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脖子村的新变化

2014-10-24 00:35
人民公仆 2014年11期
关键词:水泥路脖子违纪

文 文 子

他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从部队复原后,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当选为龙脖子村村委会主任,担当起了振兴家乡的重任。一年多来,这位年轻小伙子不轻言放弃,在村“两委”和村民们的支持下,对涉及民生、民安、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实现了龙脖子村一个又一个新变化。

近日,笔者走访了崔英,他给人的印象是憨厚、低调和务实。近年来,崔英一边抓基础建设,一边追寻农村“文化梦”。村里一年一个变化,他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肯定,群众的拥护,他也在基层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辽宁省盖州市归州办事处龙脖子村、36岁的崔英在去年3月份村民换届选举中,满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当时,农村公共设施的匮乏,村里小道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到处是杂草丛生、垃圾乱倒、破旧不堪……看着大城市的繁华,对比家乡的落后,崔英内心深处不禁涌现出阵阵酸楚。他觉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年轻人,有责任帮助家乡改变落后面貌。于是,他放弃了在外从商的良机,在众多党员的推选下担起重任。

大力修建水泥路,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去年以来,盖州市归州办事处把解决群众出行难作为关注民生、改善发展环境的主要工作来抓,城乡公路、通村砂石路和村内水泥路共同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龙脖子村三个村民组,281户共有986人,以往“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写照一去不复返。2013年8月,投入11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面2.6公里;今年8月末,投入70万元新修2公里水泥路。目前,“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就修水泥路”,已成为龙脖子村广大群众的共识。随着一条条通村水泥路的建成,使广大村民走出了泥泞,走上了一条奔向小康的希望之路。事实表明,修建通村水泥路已成为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的致富路和希望路,使广大村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教育文化建设有声有色,科普文化宣传形式多样。龙脖子村“农家书屋”非常务实,这里储藏了近4000册图书,内容涉及经济、科技、生活、文化类,还有40多种报纸期刊。周围的村民农闲时常来阅览,有的还借回家里,边看边学技术。“关心下一代,是我们村的重要任务!”崔英倾情教育,他说:“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我们的子孙后代,关心村里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棘手难题迎刃而解。今年4月份,盖州周边地区各村纷纷贴出公约、倡议书和村民签承诺书,反对越演越烈的“随礼风”,引起强烈反响。盖州市纪委、组织和宣传部门联合制定《盖州市关于治理“随礼风”问题的有关规定》:除“红白”事情,职务升迁、子女升学、添子添孙、乔迁新居、生病住院、开工开业、满月、祭日以及其他任何事宜,一律不得宴请;待客摆酒全程下来不许超过15桌,对超出的,按超出桌数收缴违纪所得,非婚丧事宜操办的,按宴请桌数收缴违纪所得,城区每桌500元,农村每桌300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未按规定申报和瞒报的、擅自扩大宴请范围的、超过规定桌数的、使用公车的、在群众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一律先停职后处理,一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一律公开曝光,一律收缴违纪所得等等。如今,龙脖子村科学、文明、进步的“村民公约”,已深入村民之心。

猜你喜欢
水泥路脖子违纪
周明扬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漏斗现象”如何封堵——既要抓“脖子以上”,也要抓“脖子以下”
一条蚯蚓在水泥路面上蠕动
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
水泥路的面积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还要再让你的脖子“裸奔”吗?
姚刚违纪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