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石

2014-10-30 19:45滕翠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城乡理论文化

滕翠华

摘要: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又是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新主题,饱含深厚的理论根基、强烈的时代意蕴和浓郁的中国特色。其理论内涵是实现城乡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政策上一致、文化资源上互补、文化发展上互动、文化改革上互促;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观;其理论属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观;其理论实质是破除城乡文化二元化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其理论内容涵摄在文化民生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农村和基层的重点区域以及统筹城乡的根本方法等维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文化民生;城乡统筹;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2;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6-0130-05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发展中的战略课题。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主题,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观,饱含深厚的理论根基、强烈的时代意蕴和浓郁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以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和决心,重点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新的时代强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筑美丽中国的征途中,全面解读和深入分析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涵、理论定位及理论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平均化”“同等化”,它主要是针对“二元化”问题而来的,是要对相对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行根本性改造。城乡两大区域系统在经济发展、政治民生、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也兼具历史性和永恒性色彩。因此,“一体化”不仅是指地理空间范畴上的衔接,实现地域一体化,而且要有主体层面的平等,实现人群一体化,更主要的是在尊重城乡发展规律、保留城市和农村各自特质基础上,将城乡纳入一个整体视野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筹发展,为城乡创造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使异质的二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一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同质化的国民待遇,保障城市与农村享有平等的发展空间。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理论命题和民生战略命题,但对其具体的理论内涵,无论是学界和理论界目前都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阐释。从学界研究成果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黄枏森等指出,“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引、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1]祝影强调,“城乡文化整合就是要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互接触、融化、吸收、最终达到趋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2]。杨玲认为,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空间、政策等六方面构成要素,而文化要素主要是“城乡文明一体化”,包括“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居民思想观念一体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3]高善春认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统筹规划城乡文化事业,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共同繁荣,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相同的文化权益”[4]等。

在综合借鉴学界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乡文化一体化不是城乡文化的一致化、一样化,也不是城乡文化发展的同步化、同等化。它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尊重城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打破城乡文化分割的发展模式,创新城乡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互补、文化发展互动、文化改革互促的新格局,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渊源,为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的重要理论镜鉴和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城乡协调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内核,从生产关系角度深入剖析了城乡对立的原因和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途径,指出城乡关系是沿着城乡混沌—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关联—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历史脉络演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把城乡分离和对立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关系作为一个基本的历史范畴和理论范畴,把人类社会的分工作为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私有制则是造成城乡差别并形成尖锐对立的直接原因。并且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进一步导致近代城乡尖锐对立的根本原因。“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以及由于另一方面农村的相对孤立化。”[5]虽然,“城市资本主义竭力提供一切现代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农业技术,但是生产者的社会地位仍旧和以前一样悲惨,城市资本不能有系统、有计划地把城市文化输入农村”。[6]因而城市作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7]城乡间的对立最终使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开来,使农民和工人分别隶属于具有泾渭分明的区域性和产业性的“城市动物”和“农村动物”。在城乡对立的趋势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视野科学预展了未来社会不是继续扩大城乡分野,而是在更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融合”的最高境界。“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8]当然这不是乌托邦式的勾勒,而是一个具体、历史、阶段性的过程,因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积累这些条件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设想一蹴而就消灭城乡对立是不可能的。最终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9]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同样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产生、本质特征、地位和作用、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作了科学阐述,为当前中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厚重的理论基础。

从发生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以实践的观点诠释对文化的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从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那一瞬间起,就开始形成的。人的劳动实践对象构成人的生活对象,随着人的实践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在不断演进,对象化世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发展期,并成为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发展的鲜明标志。

从文化功能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是人类迈向自由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因为文化具有信息、教化培育、认知等社会功能,以及“文化生产力”功能,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而实现共产主义是克服异化,使创造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成为享受文化创造的主体的唯一路径。在这个“更高的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里,“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11]

从文化发展规律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并不一定完全同步。如希腊艺术“可以给我们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3]

从文化发展趋势来说,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4]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超越了民族地域的限制趋于同一化,文化全球化成为由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发展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通过上述对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发展思想概要式的挖掘和解读,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不同的时代语境,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很多富有远见的思想观点。尽管文献中这些思想离不开当时的理论背景,且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所探讨的关于城乡文化的内容是宏观的、粗线条的,对于今天我们探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不可能提供具体的答案,但就其理论整体和内核来说,他们对城乡融合这一崭新社会境界的谨慎而又颇富科学性的预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仍然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给我们留下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和广阔的理论思维空间,对于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

正如西方著名哲学家萨特深刻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15],因此,当下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做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文章,并给予现代意义上的深化和拓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融合理论的当代中国形态,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来发掘当下问题的应有立场。

三、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定位

(一)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属性

理论创新往往能大大推动改革实践,实践创新又促使理论实现新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既体现为理论推进与观念创新,更凸显在文化惠民及文化强国的丰富实践之中。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城乡文化领域生动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映照,其形成发展脉络和精神气质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契合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维度。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深刻折射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城乡文化一体化坚持科学把握城乡文化的发展内涵、发展实质、发展动力和发展道路,坚持以谋求文化发展为起点,以研究文化发展为主题,以揭示文化发展规律为手段。城乡文化一体化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善文化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城乡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乡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向农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始终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始终强调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始终强调要着力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破解文化发展难题、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始终强调文化一体化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命题拟置的理论源泉,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演绎的指导思想。”[16]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实践为纲领,致力于改变城乡文化二元化结构,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正在“五位一体”建设的同步态势中发挥着杠杆支撑功能,已经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民生国策。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既是新时期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又是指导城乡文化建设的全新发展观。

(二)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质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主题,理论主题通常表示某种理论针对何种问题而来,它要解决什么样的重大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的根蒂所在。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要素,破除文化领域的二元结构,是破除整个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和环节。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的根蒂所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是当时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最可能和最现实的选择。这种选择既使中国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又使国家实行了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就业和福利保障等城乡二元化制度设计。在不破除这些二元体制的前提下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真正认识到这个症结所在,还是最近这些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任务基础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7]从而使解决“三农”问题进入了目标明确的实质推进阶段。

从我国城乡文化差别来看,二元化的制度对固化和强化城乡差别、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长期倾斜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理论实质或根本任务就是破除城乡文化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本质上看,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尊重城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着力破除文化二元体制的束缚,消除城乡文化鸿沟,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和发展空间,建立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说,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最终实现城乡文化差异互补基础上的共赢与融合,进而达到一体化的理想境界。

四、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容

(一)以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理念,牵导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成为城乡文化发展新的价值理念、现实关切和政策取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方面,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改革目标;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议题,提出到2020年要使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并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等,处处彰显着我党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文化民生上的主动担当。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精髓,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更是引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一条红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特别注重理想、信仰的价值和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着力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具体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种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人们在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质、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平台,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部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一,就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农村文化明显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此战略高度上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8]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也就成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依托和重要抓手。具体而言,从实践取向上,要以农民、农村和中西部偏远地区为重点,在财力、人力上给予重点倾斜;从发展机制上,要使城乡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从发展路径上,要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原则,不断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的供给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等。可见,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必须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契合其主题要求,把握其建设机制,才能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平台。

(四)以农村和中西部基层地区为重点,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农业大国的实际,客观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在“保基本、重基层、惠民生”。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基层地区为重点增加文化服务总量,推动文化资源和公共财政向基层农村倾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坚持公共文化的重点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导向,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坚持从群众文化需求入手,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保障、基本服务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体区域。

(五)以统筹城乡为根本方法,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基本方略。我们讨论城乡统筹,不能仅仅讨论经济上、福利上怎么统筹,更应该关注文化上怎样实现统筹。文化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正确处理城乡文化领域内部矛盾和外部失衡关系的科学思路和根本方法。并且,“自觉统筹中国城乡文化发展,是衡量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尺度”[19]。因此,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就要坚持用统筹的理念和方法,着重从城乡文化制度功能和发展规划上,统筹好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国内和国外文化资源等重大关系;就是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农村对城市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建立城乡文化互动互促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要统筹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其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枏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祝影.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4):34-37.

[3]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9):23-26.

[4]高善春.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6):32-3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33.

[6]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0-131.

[7][8][9][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240、243、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

[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14.

[15]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16]王列生.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2-08-21.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

[19]李君如.文化自觉与城乡文化统筹[N].北京日报,2012-03-12.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猜你喜欢
城乡理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坚持理论创新
年味里的“虎文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谁远谁近?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