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自我救赎——读《狱火——职务犯监区的那些事儿》

2014-11-07 09:12何锦新
椰城 2014年6期
关键词:监区凤凰职务

■何锦新

用了一周时间,忙里偷闲拜读了鹿松林著作的小说《狱火——职务犯监区的那些事儿》,不禁深深地吸引了我。吸引的原因有三:作者是我的大学同学,在66人的同班同学中,结成夫妻的有两对,一对是我们,一对是作者他们,一也;它是一部纪实小说,作者曾经是海南省电视台台长,一念之差从高位跌落,他以服刑的亲身经历,记录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二也;监狱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领域,对外界而言,充满着神秘感,职务犯监区又是特殊领域中的特殊空间,作者在小说中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这样一种特殊群体的特殊生活方式,令读者充满好奇地一睹为快,这是第三个原因。

《狱火》不负众望,主题鲜明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文字活泼流畅,尤其是人物刻画细腻,职务犯监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宋树青、杨明学、徐文涛、赵梁、“副厅”、潘宁、于军……他们的人生经历,像坐过山车一样,昔日高高在上的为官者,如今低眉垂眼的阶下囚;昔日一呼百应、山珍海味,如今唯唯诺诺、粗茶淡饭;昔日高堂敞亮、车水马龙,如今高墙铁窗、冷气凛凛。他们灵魂深处经历着极度的煎熬、挣扎,从而在极度煎熬、挣扎中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

这些职务犯需要救赎的是什么?当然是他们扭曲的灵魂,经过救赎而实现心灵的回归,还原他们人之初的真善美。自我救赎,一定是内心的自发和渴望,一定是灵魂的历练和蜕变。那些试图不费吹灰之力不伤筋动骨来拯救自己的灵魂,是绝然不能奏效和成功的。因此,救赎,必是一种洗心革面的改变,必是一种痛彻心肺的争斗,必是一种凤凰涅槃的重生。小说正是很好地记录、描写、把握、阐释了这一主基调。

《狱火》完整、细腻地描写了职务犯自我救赎的过程。这些曾经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中凤凰,自觉或不自觉、自愿或不自愿地身在牢狱“过五关”:服刑生活关、身份意识关、心理承受关、亲情煎熬关、前途迷茫关。

小说中有段话讲得特别好:“人一旦失足,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有人从此残废,再也站不起来;有人受了轻伤,却永远走不出伤残的阴影;有人刮骨疗伤,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伤魔,重新直立行走。”据于此,小说中塑造了宋树青、杨明学、徐文涛等一个个职务犯鲜活的人物形象。

宋树青,少年得志,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国家干部行列,当上了省工商局局长,深得主管领导器重,有着极佳口碑,还被列为省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然而,他在经济大潮中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受贿百万东窗事发,被投进了监狱。宋树青案发后,真是妻离子散。在狱中,宋树青经历着痛苦的挣扎,痛定思痛,他幡然醒悟,“最要紧的是咱们在这里别垮喽,得咬着牙往前冲。”“告诫自己在这里活得要像个人,要忍耐心灵所有的磨难往前走。”一次次的人性挣扎,一次次的心灵搏杀,宋树青走出来了。他成了职务犯监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委员会主任兼三楼值星。

徐文涛,曾经的市委书记。在全市纪检工作会议上,谆谆告诫每位领导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还带领全市局以上领导干部到职务犯监区开展预防职务犯警示教育。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徐文涛也因贪污受贿三千多万,被组织上“刷卡”了。收监来到他曾经参观过的职务犯监区,是那么的不以为然。点名时胳膊乱晃,吃饭时吵着要吃稀饭,从骨子里透出“我是市委书记”的傲气。当然,他不会得逞,他“又受到民警的严厉训斥”,“他躺在床上像被雷击一样脑子一片空白。我,我一下子变成这样啦!我真的不是市委书记啦!”他在内心无奈地、绝望地呐喊着,任泪水奔涌着流出眼角。他感到自己的心灵一阵阵痛。

小说中不管是宋树青、杨明学、徐文涛,还是阴阳怪气的赵梁、搬弄是非的张余、嘴上不饶人的李大伟、才气横溢的潘军、装疯卖傻的“副厅”,他们在监狱生活中,经历了“灭顶之痛、罪犯身份之痛、剥夺人生自由之痛、自我悔恨之痛、愧对亲人之痛、思家之痛、前途迷茫之痛”等种种平常人难以意会和言传的人间之最痛。在法律的高压下,在人性的感召下,在亲人的关怀下,他们得到了“狱火”的锤炼,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实现了“凤凰”的涅槃。

正如小说“序”中所言:“本书的格调是健康向上的,它是一部纪实小说,更是一本警示读物。”小说向今日美丽的“凤凰”们拉响长长的警号:“为官者当自律,牢饭不好吃”。目的也是提醒身处各种职位的人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必须时时刻刻警醒自己,戒贪心,戒妄念,慎始如终。高位与高墙,也就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啊!

猜你喜欢
监区凤凰职务
凤凰飞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父与子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
数字调查
凤凰,就是凤凰,就是凤凰!
浅议监区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