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之课堂诊断(三)

2014-11-07 10:33曾扬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比喻语言评价

曾扬明,全国青年名师,福建省特级教师。主张“让学”教育理念,倡导“表达本位”课程观,提倡语文教师要做儿童言语实践的“策划者”。

好的评价语言,容易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相反,则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课堂,评价最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在众多的课堂中,教师评价语言随意化,主观化现象比比皆是。下面就从“让学”的角度对课堂评价语言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适当的评价策略,供教师们讨论。

一是评价语言“浮”——缺乏真诚。所谓的“浮”,就是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没有作出客观评价,要么夸大其辞,要么应付了事,缺乏真诚。以下是一位教师讲授的《三个儿子》教学片断:

师:让我们来分角色进行朗读吧!(学生朗读结束)

师:读得真好!真是太棒了!

师:用“既…又…”造句。

生1:茉莉花既好看,又可以当茶喝。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

师:用“有些…有些…”造句。

生2:公园里,有些人在开心地玩耍,有些人却安静地在角落里看书。

师:真是了不起,似乎公园就在我们眼前,说得非常好!

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用“真好”“真是太棒了”“真是太好了”“真是了不起”“非常好”的评价语言,这个案例是很好的例证。客观而言,学生的回答就真如这位教师所说的那么完美吗?虽然新课标中提出,我们“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但是不能被这句话蒙蔽了自己,遮盖了事实,即时评价要客观准确,否则会让学生处在模棱两可的困境,不能准确掌握知识。

二是评价语言“单”——缺乏个性。所谓的“单”,即评价语言单一,对谁都一样。不少教师面对学生的畅所欲言时,忙于思索判断,只好用些语气词来应付。当学生没有回答到重点时,教师没有进行引导,而是说“请坐,再思考”“谁考虑好了?”当学生能正确答题时,往往只有 “你真棒!”“非常好!”“回答得真好,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一类的评价语进行评价。在有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还采用“鼓掌”“奖惩”等非语言评价促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一直机械地重复着“鼓掌”“奖励”等声音,这不得不引人深刻思考,学生们是为了学习内容而积极学习,还是为了博得掌声与荣誉而应付式地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被这机械的评价方式磨灭,因此,我们不能紧靠着这些单一枯乏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对待学生,应在恰当中寻创新,在准确中寻多变。

三是评价语言“弱”——缺乏激励。所谓的“弱”就是评价语言不能引发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或不能引发学生对自己的发言进行再思考。比如教师在执教《观潮》一课时:

师:作者写钱塘江的潮水,第四自然段在表达上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作者用了比喻的写法。

师:你发现了比喻,不容易。

生:我发现了作者的想象很丰富。

师:不错,想象丰富所以才把潮水写得形象、逼真。

“你发现了比喻,不容易” “不错,想象丰富所以才把潮水写得形象、逼真”这样的评价,压根儿没有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上的方法,即哪些地方用了比喻?这样的比喻好在什么地方?想象丰富表现在什么地方?可以说,这样的评价语言生硬死板,缺少幽默感:一是没能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再现教材、描述事实,善于运用机智风趣、诙谐幽默的语言增强教学的表现力;二是没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掌握分寸,恰到好处。然而许多教师的语言就是这样枯燥乏味,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激励学生,就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为需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因此,既科学又富艺术的评价语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得体恰当的原则。我们说得体,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恰当,做到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就语文课的朗读来说,因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评价时可适当依个体进行,如“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和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这要求教师要有非常强的听辨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

二是丰富多样的原则。“丰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语中感受到老师是在真诚地评价自己。再拿朗读课文来看,贾老师的评价语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评价丰富多样,一是要求我们加强文化素养,二是要加强教师自身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艺术能力。这两点具备了,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是顺势而导的原则。新课程提倡的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的阅读,自然会让学生产生多元反应,这些反应不一定都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评价语言要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把狐狸和乌鸦的对话找来谈谈感受,其中一名学生说道:“我认为狐狸很聪明,他善于观察,而且做事很有恒心。”教师的评价肯定了这名学生的回答很有创意。我想如果把“诈骗、欺骗”行为当作“聪明”来欣赏,那么该如何让学生看待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呢?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不妨这样,教师因势利导“先扬后抑”,即先肯定这名学生回答得很有创意,然后再通过研读、辩论来纠正、引导、完善学生的认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导向作用,及时纠正学生不健康的价值观倾向,防微杜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评价语言不可忽视,有没有“让学”,决定评价语言是否能催生出美好融洽的师生之情,营造出和谐理想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比喻语言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比喻最爱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什么是比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