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

2014-10-23 12:03万存知
金融博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学经济发展

万存知

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对国内外影响很大,但国内鲜见对中国经济成就及其相伴的问题进行系统客观整理、分析、阐释、抽象、推演以至指导实践的学术论述,当前中国经济研究成果及其发挥的作用,与中国经济所取得的物质成就相比,严重不相称。经济理论令人失望地落后于经济实践,而独创研究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在人们的印象中,也是国内的不及国外的、国人不及洋人。对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自己人说话似乎无足轻重,但外国人的认识和评价却是权威的至理名言甚或金科玉律。这种现象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学家蒙羞,而且使中国的经济决策无奈。

中国有一流的经济学家吗?他们在研究中国经济吗?回答这个问题,既难以做到准确,也难以做到正确,更难以让人满意,因为任何一个答案都会引起质疑,甚至引起义愤。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当前的经济学研究,犹如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大多以仿制外国的技术和品牌为主,巨大的中国制造中少有中国创造,在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中,当前大多以传播西方当代主流经济思潮及经济分析方法为荣,很少有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历史(国外对经济史的研究也有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和经济现实的,有的甚至对中国经济现实情况一无所知,也敢大胆地以著名经济学家的身份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讲。再来看看国内有关的经济学奖项,同一名学者在不长的时间内可以多次获得同一奖项的情况屡屡出现。要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设奖至今,还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够登上演讲台两次,甚至可以说是僧多粥少,留下不少遗憾。两相比较,一方面说明国内的优秀经济研究成果确实不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我们或许谈得上广泛参与,但与百舸争流的状态还相距甚远。

如何提高全国人民对经济发展现状的认知,从经济思想或理论上激发全国人民参与改革发展、支持改革发展和推动改革发展的热情;如何从思想理论上影响国际社会,改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知,并同时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偏见与误解,改善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如何从现象和本质、从感性和理性、从主观和客观、从逻辑和现实的复杂关系中,认真系统总结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形成科学的概念、定义、定律与逻辑体系,用于指导深化改革发展,并引导人们走出当前世界上的经济理论误区(如泛自由主义)与实践误区(如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都应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议题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已步入深水区,各种复杂矛盾相互交织,这种复杂性增大了人们认知的难度,解决这些复杂矛盾亟须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蛮干。在改革开放之初,为避免姓资姓社的争论,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摸着石头过河”,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的问题是,石头已经摸不到了,但河还得过,需要寻找并掌握正确的方法,要么泅渡过去,要么驾船过去,要么架桥过去,要么另寻其他的办法。无论哪一种办法,都需要该领域正确的理论指导,否则,所采取的办法就有可能不可行,甚至招致巨大的损害。也许有人会说,鸟儿不学习空气动力学照样飞翔,中国经济发展数十年来,经济理论的滞后也并未阻碍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家真有那么重要吗?但试反问,鸟儿能飞多高、能飞多远?能和利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研制出来的现代飞行器比翼抗衡吗?显然差异太大,优劣太悬殊。

其二,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孕育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经济关系极其复杂的、各种矛盾密织如网的经济复合体。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和沿海地区以及各个省会城市、中部和一些地市级的城市,以及广大的西部和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观念思想意识等,都存在巨大差距。从所有制差异看,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在下降,民有经济所占比重在上升,国营、民营和个人相互持股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所有制结构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日益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下,各种经济成分出现混合竞争的格局,并各有难以相互替代的优势,而且,这种所有制的差异在前述地区差异的大环境下,导致生产要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全方位自由流动,这给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收入分配差异看,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历史上形成的收入级差不同,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垄断与竞争的程度不同,效益不同,加之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措施滞后,导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收入水平,大多决定于自发与自律,受外在或社会因素他律的程度极为有限,在工资收入就高不就低的刚性和惯性作用下,人们的收入水平急剧分化,差距日益拉大。这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但是否突破了规律的约束,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但这种现象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取向和利益诉求,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及其政策取向具有潜在的决定性作用。从行政管理差异看,共和政体决定了在行政管理上的内在一致性,所以求同和统一是基本的行政理念,但在这个大前提下,也有追求本地区、本单位本位利益的内在冲动,如在培育金融中心这个问题上,不少地方政府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建设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并在当地采取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打造所谓的资金洼地和筑巢引凤工程,试想,若全国有那么多金融中心的话,那还是中心吗?再如简政放权让位给市场配置资源,有的部门确实按市场原则在放权,但有的部门却在择机拣权扩权充实本部门,致使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法制化,新的设租寻租行为层出不穷,这严重影响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从人们认识差异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职级的就业者,其受教育的程度有较大差异,综合素养也各不相同,这决定着经济认知、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呈现多样性的特征,经济互补性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可能性不大。对中国经济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观察,并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可以说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实验室,是经济学家的乐园,研究中国经济,解决了中国的经济问题,也就基本可以照此经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

其三,中国有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经济理念和经济规则,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占主流的方法和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已难以解释和指导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这可以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理念来对比,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看,中国自古将经济理解为经邦济世,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中国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核,历朝历代始终将民生作为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在当代仍是经济政策的基本阵列;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前提和对象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始终摆在首位,这与中国自古形成的经济哲学似不相融。从对经济运行关系的观察看,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和范蠡,就知道通过官府在市场上买卖粮食来平衡供求关系稳定粮价,而西方经济学直到一百多年前马歇尔通过供求曲线提出供求均衡理论,才认为这是主流经济学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再从经济管理的规则看,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为防范市场风险,先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身份查询系统、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银行结算账户系统、国库单一账户系统以及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这是欧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多年来想做而没有做成功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没有一个监管当局或市场组织能够完整地判断某一特定借款人的负债总水平及偿债能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在工作交流中对中国已运行的这些管理系统羡慕不已。但也要看到,美国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其经济制度构造完备,经济机制的综合协调性强,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resilience)很大,危机后很快控制住了局面。中国在某些方面的管理虽然优于欧美,但经济机制的整体综合协调性不够完备,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大,防范危机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若上述立论成立的话,则需要中国的经济学家从宏观和微观、从政府和市场、从国营和民营、从地区和行业、从国内和国际、从思维方式和管理习惯等方面,用新的范畴、新的理念、新的逻辑框架,对中国这个复杂的经济体,进行全维度的透视,这样有可能带来经济学的再次革命,从而中国梦也就有了真实的内容,并形成对人类智慧的新贡献。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学经济发展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经济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学的优雅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