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闹为静 还原历史课的本色

2014-11-07 10:39黄润妩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历史课史料长征

黄润妩

了解历史事件,理性分析问题,辩证看待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思辨习惯和历史情怀是历史课堂承载的重任。笔者想方设法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却一度使课堂非常“吵闹”,历史课失去了“历史味”。为此,变闹为静,让学生在历史课上有思索的空间,真正感受历史的魅力,成为笔者追求的目标。

引入研究性教学法,静中学习历史

研究性教学法,是要改变教给学生结论的传统方法,强调师生的共同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中思。有的教师的“包办”过多,学生看似在热闹的气氛中学习,思维却受到束缚。

笔者首先尝试着运用学案的方法先将问题设计在学案上,并引导学生明确这个问题针对什么内容提出,史料还有那些点和哪些角度可以提出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案提问处就留给学生,让他们补充问题,直到自己提出问题。其次,对于提出的问题,课堂内要求学生静下来了解史料,找到突破点,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弄清楚自己在形成观点过程中有哪些疑问,然后再小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对于共性的问题一个单元安排一节课共同探究,避免了研究讨论流于形式,表面热闹而收效甚微的尴尬状况,效果甚好。

学习唐朝历史,学生就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唐朝在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何将唐朝的文化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如何对待唐诗?在综合性学习后还有同学写出高质量的历史小论文。

多元化的史料解读,静中思考历史

史料的解读,包含文本考辨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文本考辨目的是确定史料文本的性质和价值,属于运用史料之前的准备工作。意义阐释则是研究工作的主要环节,侧重释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确定史料在具体的解释框架中的关联程度和确切含义。培养学生历史思辨的能力,就必须引导他们学习准确、多元解读史料的技巧和习惯。

在学习汉朝的历史时,笔者引用两段史料:

(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卷15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并提出问题:材料反映的情景出现在汉代的哪个时期?你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加深对汉代历史的了解,培养历史思维。

课堂合作多样,动静结合品味历史

要让历史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又要让十三四岁的孩子爱上历史,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扭转教师“一讲到底”的局面。低效的合作学习,简单分组,一味吵闹,观众多,演员少。课堂合作必须多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既能动起来,又能品味历史,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真正内涵。

笔者第一次组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剧表演,只是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演员表演,其他的学生自然而然成了观众。表演的同学也只能在演出的过程中才有少量的合作,更谈不上有效学习了。如果将学生分成剧本组、表演组、服装组、道具组还加一个协调小组,就使每个同学都有了任务,还要密切合作。他们只有真正融入到秦朝的历史,才能完成各自的工作,最终完成历史剧的表演。这样,学生就在表演活动中实现高效学习,对历史人物生成个性化的深刻理解。

合理运用情境,静中感悟历史

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历史学习尤为有效。如果教师只注重播放歌曲、视频,没有有效利用资源,留给学生思考和感悟的空间和时间,“雁过不留声,水过不留痕”,学习效果就会打折扣。

学习《红军长征》时,笔者利用电子白板为他们创设动感的情境,随着气势恢宏的电视剧《长征》的导入,一组长征的真实画面映入学生眼帘。在女生部合唱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曲中,动态画面不断闪出:红军冒着枪林弹雨攀登摇晃不定的铁索,红军老炊事员因背着大铁锅被风吹下山崖,红军在草地中艰难地行走……这组动感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真实的历史情境,极富感染力。笔者趁势提出问题,学生安静感受,冷静思索,讲述自己对长征的了解和观后感,提出自己对于长征的问题、疑惑,然后进入新课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解惑,领悟长征的意义,培养历史情怀。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历史课史料长征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