲线中标准系列的测定,分别移取锌标准使用溶液 (ρ(Zn)=1μg/mL)0 mL、0.5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各加蒸馏水至10.0 mL,并依次重复1.4.1~1.4.3步骤,测量7支比色管中有机相的吸光度值。

1.4.5 对被测实样吸光度的测定,重复1.4.1~1.4.3步骤,测量比色管中有机相的吸光度值。

1.4.6 绘制工作曲线,并查出样品中锌的质量,计算出所需结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吸光度值的调整

将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吸光度值依次调整到0.400±0.005、0.406~0.410、0.410~0.416 范围,对含量为3.0 mg/L的锌标准溶液进行测定。萃取相吸光度值和所测锌离子浓度见下表1。

表1 显色剂的吸光度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表1数据可见,将显色剂吸光度值调整到0.400±0.005时,所测出的锌离子浓度为3.010mg/L,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24%,与其它数据相比较精度最高。

在pH为4.0~5.5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该螯合物不溶于水,须被四氯化碳萃取后以混色法测定其浓度[8],而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作为显色剂本身呈绿色,并且浓度越高绿色越深,与红色螯合物的混色就越深,从表1中可以看出,其吸光度值就越高。因此在加入显色剂前,将显色剂的吸光度值调节到0.400±0.005范围内,可以提高测试精度。

2.2 储备液稳定性测试

在国标5.3.3.1中规定,一次配制好储备液后放置在冰箱中备用,在较低温度下可减缓双硫腙的氧化。但实验中发现,即使在较低温度下也不能减小氧气对双硫腙的氧化,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锌标准系列吸光度值

将储备液稀释后得到表中的显色剂。由表2的数据可知,在第一天空白样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485,第三天平均吸光度为0.503,相差3.7%。说明低温并不能保证双硫腙不被空气氧化,只能减缓。另外两天所得到的工作曲线数值也可看出,标准曲线的斜率不同,必然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所以,在测定水样前,先测定空白样吸光度值,若吸光度值升高,则需要重新绘制工作曲线,再进行测定。

2.3 工作曲线

分别用国标法和改进法测定锌标准系列,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两法测定锌标准系列结果

由表3可知,空白样国标法和改进法的吸光度分别为0.612和0.503,改进法空白样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国标法,二者相差17.8%。而改进法空白样的吸光度接近显色剂的吸光度值,空白样品的吸光度值降低,说明采用分别配制的方法可以减弱双硫腙氧化程度对测试的影响,和将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的吸光度值调到0.400±0.005,能够提高实验精度,且线性相关性提高0.9990以上。

通过重复测定绘制工作曲线,都能够保持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0以上,说明实验重复性好。

2.4 精密度试验

用改进法对低、中、高浓度合成的已知锌浓度水样重复测定6次,结果见表4。

表4 改进法精密度试验

该方法测定低、中、高浓度合成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表明该法精密度较好。

2.5 准确度试验

取水样做8次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加标回收实验是化学分析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方法验证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质控手段,回收率是判定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量化指标。由表5可知回收率在94.2%~104.6%,加标回收率范围一般在95.0%~105.0%,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的准确度达到实验要求。

2.6 试样测定

用改进法测定聚硅酸锌絮凝剂处理后的水样,测试残留锌含量,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水样测定结果

两种测试方法经配对t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1.481<t0.05(9)=2.62)[9],P>0.05。

2.7 实验仪器的改换

在国标法中配制混合液的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发现分液漏斗有容易破碎、难于清洗、易漏液等问题存在。尤其是在清洗过程,分液漏斗的斗体不规则、流液管和活塞很难清洗彻底,此外浸泡时需要消耗较多的硝酸,会增加酸消耗量和更苛刻的操作要求。为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将60mL的分液漏斗替换为25mL的玻璃磨口比色管。比色管价格便宜,不易破损[10],且体积小可降低酸消耗,易于清洗彻底,不易漏液,可明显减少清洗工作量和测试成本。另外将比色管来回倒转4min时,由于体积小能更好的振荡,使有机相和水相完全混合,而且动作的均一性能够保证对锌的萃取率达到一致,使试验更加简易和精确。

2.8 实验仪器的处理

锌广泛存在于橡胶、涂料、油漆中。玻璃仪器外面有时用白色漆标明刻度等信息,其中的锌会对测试产生影响。所以,实验选用的比色管及移液管在初次使用之前,需在稀硝酸(1+1)中浸泡1 h,再将管壁外的油漆刮洗掉。实验中不能使用橡胶塞,避免造成严重的锌污染[11]。

造成实验空白值高及实验测定精度低的原因,关键是实验仪器的清洗。本改进实验对比色管及玻璃滴管,使用之前用双硫腙四氯化碳使用液和无水乙醇冲洗一遍[12],用洗衣粉水泡洗洗去管壁上的有机物,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蒸馏水润洗,用硝酸避光浸泡至少6 h,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阴干备用。实验发现,在用硝酸浸泡之前,按以上步骤将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只需浸泡6 h左右即可,不需要按照国标要求浸泡过夜,并不影响实验的精度。这样可节约将近一半试验时间。

2.9 实验药品提纯的精简

国标中规定,如果药品不纯,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萃取提纯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萃取提纯过程繁琐,难以操作,并且会浪费大量的有机物。经过实验表明只要药品采用分析纯,都可以满足实验要求,无需萃取提纯,这样减少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量。

3 结论

(1)用比色管替代分液漏斗,能够更充分、均一的振荡,提高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同时降低试验成本和工作量。

(2)将试样逐个配制测定,可以减少双硫腙氧化带来的误差,使试验重复性得到提高。

(3)加入相同范围吸光度值的显色剂,提高实验结果重复性。

[1]吕会静.水相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方法探讨 [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251.

[2]董仁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泥中铜锌铅镉镍[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2,38(10):500-501.

[3]王丽敏,李英华,魏香红.大米中锌含量的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3,39(9):545-546.

[4]张鸾.束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锌 [J].中国医药指南,2008,6(4):115.

[5]祁成华,郑新秀,严香文.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锌实验条件的改进[J].干旱环境监测,1996,51(4):246-247.

[6]Zeng Yubin,Junboum Park.Characterization and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of a novel inorganic polymer coagulant-Polyzincsilicate-sulfate[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r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2009,334(1-3):147-154.

[7]韩清芬,王雪枫,马凤云,等.聚硅酸锌絮凝剂的研制和性能[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2 ,29(3):328-332.

[8]王鲁民,林连兵,胡亮,等.双硫腙水相法测水体中锌离子浓度的改进[J].云南冶金,2006,35(3):62-63.

[9]武汉大学.分析化学[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9-250.

[10]石帮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锌[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5):56-57.

[11]周明聪.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J].地方病通报,2007,22(2):92-93.

[12]付宇红.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锌的补充 [J].云南环境科学,1996,15(1):64.

猜你喜欢
分液显色剂四氯化碳
基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的便携式分液漏斗振荡装置
分光光度法检测污水中重金属六价铬的改进研究
环境监测中六价铬分析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分析
自动化分液设备在纺织品纤维含量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无碳复写纸及其显色剂市场现状及趋势
金矿石中高含量金元素测定方法研究
肝清宁合剂对四氯化碳致肝硬化大鼠的影响
2个产地赶黄草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过墙风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用分液漏斗改进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