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现状和技术改造途径

2014-11-07 23:23张海滨
科技资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煤矿现状

张海滨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现状做简要的分析,列举出当前煤炭采掘过程中辅助运输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辅助运输设备的技术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炭运输效率,提高煤炭总产量。

关键词:煤矿 辅助运输设备 现状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170-02

近几年中,我国在煤矿企业建设发展中提出了高产高效的发展口号,在未来煤矿建设将朝着一矿一面、一矿两面的趋势发展。众所周知,井下辅助运输设备是煤矿生产的核心环节,若辅助运输设备运行效率不高,将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为了实现煤矿企业高产高效的目的,对井下辅助运输设备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研究发现,井下辅助运输设备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自行式与牵引式;若根据轨道系统的差异,可分为卡轨式、吊轨式、无轨式等。

1 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现状

1.1 技术现状

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煤矿数量众多,但是井下辅助运输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且与国外相比处于较落后的形式。在众多的煤矿中,只有少数新建的现代化煤矿,其在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建设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并引进国外较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技术理念,完善了井下辅助运输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增加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如,大柳塔煤矿在建设时,分别对卡轨齿轨车、单轨吊、无轨胶轮车等三种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证,最后分析得出无轨胶轮车方案更适合本矿井工程,并对煤矿内的几口主力矿井引进运输功率高、可靠性能好的支架搬运车设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井内综采面的稳定快速移动速度。

可是,在国内的大多数煤矿企业中的井下辅助运输设备仍采用较传统的运输技术,在煤矿的大巷道仍用机电车运输,在开采区运用绞车运输原煤。而近几年,多数大型煤矿运用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应用在采区原煤的运输过程中。例如,架设架空乘人电梯输送井下采区工作人员;采用连续牵引车解决运输操作设备进行不间断运输。此外,在我国还拥有众多的小型矿井,而这些矿井均运用小型电机车完成原煤的辅助运输,这样不仅运输速度较慢、环节繁多,还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跑车设备,增加了运输系统的复杂性。而一部分小型矿井还采用原始的人力推车完成原煤的运输,这种矿井内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工序较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费用较高。

1.2 安全现状

在我国的众多的煤矿企业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现状,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大多已经比较老式化,且有的设备已经失去继续工作的能力,可煤矿企业仍在继续使用,这将会给煤矿井下运输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故障,且由于煤矿企业的领导忽视安全问题,其安全措施不到位,一旦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中断原煤的向外运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工期,这与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不符,以及与国家制定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规定也相差甚远。

众所周知,煤矿井下的生产环境比一般生产环境较严峻,在井下空气中悬浮着较多的灰尘颗粒,若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在矿井内运输原煤作业过程中,没有对辅助运输设备的表面进行定期的清尘、除锈等工作,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中,有可能加快造成辅助运输设备表面发生腐蚀反应,大大增加运输设备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在矿井内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辅助运输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往往导致辅助运输设备出现腐蚀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煤矿企业事故死亡率中仅井下运输出现事故死亡率就占到1/4以上,严重影响到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过程。

1.3 设备现状

根据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研究发现,多数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类型相对比较繁多,不同类型设备的运输性能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近几年中,一些先进的技术与机械设备广泛的应用在煤矿矿井内运输生产中,使得煤矿运输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煤矿企业的总产量大大的增加。但是,在煤矿企业的井下运输生产中,要根据矿井所处的地质水文条件状况,选择合理类型的辅助运输设备,以克服井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提高煤矿企业的井下原煤的运输效率。可是,在实际的煤矿企业井下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其辅助运输设备的选型不满足要求,没有充分考虑矿井所处的地质水文状况,导致矿井原煤的生产量不高与安全管理得不足,经常会对煤矿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安全事故。

由于国家对煤炭资源需求量的增加,需要煤矿企业提高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运输效率,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引进新技术需要消耗较大的一笔资金,用于辅助运输设备的更新。但由于煤矿企业的资金流动较大,可以用于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因此,在我国的多数煤矿企业井下辅助运输设备中,往往一些辅助运输设备已经失去可继续工作的能力,可还仍继续使用的混乱状态,这就导致辅助运输设备在煤矿运输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安全故障,又因对运输设备的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4 管理现状

通过长期对煤炭矿井内的辅助运输设备研究发现,大多数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对辅助运输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协调程度不足,出现较多环节处于平行作业状态,增加过多的辅助运输工序,这样就造成运输速率较低,成为煤矿原煤生产过程的瓶颈环节。研究发现,大多数矿井下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运输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并不具备专业的设备技术人员,且运输工作人员的责任较低,造成运输效率偏低,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大多煤矿企业的运输设备逐渐向计算机科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发展,代替了原来的机械化施工。但矿井内的生产环境一般较恶劣,空气中悬浮着较多的灰尘颗粒,运输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工作,而工作人员又未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清尘、除锈等工作,这就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设备的损坏,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此外,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时间已久的设备没有定期的检查、维护工作,仅仅抱着“设备何时出现故障,何时进行维修”的心态,没有按照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

2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改进

2.1 采用新型辅助运输设备

在现代新建的矿井、改建的矿井建设中,应该系统的分析矿井周围的地质水文状况,以及矿井的大小、深度规模、开采方法等,选用合适的新型辅助运输设备,适应矿井的设计要求、矿井巷道的布置建设等,减少矿井底部到工作面过多的运输环节。

同时,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辅助运输设备在原煤运输中的安全性,要在矿井内部增设辅助运输设备的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如,可以在辅助运输设备的传动装置外面装设护罩,将辅助运输设备与外界隔开,避免人或是其它物进入传动运输装置,减少发生危险事故。

2.2 加强运输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矿井辅助运输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是确保矿井下原煤安全运输保障,加强对运输设备质量检查力度,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快速生产。此外,还要逐渐完善辅助运输设备的运行监督管理制度,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增加一个完善的设备运行安全监督部门,专门负责对运输设备的检测,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措施,预防运输过程的突发事故,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营。

2.3 开发适用小型煤矿的新型辅助运输设备

为了较好的解决现代小型矿井仍采用人力推车的操作形式,提高矿井原煤的运输效率,并减少运输过程发生安全事故。一种新型的绳牵引单轨吊辅助运输逐渐应用在小型矿井中,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此种运输设备可以利用钢丝绳牵引运煤车向上运输,其结构相比其他运输设备较简单,且规模较小,运输较稳定,因此,它非常适合小型矿井的原煤运输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现状的研究发现,其技术、安全、管理、设备等均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可能发生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井下辅助设备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守彪.综采运输机械[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14-115,139-142.

[2] 陈焕锳,姜汉军.加速我国煤矿辅助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煤炭,2005,2.

[3] 卢国斌.KMQ—800型矿用连续牵引车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8(12):12.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煤矿现状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