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35 kV线路事故跳闸动作分析

2014-11-07 23:23聂勇
科技资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短路

聂勇

摘 要:本文通过对35 kV烈宁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导致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得出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的原因是由于该站变压器运行方式在区外穿越性故障电流作用下所致。希望此次典型故障的分析过程、结论对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事故分析处理、运行方式安排以及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短路 穿越性 故障电流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203-01

2012年8月13日,某地区风雨大作、电闪雷鸣,22时14分41秒(事故变电站GPS时间)35 kV烈宁线发生三相相间短路故障,事故变电站1号、2号主变低压侧后备保护分别动作,跳开低压侧母联开关,35 kV烈宁线保护动作切除故障,重合成功。

1 事故变电站运行方式说明(如图1所示)

事故变电站110 kV内桥接线,110 kV烈三线、烈勉线在运作中,3501、3500、101、102、100开关在运行中,3502开关在检修中。

相关保护定值如下:1号、2号主变低后备保护:过流I段动作电流:3.47 A,过流I段延时T1:0.8 s,跳10 kV分段;过流II段动作电流:3.47 A,过流II段延时T1:1.1 s跳10 kV,开关1号、2号主变中后备保护:过流I段动作电流:3.8 A,过流I段延时T1:1.4 s,跳35 kV分段;过流II段动作电流:3.8 A,过流II段延时T1:1.6 s,跳35 kV开关。

35 kV烈宁线保护:过流I段定值:22.7 A,过流I段时限:0 s,过流III段定值:5 A,过流III段时限:1.1 s。

2 保护动作情况分析

根据故障当日事故变电站保护动作报文及保护人员现场检查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当日22时14分41秒35 kV烈宁线发生三相相间短路故障,1号、2号主变低后备过流I段T1延时动作,879 ms跳开低压侧母联开关,同时间烈宁线路保护过流III段动作,1139 ms跳开烈宁开关。

主变低后备动作原因:在现场调取1、2号主变低压侧故障录波发现故障时,两台主变故障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烈宁线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两路向故障点流过(如图2),第一路由1号主变经3501开关流向故障点;第二路由2号主变经102开关、100开关、101开关经1号主变耦合至中压侧,通过3501再次流向故障点。在烈宁线发生故障时,由于故障电流只有6.1 A,流过主变低后备的故障电流达到了低后备过流I段定值,经0.8 s延时跳开了低压侧母联开关,此时故障点并没有被隔离,电流通过第一路继续相故障点提供故障电流,烈宁线保护过流III段在启动后经1.1 s延时跳开了烈宁开关,此时故障隔离。因为主变中后备和35 kV线路保护的配合时间关系,中后备没有动作。

3 分析结论

在此次故障过程中,由于2号主变中压侧开关没有投入运行,是导致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的直接原因,建议尽快投入2号主变中压侧开关,两台主变并列运行,防止再次发生此类故障主变低后备保护误动作。

参考文献

[1] 徐宁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新技术与定期检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2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短路
短路西游(3)
短路西游(2)
短路西游(1)
短路西游
短路剧场
短路剧场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