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危害的真相及防护

2014-11-01 04:58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全能型叶黄素短波

一.蓝光危害的真相

1.复旦大学:光毒性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结论:蓝光造成RPE视网膜光毒性作用最强的光谱作用范围是415nm~455nm。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方法(如带眼镜或置入人工晶体)屏蔽掉蓝光中的这部分光谱(415nm~455nm),那么既能形成良好的颜色视觉,又能消除蓝光毒性、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的发生。

2.世卫组织WHO:高能短波蓝光最伤眼

结论: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且蓝光辐射波长越低击发能力越强。德国眼科专家李查德·冯克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当“不合适的光”持续照射眼睛,会引起功能失调,这些短波蓝光具有极高的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的损害。

3.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结论:影响人体生物钟的激素中有一样称作褪黑素,它是由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人体在1.3Lux蓝光的照射下,褪黑素的分泌会终止,而我们常用的节能灯,iPad和电脑、手机等发出蓝光的强度已经接近中午阳光中蓝光的强度,并且离眼睛非常近,这时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及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1.3LUX蓝光的照射强度。由于蓝光刺激大脑,抑制褪黑素分泌并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成从而破坏激素分泌平衡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4. 不容小觑:蓝光危害的真相

(1) 蓝光光毒性最强的光谱作用范围集中在415nm~455nm。

(2) 蓝光辐射波长越低击发能力越强。

(3) 高能短波蓝光可导致视疲劳、视力下降、白内障、AMD、甚至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4) 夜晚受高能短波蓝光可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生物钟紊乱,从而引起身体多种疾病。

二.蓝光在哪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屏时代”,然而,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健康却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的眼睛和视力受到的危害已经日益严重。在我们日常接触的手机、电脑、投影仪、LED台灯、汽车大灯等光源中,你知道它们的蓝光峰值是处于哪个阶段吗?

电脑:高能短波蓝光峰值450

手机:高能短波蓝光峰值455

投影仪:高能短波蓝光峰值440

LED台灯:高能短波蓝光峰值435

汽车大灯:高能短波蓝光峰值435

我们可以从光谱图中直观看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高能短波蓝光光谱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435nm~455nm的波段之间。

三.解决蓝光难题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防蓝光镜片质量参差不齐,曾被《扬子晚报》评为“最靠谱的防蓝光镜片”——奥尔帝全能型护眼镜片脱颖而出。

奥尔帝全能型护眼镜片采用“双重防蓝光”技术,阻挡40%的蓝光,并且降低剩余蓝光的透过力和强度,使眼睛处于最佳的舒适环境。更重要的是,奥尔帝全能型护眼镜片不仅仅可以阻挡400nm~430nm的蓝光,亦能抵挡430nm~450nm的伤害性蓝光。除此之外,奥尔帝全能型护眼镜片获得“两国三地”权威检测报告以及国家专利证书,力保为消费者解决蓝光伤眼的难题!

除了戴防蓝光眼镜,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可预防蓝光伤眼:

(1)补充叶黄素和鱼油。

叶黄素和鱼油中的欧米伽3可保护黄斑部感光细胞,是眼睛的防晒剂,且没有剂量限制,可每天补充。陈莹山表示,叶黄素每天补充10mg以下即可,但要持续吃,半年以后,黄斑部的叶黄素浓度就会维持稳定。多吃绿色蔬菜也有帮助。

(2)用手机时,将手肘伸直,并维持在30~40cm距离,约在视线平视15°下方。

避免将手机放置在桌上,低头使用。此外,每使用一小时3C产品,就应休息10~20分钟。

(3)避免在黑暗中直视3C产品。

有不少年轻人就是因为喜欢在夜晚玩手机,造成眼睛黄斑部损伤。

4、使用自动调整屏幕亮度功能。

如果需要眯着眼睛或很费力才能看清楚屏幕,则可能意味着屏幕亮度太高,需要进行调整。o

猜你喜欢
全能型叶黄素短波
用叶黄素“补眼”别过量
音乐教育在中职院校全能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护眼功能,了解一下
天然叶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模块化短波电台的设计与实现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浅谈2kW短波发射机开关电源的维护
蔬菜越绿 叶黄素越高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