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聊打发无聊

2014-10-23 01:30徐贲
金融博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平息弗洛姆花费

徐贲

前不久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美国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他们一天也坚持不下去。本次调查涉及1000多名美国成年人。结果显示,在多数人的生活中,手机的重要性要高于电视和咖啡。

离不开手机的情况在中国可能更加突出。2012年底,有中国网站曾做过一项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离不开手机的人在受访者中超过九成。其中,学生和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

人们往往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等实用原因来解释“离不开手机”的现象,而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无聊。

心理学家费希尔(C. D. Fisher)在《起作用的无聊:被忽略的概念》(《Boredom at work: A neglected concept》)中把“无聊”(英语boredom,法语ennui)定义为人的一种“无兴趣和对当下事务难以集中精神的感觉状态”。美国创造心理学大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则把无聊视为缺乏足够挑战的结果。

无聊不仅是一种心情,而且还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看法和对生存环境的感受。无聊使人感觉沉闷、压抑、无可作为、没有出路或希望,因而焦虑、冷漠、忧虑、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人们经常把无聊与太多的闲暇、无所事事、缺乏审美兴趣联系在一起,但是,工作和做事并不一定就是解除无聊的良药。

人们经常用责备的眼光来看待那些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琐屑小事上的人,将之斥责为无聊,而看不到无聊行为的社会心理功能。在斥责者看来,做无聊的事,是因为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什么值得花费时间精力什么不值得。其实,对什么重要,什么有意义或值得去做,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境遇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你觉得什么事情无聊,你自己不做就可以了,不必以此勉强别人。

哲学家有把无聊视为一种人类存在特征的。无聊就像苦难一样,是人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限制。英国存在主义戏剧家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在《等待戈多》中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哲学意义的无聊,它伴随着等待,而且往往是没有目标地等待。在漫长的等待和无聊中,剧中的两位主角想出各种各样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17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思想录》里说,“我们努力为克服障碍而辛劳,想以此获得平息。但是,当我们克服了障碍,反而不能承受平息带来的无聊。”这种无聊是人生的无限空虚,只是因为匆匆忙忙的人生,我们才被阻挡了这种体验。他又说,“只有无限的、不变的上帝才能充填这无尽的空虚。”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像帕斯卡这样体验人生,但是,退休了反而承受不了生命中的平息,却是许多人都有的经验。

社会和文化批评家弗洛姆(Erich Fromm)把无聊看成是现代工业化时代的大众心理现象。大多数人从事的是对人有异化作用的工作或劳动,这些工作和劳动只不过是他们的饭碗或养家糊口的手段,对他们并没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意义。人们不仅变成了机械工作的附属物,也变成了纯粹的消费者,他们唯一的目标是拥有更多的东西,消费更多的东西。弗洛姆说,“这个社会制造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在相同程度上也制造了许多没用的人。人,已经不再是人了,而是变成了一个东西,成为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与他们不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生产着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人们不生产时就消费。”这是一种特别能生成烦闷和制造无聊的生存状态。

弗洛姆还指出,人们无目的地追求刺激和新奇,以此来驱逐无聊(这让我们想起了种种稀奇古怪的吉尼斯纪录)。但是,人们用于驱逐无聊的各种消极手段反而增加了自己的无聊,这些手段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他们变得清醒和有意识。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用无聊来排遣无聊,因而不断持续无聊的不幸例证吧。(作者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息弗洛姆花费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与人的孤独——对其代表作《逃避自由》的分析
不乐多冤
弗洛姆类伦理思想的主旨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渊源
泰国示威活动突然平息
如何“花费”?
略谈清代的暴乱及其平息
从平息西藏叛乱到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