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胜烟柳满皇都”诗意辨析

2014-11-04 12:50郑程华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烟柳理解规律

郑程华

〔关键词〕 烟柳;皇都;理解;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93—01

备课备到“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时,资料上的解释是:“这正是一年当中春景最好的时刻,远胜过满城烟柳的晚春皇城景色。”读到这儿,心里感到有点疑惑。查课本,课下注释基本一致。按资料分析和课下注释讲完课,心里疑惑并未释然,再查资料,心中疑惑似乎得到某些印证。

“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关键词语有两个,“绝胜”、“烟柳”。对于“绝胜”的解释,“远远胜过”、“最美的、独一无二的景色”两者都有。对于“烟柳”,有两种解释,一是初春刚展叶露芽的柳树,远望若有若无,如烟似雾,是为“烟柳”;二是烟雾笼罩中的柳树,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结合古诗文理解“符合逻辑、古已有之”的原则来分析,“绝胜”在唐宋诗文中作为两个单音词理解为“最美景色”的用法似乎更多。“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胜”都做美景理解。而“远远胜过”这个意思,唐宋以前古文中鲜有发现,即使在现代汉语中,这样的用法也不多见。所以,我认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理解为“这正是一年当中春景最美的时刻(地),最美最美的烟柳随风摇曳在整个长安城”似乎更好,理由如下:

其一,这样更符合古诗文理解“符合逻辑、古已有之”的原则。“绝胜”一词用法,两个意思似乎都能讲得通顺,也就是符合逻辑,但作为“最美景色”讲,在古诗文尤其是唐宋古诗文中更为常见,尤其是逻辑上毫无牵强。而作为“远远胜过”理解,不管如何理解“烟柳”的含义,其实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为晚春就没有了“烟柳”,至少“烟柳”不能成为晚春代表性的景物,所以这样理解,逻辑上多少有不足之处。

其二,这样理解写景意象更集中,更优美。一首七言绝句,集中描写早春长安城景色,新奇、新鲜。按“最美景色”理解,全诗从头到尾,内容集中,浑然一体,画面感很强:一场蒙蒙春雨过后,长安城街道上湿漉漉的,空气湿润,有春天的气息,皇城内外,远远望去,隐隐约约浅黄淡绿,仔细观察,刚出土的小草几乎就看不见,这正是长安城一年当中景色最美的时候,刚长出新芽的柳枝在雨后的微风中摇曳。这是多么清新优美的景色!而按课本注释理解,在写初春长安城景色的同时,突然以同一地点晚春景色作对比,一方面显得头绪过多,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同时整个诗歌意象表现得支离破碎,第四句诗的意境就没法在同一画面中来呈现。在写美景的同时又以相对“不美”的景色作对比,不管在写法上还是内容上,几乎就是画蛇添足了。

其三,这样理解更符合绝句“起、承、转、合”的写作规律。近体诗创作,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都特别讲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起、承、转、合”创作思路和规律。相比于律诗,绝句篇幅更短,内容要求就更要精练集中,浑然一体。第四句诗作为本诗“合”的部分,作为“独一无二的最美烟柳飘摇在整个长安城”理解,当然“合”得更好,而“远远胜过”的理解不仅不能称之为“合”,而且显得有点“散”了。

其四,这样的理解显得诗歌语言更简洁精练,更有诗意。把“绝”作为“最美的”、“独一无二的”理解,把“胜”作为“胜景、美景”理解,这样的语言是写景的语言,精练优美,而“远远胜过”这是一种叙述、判断,甚至带有议论性的的语言,不符合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形象感、抒情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唐代近体诗歌中,很少有这种叙述性、议论性的语言表述。

其五,这样的理解更符合唐诗凝练、鲜明、少议论的风格。纵观唐代诗歌,抒情性、“诗中有画”的画面感、写景的集中生动鲜明性,都成为整个唐代诗歌突出的特点。“你看吧,这是皇城一年当中最美的景色,细雨迷蒙,烟柳飘摇”,和前面的“小雨”、“草色”搭配得天衣无缝,作者对长安城美丽春景的赞美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六,这样的理解展示了“烟柳”最美的意象,也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烟柳”理解为柳叶刚绽未绽时的柳树,更有诗情画意,也更接近“烟柳”的本意。而作为“烟雾溟蒙中柳树”理解,词义延伸的痕迹更明显,对“景中之情”的一般理解,也与诗歌前面内容所表现的情感融合得不够完美。最主要的,“烟柳”理解为柳叶刚绽未绽时的柳树,符合长安初春景色特点,也具有代表性,而到了晚春,第一“烟柳”肯定已经过时,而第二“烟柳”除了“美感”上的折损,至少也不具有季节代表性。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柳理解规律
漫话二十四节气(清明、谷雨)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故乡情
玄武烟柳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