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2014-11-03 18:06高欢欢
山东青年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

高欢欢

摘要:哲学家们总是企图获得对一种事物的普遍性认识,寻找出凌驾于各种具体事物之上的一般原则或整体性的知识,而往往忽视对整体性认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冯契在《智慧说》中树立了一个理想人格培养的目标,谈到真、善、美人格实现的一般过程。而转识成智并不能一蹴而就,个中包括艰难地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反思和自我革命过程。本文在反思人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试图揭示人在自我革命过程中不断的接近真、善和美。

关键词: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刻苦磨炼、自我革命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①。每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产生于他所在的那个,旨在解决当时社会所直接面临的问题。然而真理总是相对的,时代也是在不断变迁和发展的,因此对当下的人说,不能要求过往哲学家的全部理论都可用来解决其理论形成百年以后的社会问题。在过去时代形成的理论对现今的人来说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而完全的照搬过去的理论则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窠臼。因此,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是在确定知道思想基础下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一、论文对象

冯契认为毛泽东与金岳霖的实践论与知识论偏于对客观外部世界的认识,如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的对客观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在革命事业中做到了“化理论为方法”。毛泽东吸收马列思想但并不受其影响,而是灵活的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乃是化理论为方法。其次,在这个化理论为方法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包含继承和创新,理论不内化个人的认识,内化成具有民族形式的理论是不可能用于中国现实的,同样也是无法化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这个看似寥寥数语的文字,实则是一个刻苦坚守和磨炼的自我革命过程。他在探究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指出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双重意义。

冯契在《智慧说三篇》中对真、善和美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其“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名言,揭示了理论、方法和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成就自由人格作为其理论归宿。在成就自由人格的过程中,冯契谈到了对世界和人的双重认识,讨论了人如何成为有智慧的、自由的人。冯契在《智慧说三篇》中述了实现这一理想人格的一般过程,最后将其落脚点放在真善美人格的塑造上。冯契的《智慧说三篇》所讨论的中心是树立了一个理想人格的培养目标,对于这个理想目标的实现,他诉诸于不断的实践和自我革命过程。一方面对树立了理想人格的目标,承接了当下核心价值观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观念,另一方有传承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理论。

文章在梳理出《智慧说三篇》树立的理想人格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揭示出人在怎样的自我变革中不断地接近真、善和美。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发现和分析问题都是为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冯契发现了问题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道路,使之理论的指导意义具有了语言的外壳。而进一步深化到实践即将理论化为方法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去探索和磨练。

二、在不断否定中渐进地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一个动态的双向过程。人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会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认识世界能够使人获得关于世界本来是什么面貌的知识,而认识自己则是告诉自己当前现实的状况是何样的。但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并不总能获得真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感性的表像有假象,而有误差的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必然造成力的反弹,现实的不受用必然要求人重新认识。人在不断否定现状的过程中无限地接近对世界本来面目的认识。

世界的本来面目和人当前的现状之间的距离是一种矛盾,本来世界面目并非字面意义上世界本来是何样的,物质或者精神。它可以是很多事物。如某个人希望自己是一名公务人员,但现实却是这个人是一个编辑员,这个人对他是一个编辑员的不满意和他渴望成为一名公务人员的这种落差,这样一种矛盾使这个人不得不努力地看相关书籍,也许这个人能够在一次公务人员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这是因为这个人具备成为一名公务人员的知识素养,此外他也可能屡试不第,这时问题和矛盾就要具体的去分析了,而这个屡试不第就是又一个对他当前所拥有的知识状况的否定。在这个否定的过程中,就加深了他对外部现实和目前自我现实的进一步认识,也许这个认识不是一般性的认识,但却可能是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性认识。

此外,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也是在不断否定自身中不断地使自己变得成熟和宽容。因为从长远看,单个人的标准必须符合群体的标准,而往往单个人在和单个人交往时其标准也许能够得到隐藏,不被显露,而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同样是历史过程中的人,更是不断生成过程中的人。所以人在同群体交往时,个人的不符合群体共同标准的东西容易使人在与群体相处时产生摩擦。而人在为避免碰壁之痛时往往选择去掉自己标准中不符合群体标准的那部分。正是人在对自己某方面品质的否定中达到对普遍共同标准的认识。这也是人在不断认识外界和认识自己(也包括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中包含着复杂的环节,真正完成或实现了一两件事物只是提升知识经验但并不能形成知识经验。否定性的认识和肯定性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而要更好的获取知识经验必须经过刻苦磨炼长期坚持。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一个白昼,一天或短时间的坚持是不能给人带来完善的知识经验的,因此,必须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转识成智并化为方法,长期坚持并化为德性。

三、在实践的自我革命中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理论,吸收理论,将理论化为方法而又不被理论牵着鼻子走是一门大学问。

通常理论知识的获取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获取法,那就是在直接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获取的知识经验,这里的认识世界并不是拿着放大镜和尺子去研究世界,而是在具体的事情中通过分析提炼再用于指导实践,正确的要实施,不正确地要纠正,如此反复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这样的直接获取法容易被直接经验者所吸收,也更容易化为方法。

与此直接法相对的是间接获取法,那就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报纸书刊等间接获取的经验。这种没有经过当事人亲生经历的理论知识不容易被人吸收,而且有时候会被这个理论迷惑。要克服此种困境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且以毛泽东为例,毛泽东吸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借鉴苏联革命经验,而又没有被这种思想经验固化,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将理论化为了方法,在理论化为方法的实践中没有让这理论框住,而是吸收其活的灵魂融化在血液中,随时用来分析国内外、省内外各种复杂多变的形势,就是将理论化为了德性,这是不需要刻意地遵守而自然的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行动。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看似寥寥几语,但个中隐藏的是千锤百炼的锻造和经过无数次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的自我革命过程。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0页。

[参考文献]

[1]冯契,《智慧说三篇导论》。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伟大壮举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自我革命”论
走出去 首汽租车的“自我革命”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改革促进派究竟应该促什么?
政府“自我革命”,硬仗还在后头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