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里的楠溪江

2014-11-03 22:27越声
小演奏家 2014年7期
关键词:船歌永嘉乐清

越声

“介呣飞过青又青(哎),介呣飞过打铜铃(呵)?介呣飞过红夹绿?飞过抹把胭脂搽嘴唇(呵)……”随着《温州一家人》在全国热播,一曲乐清民歌《对鸟》也在一夕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而可与这乐清民歌相媲美的,是那一川悠悠楠溪江水里摇荡出来的永嘉民歌。

歌声里的楠溪旧时光

年前,永嘉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三十多名文艺骨干在上塘南城街道应山村举办了一场“复古”的民歌表演。以群山、瀑布和溪滩为背景,一群站在山头的“砍柴人”和一群站在对岸溪滩边的“牧羊人”纵情放歌,你问我答,欢快斗唱,把旁观的人带回到了解放时期的山野时光。

当天,永嘉县民协演唱的曲目是由协会主席陈久道在原来民歌基础上增加楠溪江特色元素改编而成的新《撞歌》,歌曲描述的是从山上砍柴归来的村民偶遇小溪对岸正在牧羊的村民,于是双方兴致勃勃地隔岸对起歌来。在一问一答的歌声中,闪现着民间“草根”的幽默和智慧,也展现出楠溪江的山水风光。

永嘉民歌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在物质和信息都极为匮乏的年代,层层大山困住了永嘉人,也阻隔了外来事物的进入,人们终日与山水为伴,砍柴、放牧、耕种等生产活动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正是对精神文化的内生性需求催生出永嘉民歌的萌生和勃发。

不同地域、不同生产生活活动又孕育出不同种类的永嘉民歌,其中包括撞歌、山歌、对歌、船歌、秧歌、打夯歌等类型。据陈久道介绍,和乐清、瑞安等地的民歌不同,永嘉民歌的曲调更加古朴,多采用诗对形式,听起来更具韵味。即便是在永嘉县域内,各个地方的民歌唱腔也各有差别。

一首歌就是一方乡土

一首歌就是一个时代

在大部分永嘉民歌中,都可以瞥见永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风土人情。例如《民歌》歌词讲道:“楠溪多山(哎)又多林(呵),山山岑岑(呵)点勿清(哎)。”又有《船歌》唱道:“风和日暖船离岸(呵),风吹江边送舟船(哎),日有太阳来晒(呵)?夜有夏雨润田园(哎)。”

一首《撞歌》既描绘出永嘉山多滩林美的风光,又透露出解放前楠溪人民食不果腹的生存状态。“门前山后面山当中一片汗岩滩,番薯干丝吃不饱,米桶生在芙蓉亍。”寥寥数语便概括出永嘉多山少田,解放前人们吃不饱肚子,不得不挑柴去乐清芙蓉镇换稻米吃的生活场景。

已从事近三十年文化工作的谷尚宝先生,曾在学生时代参加首届温州地区民间艺术节,凭借一曲《民歌好唱口难开》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民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好吃船难开。”在这朗朗上口的通俗唱词里,蕴藏着人世间最恒常、最深刻的哲理。老谷说,如今他平常已经很少开唱了,只有当亲朋聚餐来了兴致时,他才会唱唱这首歌曲,忆苦思甜。

逐渐褪色的记忆

不久前,在杭城上演的昆曲《金印记》引发了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思考。永嘉民歌和昆曲一样命运堪忧,甚至比昆曲更加前途未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大量涌入和繁衍的流行文化,正逐步吞噬着民歌等传统文化,同时大量口头流传的民歌也随着方言的没落走向消亡。endprint

猜你喜欢
船歌永嘉乐清
永嘉2019·4·24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产前尿动力学改变及其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相关性研究
熊轲
往事
夜渡
《初心往事——乐清革命故事选》出版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美丽乐清”全国摄影大展入围作品选登
听听那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