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思考

2014-10-30 19:37母爱英何恬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产业链京津冀农业

母爱英 何恬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定局,严重的雾霾天气迫使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鉴于三地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培育和构建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将成为京津冀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产业链的构建中存在着区域层面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顶层设计与协作机制严重缺失等突出问题,应加强从总体布局、工农循环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培育和引导。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循环农业;农业生态产业链;雾霾天气;顶层设计;协作机制;产业协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6-0120-04

循环农业是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在农业活动中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废物—资源”的闭合式循环链条。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是将生态产业链应用于农业领域所形成的产业链条,它一般由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及其延伸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等领域,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藕合等方式形成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链网。

一、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构建的背景

(一)京津冀第一产业发展程度及构成

201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57 261.2亿元,其中京津冀三地分别为17 801亿元、12 885.18亿元、26 575.0亿元,第一产业分别为150.3亿元、171.54亿元、3 186.7亿元,贡献率分别为0.84%、1.33%和12%。

从京津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见表1),三地区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均为农业,天津和河北农业总产值达到了农、林、牧、渔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其次占比最大的是牧业,北京的牧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当,占总产值的44.82%,河北、天津的牧业占比也较高。对于渔业来讲,优势比较突出的是天津,渔业占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6.77%。

(二)第一产业专业化程度

从京津冀农业的专业化程度来看(见表2),河北省近几年农业区位商①一直维持在1以上,专业化程度和比较优势明显,而京津农业专业化程度非常低,北京的专业化程度甚至还不到0.1,天津的也只有0.15左右,并且两地区位商还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京津两市的农业专业化程度低、农业需求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而且还在不断加深。

(三)农业生态产业链培育和构建的基础

1. 高度密集的科技和人才基础。北京是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中心,这里遍布着许多农业类科研院所,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每年都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农业专业人才,中央在北京的农业科研单位有25家,全国18个国家重点农业实验室11个在北京。

2. 相似的生产条件和自然基础。京津冀同属华北平原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旱作耕作区[1],相同的农业自然条件为循环农业一体化提供了自然基础。从京津冀农业产业区划看,呈明显的区域内类型齐全、区域外同构化与异质化布局并存,具有区内对农业进行专业化整合和优化调整的可能。比如河北省西北山间盆地农林牧区与北京延庆和怀柔县的延怀中低山林粮牧区、中山林果区、延庆盆地粮果菜牧区;天津东部滨海滩涂渔牧区与河北省滨海平原农牧渔盐区;河北省北部燕山山麓平原与天津北部山地丘陵林(果)牧农区等都有合并、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3. 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北京市循环农业推广全国领先,开展迅速,已基本形成成熟的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如以大中型沼气站为纽带的废弃物综合治理与资源化模式、以生态观光园为载体的小型园区循环模式、以产业链延伸为特色的多产业融合循环模式等。

(四)培育京津冀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政治环境

京津冀一体化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尽管曾经几次达成三地共识,但是鉴于行政分割等政治体制因素的影响,实质性合作一直难以开展。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河北省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产业局面亟待转型。习近平于2014年2月26日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七个重点问题”将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提高到了政治的高度。环境问题的挑战及农业专业化程度上的差别使得三地区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催生着京津冀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培育和构建。

二、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典型模式与问题

(一)典型模式

1. “三位一体”的农场生态产业链。该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养殖纳入循环体系,实现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蔬菜、玉米等种植相互依存,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的循环农业模式。根据具体情况,此模式又可细分成“畜—沼—果”、“畜—沼—菜”、“畜—沼—鱼”等各具特色的模式。以“畜—沼—果”为例,每家农户通过建立沼气池,用水果、蔬菜残渣喂猪等动物,禽畜产生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农户提供生活能源,沼液、沼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既节省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减少了农作物的残留,又提高了植物的抗病能力。

2. 立体复合型的农场生态产业链。立体复合型产业链利用自然系统中各生物的特点,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互利共赢,该模式又可细分为立体种植型、立体养殖型、立体种养型等。如天津静海县4 000.02公顷林地食用菌种植基地,河北省平山镇的刘家会、丁西以核桃生产为主体的林业立体种植等均属于此种模式的典型。以天津宝坻黄庄镇稻蟹立体种养为例,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3]。

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园区循环产业链。该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理念,将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既能消化废弃物,又能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如河北省平泉县通过技术创新,利用废菌糠生产平菇、鸡腿菇;大力发展活性炭、有机肥、生物质燃料压块等;利用废弃塑料袋加工制成塑料颗粒,生产出盛装食用菌所用的塑料容器[4]。

4. 生态农业园产业链。该模式以有机农业为依托,把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发展集种植、养殖、农业观光、度假、食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园区[5]。在北京“蟹岛”内,种植业系统首先通过光合作用将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有机农产品,大部分产品被旅游业系统直接消费,另一部分农产品和禽畜产品被输送到加工业系统。加工的产成品供旅游业系统游客消费,加工期间产生的可利用废弃物作为养殖业系统(次级消费者)的饲料。养殖业和旅游业产生的废弃物进入到沼气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渣和沼液返回到种植业系统,沼气作为旅游业系统的燃料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发电动力。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 京津冀区域层面的农业生态产业链尚未形成。从现有产业链模式来看,京津冀较为成熟的农业生态产业链都属于园区型或农场型,跨区域的农业生态产业链几乎没有。然而,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互补性视角分析,北京有丰富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但土地、水资源缺乏,而河北省劳动力、土地等相对丰富,人才、资金与技术缺乏,较强的互补性使建立京津冀区域层面生态产业链成为可行。但目前三地区农业合作程度较低,农产品基地分散、产量低,区域企业间缺乏分工协作,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6],区域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生态产业链尚未得到普遍有效的推广。

2. 产业链层次较低。循环农业一般应围绕大型的农业企业为主体展开,而京津冀的循环农业发展仍以普通农户和村落为主,特别是以园区为载体的模式发展落后。现有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多集中于农业系统内部,没有将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与农业有效链接起来,发挥循环工业对循环农业的带动作用。这种低层次的循环农业只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上循环,无法实现循环农业的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因而只“养民”而不“富民”[7]。

3. 产业链条不完整。虽然近些年来京津冀循环农业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循环农业模式,但从总体上来看,循环农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大部分地区循环产业链条结构单一,大多为单链式结构、链条较短,完整稳定的生态产业链的网状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形成[8],由于过于单一的单链式生态产业链抵抗风险能力不足,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使产业链有断裂的风险,这直接影响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4. 顶层设计与协作机制严重缺失。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系统一体性与行政区域分割性之间的矛盾尖锐,三方在区域一体化协作方面,缺乏便捷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行政壁垒高筑是京津冀三地难以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障碍,表现在农业产业链的培育方面更是各行其事,三地之间的农业生态产业链断链严重。

三、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构建的路径探索

(一)统筹规划京津冀循环农业与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总体布局

由国家农业部发起,组织农业、生态、经济等多领域专家学者,结合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通过实地考察论证,科学规划三地农业发展目标、布局及引导政策。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不能仅仅把规划作为一项任务来做,而要把它作为一项破解区域发展难题,给京津冀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机遇和希望的民生工程来做。规划的形成必须深入到各个地区,充分征求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有可能涉及到的各类群体的意见,召开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听证会。只有当规划能够深入人心时,才能更好地实施。

(二)进一步推广农业内部生态产业链的培育

1. 培育推广“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模式。在山区、丘陵地带,积极推广“猪(牛羊)—沼—果”模式的循环农业,在平原地区,应提倡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通过沼气形成“猪(牛羊)—沼—菜(田)”的产业链。特别是在河北省广大农村,要加快农村一户一池为主的沼气建设,扩大沼气的普及范围,发展以农户为主体的小循环。

2. 加快推进立体复合型的产业链模式。京津冀北部和西部的山区、丘陵地带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该区域的发展以林业为主,应全面推广立体复合型的生态产业链模式,即通过在山上种植经济林、果木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在林下培育香菇、木耳,养殖山鸡等家禽或其他牲畜,既节省了饲料化肥的投入,又丰富了输出的产品种类。

(三)构建农业、工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

在培育农业内部生态产业链的同时,应将循环农业扩展至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跳出低层次的小循环,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串联耦合实现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工、农、服务产业大循环,培育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经营和规模效益。

1. 优先建立企业内部生态产业链。构建企业内部的循环体系,应以清洁生产为中心,力求产业环保化和环保产业化,其目的是将“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转变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反馈式流程。一方面,企业要重新审视生产工艺和制造过程,改进生产工艺、建立先进的污水预处理系统等措施控制生产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副产品和废弃物回收和利用,但由于经济利益和技术因素,企业外部对某企业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需求量受到一定制约,若完全依赖外部来消化副产品和废弃物,有可能造成生态产业链由于不稳定而断链。[9]因此,应优先在企业内部建立生态产业链,以最大可能地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2. 培育园区层面农、工互补型生态产业链。综合分析园区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及交通等优劣势,以某类优势产业为核心,积极培育前后关联的产业链条,引入“补链”产业,在园区内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共生体系。例如针对衡水具有较深的酿酒和制药基础,将衡水新区定位于食品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酿酒及现代生物发酵产业、果蔬及植物蛋白加工产业、畜禽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产业,着力培育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乳制品加工产业,体现农业与工业较强的互补,延伸园区的产业链条。

(三)探索“飞地”农业基地模式,延伸京津冀区域层面产业链条

京津两地的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于河北,但是京津受到自身土地、水资源的束缚,在总量和规模上,发展潜力远小于河北,极大地限制了京津龙头企业在本地发展的规模。为此,京津冀可以通过探索“飞地”产业协作模式,即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京津的资金通过项目开发形式与河北的园区产业培育相结合,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京津科技、人才、管理、资本等优势与河北土地、劳动力优势互补。[10]一方面京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外移疏解了北京的部分城市功能,同时带动河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达到互利共赢。

(四)进一步完善培育京津冀农业生态产业链的保障措施

1. 健全相关的循环农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和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更加细致的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应当在法制建设方面承担发展循环经济主体的责任,在执法过程中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

2. 完善政府的激励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活动和前期投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成本过高,经营活动微利甚至不盈利,直接影响到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热情,进而影响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为此,政府在该阶段对企业的扶持尤为重要。需要考虑设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在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生物能源合理化使用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其他优惠政策;为了优化园区内生态产业链网络,园区可以对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或补链项目加以补贴等。

3. 科学调整科技经费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坚持“稳定支持、合理竞争”的经费支持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规范和创新经费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力争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同时,开辟多渠道的多元投资主体研究,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此外,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与农村科技项目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大对循环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的支持。

注释:

①区位商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产值(增加值)在该地区产值(增加值)中所占百分比与该部门在全国部门产值(增加)中所占百分比的比值(增加),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当区位商大于1时,说明该地区专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萍,陈百明,王秀芬.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6,(1):100-105.

[2]王军,等.试论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6):155-157.

[3]杜洋洋.天津市宝坻区发展立体种养实现经济生态双赢[N].天津日报,2011-11-10.

[4]陈彦华,等.平泉循环经济链 串起绿色农业“金豆子”[N].承德日报,2011-6-19.

[5]李胜,梁淑敏,等.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2-68.

[6]何玲,等.京津冀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19733-19735.

[7]刘学敏.论农业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5-116.

[8]边继云,陈建伟.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及研发重点[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181-183.

[9]母爱英,王建超,等.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首都圈生态产业链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72-77.

[10]周小萍,陈百明,等.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6,(1):100-105.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has been settled, the severe hazy weather pushes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Jingjinji, given three highly complementary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and constructing recycling agricultural eco-industrial chain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for Jingjinji.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is process ,such as the industrial chain's not yet formed in regional level and the severe lack of and. Thu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and guide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the combination of recycling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Keywords: Jingjinj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ircular agriculture, agro-ecological industrial chain, fog and haze, top level desig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dustrial cooperation

(三)探索“飞地”农业基地模式,延伸京津冀区域层面产业链条

京津两地的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于河北,但是京津受到自身土地、水资源的束缚,在总量和规模上,发展潜力远小于河北,极大地限制了京津龙头企业在本地发展的规模。为此,京津冀可以通过探索“飞地”产业协作模式,即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京津的资金通过项目开发形式与河北的园区产业培育相结合,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京津科技、人才、管理、资本等优势与河北土地、劳动力优势互补。[10]一方面京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外移疏解了北京的部分城市功能,同时带动河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达到互利共赢。

(四)进一步完善培育京津冀农业生态产业链的保障措施

1. 健全相关的循环农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和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更加细致的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应当在法制建设方面承担发展循环经济主体的责任,在执法过程中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

2. 完善政府的激励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活动和前期投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成本过高,经营活动微利甚至不盈利,直接影响到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热情,进而影响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为此,政府在该阶段对企业的扶持尤为重要。需要考虑设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在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生物能源合理化使用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其他优惠政策;为了优化园区内生态产业链网络,园区可以对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或补链项目加以补贴等。

3. 科学调整科技经费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坚持“稳定支持、合理竞争”的经费支持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规范和创新经费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力争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同时,开辟多渠道的多元投资主体研究,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此外,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与农村科技项目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大对循环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的支持。

注释:

①区位商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产值(增加值)在该地区产值(增加值)中所占百分比与该部门在全国部门产值(增加)中所占百分比的比值(增加),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当区位商大于1时,说明该地区专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萍,陈百明,王秀芬.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6,(1):100-105.

[2]王军,等.试论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6):155-157.

[3]杜洋洋.天津市宝坻区发展立体种养实现经济生态双赢[N].天津日报,2011-11-10.

[4]陈彦华,等.平泉循环经济链 串起绿色农业“金豆子”[N].承德日报,2011-6-19.

[5]李胜,梁淑敏,等.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2-68.

[6]何玲,等.京津冀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19733-19735.

[7]刘学敏.论农业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5-116.

[8]边继云,陈建伟.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及研发重点[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181-183.

[9]母爱英,王建超,等.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首都圈生态产业链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72-77.

[10]周小萍,陈百明,等.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6,(1):100-105.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has been settled, the severe hazy weather pushes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Jingjinji, given three highly complementary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and constructing recycling agricultural eco-industrial chain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for Jingjinji.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is process ,such as the industrial chain's not yet formed in regional level and the severe lack of and. Thu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and guide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the combination of recycling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Keywords: Jingjinj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ircular agriculture, agro-ecological industrial chain, fog and haze, top level desig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dustrial cooperation

(三)探索“飞地”农业基地模式,延伸京津冀区域层面产业链条

京津两地的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于河北,但是京津受到自身土地、水资源的束缚,在总量和规模上,发展潜力远小于河北,极大地限制了京津龙头企业在本地发展的规模。为此,京津冀可以通过探索“飞地”产业协作模式,即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京津的资金通过项目开发形式与河北的园区产业培育相结合,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京津科技、人才、管理、资本等优势与河北土地、劳动力优势互补。[10]一方面京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外移疏解了北京的部分城市功能,同时带动河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达到互利共赢。

(四)进一步完善培育京津冀农业生态产业链的保障措施

1. 健全相关的循环农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和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更加细致的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应当在法制建设方面承担发展循环经济主体的责任,在执法过程中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

2. 完善政府的激励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研发活动和前期投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成本过高,经营活动微利甚至不盈利,直接影响到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热情,进而影响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为此,政府在该阶段对企业的扶持尤为重要。需要考虑设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在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生物能源合理化使用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其他优惠政策;为了优化园区内生态产业链网络,园区可以对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或补链项目加以补贴等。

3. 科学调整科技经费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坚持“稳定支持、合理竞争”的经费支持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支持方式。规范和创新经费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力争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同时,开辟多渠道的多元投资主体研究,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此外,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与农村科技项目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大对循环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的支持。

注释:

①区位商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产值(增加值)在该地区产值(增加值)中所占百分比与该部门在全国部门产值(增加)中所占百分比的比值(增加),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当区位商大于1时,说明该地区专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萍,陈百明,王秀芬.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6,(1):100-105.

[2]王军,等.试论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6):155-157.

[3]杜洋洋.天津市宝坻区发展立体种养实现经济生态双赢[N].天津日报,2011-11-10.

[4]陈彦华,等.平泉循环经济链 串起绿色农业“金豆子”[N].承德日报,2011-6-19.

[5]李胜,梁淑敏,等.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2-68.

[6]何玲,等.京津冀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19733-19735.

[7]刘学敏.论农业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5-116.

[8]边继云,陈建伟.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及研发重点[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181-183.

[9]母爱英,王建超,等.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首都圈生态产业链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72-77.

[10]周小萍,陈百明,等.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经济地理,2006,(1):100-105.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has been settled, the severe hazy weather pushes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Jingjinji, given three highly complementary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and constructing recycling agricultural eco-industrial chain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for Jingjinji.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is process ,such as the industrial chain's not yet formed in regional level and the severe lack of and. Thu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and guide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the combination of recycling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Keywords: Jingjinj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ircular agriculture, agro-ecological industrial chain, fog and haze, top level desig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dustrial cooper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链京津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