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三贴近”办特色对农节目

2014-11-03 01:55张宇强
中国记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三贴近农民农业

□ 文/张宇强

和农民贴心,以形式多样的节目为农民服务

对农节目的群众路线,就是要站在农民最需要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最农民化的语言、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大多数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如何能致富。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致富经”等栏目自开播以来,始终围绕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这个轴心,针对农民所需,贴近农民生产实际做节目。要达到帮助和推进农民致富,采用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报道是不二法门。

1.不搞花架子,注重实用效果,和农民朋友贴心。

在办农民节目时发现,跟着农时、跟着市场、跟着农业政策做策划,用农民最乐意接受的语言形式,甚至是方言,现场操作演示,现场解决问题,现场效果和节目收视效果都不错。

因为农业周期以及生产经验有一定规律,报道要在时间上打提前量,与节气和农事相配合。石嘴山市是全国的脱水蔬菜基地,一过完年,农民朋友们就比较关心今年种哪一类脱水蔬菜市场销路好,能赚钱。头一年种芹菜、辣椒,今年是不是要换成番茄、胡萝卜,他们很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于是,记者就和市农牧局联系,把脱水蔬菜方面的信息准备全,分类比较,带到各个村子里去,在田间地头,由农业专家答疑解惑。同时,让脱水蔬菜企业负责人分析市场前景,现场和农民签订种植合同。让农民朋友既有选择种什么的自主权、不盲从,又放心种的东西能卖钱,形成产销联动。这样一来非常受农民朋友欢迎,本来一个村安排半天,后来一天都得紧着赶。随后节目一播出,办公电话一天就没有停,全是农民朋友来咨询的。后来,我们专门组织了农业专家团,聘请农业专家和记者按农时农事需要,一起下农村,指导农民朋友进行蔬菜播种、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对专家的现场指导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为农民朋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请专家集中培训,不能面对面解答的,就在科普栏目里进行回馈和解答。

2.让农民自己主持节目,说农民自己的话。

现在农民家里有DV的不少。我们在节目中做了个互动板块“DV大家拍”,谁有种植心得和拿手绝活,可以自己录下来,在栏目里推广,刻成光盘赠送给更多的农民朋友。平罗、惠农的很多农民甚至用自己的手机随时随地拍摄下自己琢磨的农业新技术,剪成一两分钟的短片或两三个画面配文字,在我们节目中播出。这样原汁原味的节目,来自生活、发自肺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直接表达。等大家有了兴致,我们就组织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农业能手,让他们来当节目主持人,串讲整档节目,甚至配音都用他们的,中间还夹着他们自己编的农业顺口溜,即兴表演一段,每次审片时大家都乐得不得了,播出效果非常好。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要反过来向农民朋友学,和他们打成一片。

和农村贴近,让先进文化成果与农民共享

对农节目的报道天地在农村,农业新闻工作者的群众路线,就应当在农村的田间小路上,在农村最基层的小院里,在农村发生的每一个农事现场。

1.和农村贴近,体现新农村“先进”的一面。

石嘴山市乡村间距离很远,记者下去一趟基本是两头看不到太阳,到晚上不拍节目了,大家就喜欢听记者讲城里的事,讲新潮的事情,这也给我们很大启发。现在农民进步了,农村发展了,也想过上有品质、幸福的日子。所以,栏目就设置一个“农民也新潮”的板块,介绍农民的新思想、新做法,传播新农村的新鲜事,推出新农民代表,这样,农业节目不仅满足了农民对“三农”问题的信息传播,还向农民兄弟提供“现代化”意义的大众传播信息与观点。

扭秧歌、唱大戏这些都是北方农村民俗文化的传统特征,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受此启发,我们大胆采用农民办春晚的形式,将田间地头变成小舞台,在这里拍乡村春节晚会,拍农民微电影,大家讲的说的全是农家事儿。事是农家事,但形式是创新的,农民朋友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果然节目一出来,就受到好评,很好地发挥了寓教于乐的作用。规模做大了,我们就搞了个农民工歌手大赛,在市区和平广场举行,从全市农民工队伍中选拔24名农民工代表参加决赛。我们引导、培养观众习惯,利用这种效应,让许多先进文化成果与农民共享,使节目空间更大。

2.和农村贴近,传播 “先进”理念。

对农节目要燃起农民创业创富创新的意识,养成学习科技兴农的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为大家树立身边的榜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新的农业技术不断推出,依然有很多农民在使用着传统生产方法,其原因不全是新技术难学难用,而是观念问题。大武口区星海镇是个西海固移民村,多数耕地都种植玉米。在田间地头记者看到,农技部门不断在向大家介绍具有更好品质的玉米种子,但大部分的农民还在种植老品种,产量上不去,抗病能力也在逐年下降。农户一方面在抱怨种子品质的下降,一方面不愿意使用新品种。我们以此为突破,和农机推广部门联系,开春选择了村里一部分农户,通过保价收购动员他们种植一部分新品种做示范。种植期间,节目组、农业专家与这部分农户经常联系交流,秋天不但粮食丰收,也以事实说服其他农户改变了观念,带动了新品种推广,让科技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发展。

同时,栏目和市图书馆合作,在惠农区的部分农村中心地带建立“农家书屋”,向人们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期间记者发现,这里很多村以养殖奶牛为主要产业,农民对奶牛养殖和防疫方面的知识需求较多,于是我们把高频使用的书籍、光盘放在显眼地方,方便大家取阅。并定期、定主题为大家播放农技教学光盘,让农民朋友学到了更多科技知识,为致富储蓄能量。

作为农业节目记者,就要顺应新农村发展趋势,以农民及农村社区为载体,选择合理有效的创作和传播途径,在节目中为大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而呼吁农民朋友一起加入到现代新农村的乡村文化及其价值体系中。

和农业贴牢,把国家惠农政策为农民解读透彻

现如今,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模式、生活习惯等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民在政策市场、信息法律知识、生活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广泛的需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只有在自己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才能在节目中解析三农政策,帮助农民了解国家对于农业政策的理解,实践好党的群众路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什么在农村好政策落实难、接受难?归根到底,还是农民不明白,心里没底。记者在平时注意学习理解党的农村政策,通过节目或者采访过程中向农民宣讲,把党的政策贯穿其中,在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帮助农民理解政策,心中有数。在报道中记者了解到,平罗县陶乐镇马太沟盛产山野菜沙葱、沙芥,乡里对几个村实行了公司加农户的产销合作形式——新农村合作社,农民都不愿加入,心里不踏实。为此,记者全面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合作方式、收购付款细则等等农民关心的问题,制作了一期《陶乐新农村合作社先付钱后收菜,情暖三千农民心》节目,不但让农民朋友放下了包袱,没种菜先拿到钱,而且还让他们了解了新农村合作社的运行方式、市场前景,加深了对国家对农政策实实在在的理解。这期节目获得了当年宁夏自治区新闻奖一等奖。

其实,广大农民朋友十分关心“三农”政策、农业生产销售消息、发家致富经验等对农信息,只是有时候拿不准,没有定心丸。我们就把对农节目办成农民朋友的“传声筒”“定风丹”,农民有问题,栏目里总是不厌其烦地讲实讲透。如此一来,农民朋友们都说农业栏目是农民的“娘家人”。

猜你喜欢
三贴近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