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2014-11-05 09:12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223600李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锁骨消融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223600)李涛

以往的文献报道[1],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 自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其操作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已成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探讨RFCA临床疗效,本研究收集我院近年来经RFCA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旨在总结经验,进一步拓宽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适应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36例行RFCA治疗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52.3±11.2)岁。36例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26例,Ⅱ级10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颤动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

1.2 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术前做好准备后送导管室,分别于双股静脉及左锁骨下静脉送入导管至高位右房、希氏束、右心室及冠状静脉窦,经给予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标测后,经股动脉或股静脉送入消融电极至标测部位,再予消融仪予患者行心内RFCA治疗, 以术中不能诱发出快速型心律失常为成功终点。

1.3 评价 全组患者于术前1 d、术后即时及术后1a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每分输出量( CO)、左室射血分数( EF)、二尖瓣A峰与E峰充盈速度比值。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全组36例患者手术顺利,至少随访12个月,全组无失访病例。并发症情况:1例老年患者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因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少量血胸,均经积极处理后痊愈。

2.2 心功能参数比较: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即时与术前1d在CO、EF、A/E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与术前1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全组36例患者心功能参数比较()

附表 全组36例患者心功能参数比较()

时间 n CO(L/min) EF(%) A/E术前1d 36 4.08±0.86 45.23±0.84 1.31±0.28术后即时 36 4.30±0.71 44.64±0.62 1.21±0.32术后1a 36 4.92±0.98 58.39±1.32 0.81±0.20

3 讨论

RFCA是应用射频电能消融造成心肌组织凝固性坏死,由于射频电能电压低,对组织不造成气压伤,不刺激神经肌肉纤维,它以低能双极型输出,不损害血细胞成分,且具有简单易行、经济、不需开胸等众多优点[2]。上个世纪初,有人提出快速心律失常反复或持续发作可诱发心功能不全, 在心室率控制之后心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但一直没有找到可靠有说服力的证据,直到上世纪末期, 应用RFCA根治快速心律失常而对心脏不产生任何损害,并结合动物实验前瞻性研究才得以明确证实。

据孙爱娇等[1]研究证实,目前RFCA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最有效的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措施,而精确的标测定位是旁道消融成功的关键。本研究中患者的CO、A/ E术后即时与术前1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F 轻微下降, 说明V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术中, 对心脏功能不产生影响。术后1a与术前1d比较各参数有统计学意义,也提示了RFCA能有效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而使心功能得到恢复。

RFCA 涉及血管穿刺。血管及心腔内导管操作,直接消融会损伤心肌,且手术并发症是RFCA 中应该尽力避免的,因为,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这项工作的开展。本组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因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少量血胸,考虑为锁骨下静脉穿刺损伤所致,因量较少,未作特殊处理。所以,掌握颈内静脉穿刺技术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建议直接行颈内静脉穿刺,可避免血气胸及误穿锁骨下动脉。

综上所述,RFCA能安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且效果确切。术中对心功能不产生影响,远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应注重掌握穿刺技术,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锁骨消融
消融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思考心电图之169》
百味消融小釜中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