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2014-11-08 08:35许宣林
中国药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压片泡腾片碳酸钠

许宣林

(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陕西 咸阳 712083)

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1]。泡腾 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从而迅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具有携带、使用方便,水中分布均匀,成本低,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兼具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已证实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2],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变、抗辐射、防腐保鲜、杀菌除臭等功能。本研究以绿茶提取物为原料,制备了绿茶提取物泡腾片,对其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DP17型压片机(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制药机械厂);YDP-200型C片剂硬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pH计(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绿茶提取物(福州日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批号为RMGTP070630-2);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乳糖、糖粉、甘露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二醇6000(PEG 6000)、聚乙二醇4000(PEG 4000)均为医药级,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筛选

处方筛选主要解决泡腾片的溶解性、粘冲问题、泡腾效果、硬度及口感等。

泡腾剂选择[3]:泡腾剂包括酸源和二氧化碳源。本试验分别以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富马酸(1∶1)为酸源,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5∶1)为二氧化碳源,以乳糖为稀释剂,对酸源和碱源进行交叉配比比较。结果见表1。对于酸源,富马酸单用或与柠檬酸复合使用,所制备的泡腾片泡腾后溶液不澄清,不予采用;酒石酸的口感差,气泡不易消除,不予采用;柠檬酸口感好,溶液澄明度等均较理想,吸湿性较强,但在制备过程中控制环境湿度可有效克服,故确定柠檬酸为酸源。对于二氧化碳源,碳酸氢钠、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5∶1)两项指标基本相同,但碳酸氢钠的泡腾溶液澄明度不如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5∶1)好,故选用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5∶1)为二氧化碳源。

表1 不同酸源和二氧化碳源性能比较

稀释剂选择:泡腾片应完全溶于水,本试验在上述确定的酸源与二氧化碳源的基础上,对糖粉、乳糖及甘露醇进行考察。结果见表2,表明4种稀释剂中乳糖/甘露醇(8∶1)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3种,故选乳糖/甘露醇(8∶1)作为稀释剂。

表2 不同稀释剂的性能比较

润滑剂选择:本试验对疏水性润滑剂硬脂酸镁、水溶性润滑剂PEG 6000、PEG 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了考察,主要解决压片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结果见表3。硬脂酸镁虽然用量很少,但其疏水性仍影响泡腾溶液的澄明度,故不予采用;PEG6000与PEG 4000虽然为水溶性,但其与绿茶提取物生成不溶于水的油滴而粘壁;而十二烷基硫酸钠导致泡腾片的崩解时间过长。综合上述现象,考虑可通过控制泡腾颗粒粒径来改善流动性问题,此外处方中采用了乳糖与甘露醇为稀释剂,也可使所制备的颗粒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本处方不采用润滑剂。

表3 不同润滑剂性能比较

绿茶提取物泡腾片处方:绿茶提取物泡腾片的处方为绿茶提取物 12.5%、柠檬酸 32.5%、碳酸氢钠 /碳酸钠(5∶1)19.5% 、乳糖 /甘露醇(8 ∶1)35%,阿司巴甜 0.5%,每片 1 g。

2.2 工艺筛选[4]

粉末直接压片:取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乳糖、甘露醇、阿斯巴甜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与提取物混合均匀,压片即得。该工艺制得的泡腾片硬度合格、崩解迅速完全,但片剂表面不够整洁,色泽不均匀,故不能采用。

酸、碱分别制粒压片:取柠檬酸、乳糖、甘露醇、阿斯巴甜分别粉碎,过100目筛,与药粉混合均匀,用9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湿法制粒,50~55℃干燥2~3 h得干颗粒,24目整粒后得到酸颗粒;取碳酸氢钠、碳酸钠、乳糖、甘露醇、阿斯巴甜分别粉碎,过100目筛,与药粉混合均匀,用9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湿法制粒,50~55℃干燥2~3 h得干颗粒,24目整粒后得到碱颗粒,将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该工艺粘冲现象严重、色泽不均匀、崩解达不到要求,故不能采用。

酸碱混合后制粒压片:取碳酸氢钠、碳酸钠、柠檬酸、乳糖、甘露醇、阿斯巴甜分别粉碎,过100目筛,与药粉混合均匀,用9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湿法制粒,50~55℃干燥2~3 h得干颗粒,24目整粒后压片即得,该工艺制得的泡腾片硬度合格、崩解完全、外观整洁,故可采用。

2.3 绿茶泡腾片制备

通过上述工艺优选,采用酸碱混合后制粒压片法制备绿茶泡腾片,即将所有物料分别干燥并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取处方量以等量递加的方法加入主药及其他辅料,过筛混匀,用9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湿法制粒,50~55℃干燥2~3 h得干颗粒,24目筛整粒后压片即得,每片1 g。

2.4 质量检查

性状:本品为橙色片,气芳香,味酸甜。

质量差异: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ⅠN,片剂质量差异项下方法检查,取20片绿茶泡腾片,标示片重为1.0 g,平均片重为0.999 9 g,RSD为0.43%,结果绿茶泡腾片的质量差异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崩解时限: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ⅫA,崩解时限项下泡腾片方法检查,绿茶泡腾片的崩解时限为(104±3.2)s(6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泡腾效果:取6片绿茶泡腾片进行泡腾试验,结果泡腾溶液澄清、透亮、无沉淀、不粘壁。

3 讨论

在试验过程中,曾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 30的乙醇溶液作为黏合剂进行制粒,但结果显示,绿茶提取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 K 30合用时,泡腾溶液不澄清,故未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 30作为黏合剂进行制粒。直接采用90%乙醇进行制粒,因绿茶提取物润湿后具有一定的黏性,故仍可制备出较为理想的软材与颗粒。

PEG 6000与PEG 4000作为水溶性润滑剂应用时,泡腾溶液中有油滴生成,可能是绿茶提取物中的某类成分和PEG 6000与PEG 4000发生了反应,其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会使泡腾片的崩解时限超过5 min,加入硬脂酸镁的会使泡腾溶液混浊,均达不到药典规定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控制压片时颗粒的粒径及严格控制压片时的湿度(30%以下),可制备出满意的泡腾片。

采用酸碱混合后制粒压片法进行压片,因酸与碱完全接触,易吸潮而导致片剂鼓泡、变形而失去泡腾效果,故制好的片剂应于干燥密闭的条件下保存或包装。

试验研制的绿茶提取物泡腾片,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较好、适宜工业化生产,值得推广。

[1]王淑华,林永强.泡腾片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J].食品与药品,2006,8(3):70.

[2]王 栋,康 健.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219.

[3]于 晶,邱宇虹,邹凤玉.中药口服泡腾片的制备工艺[J].中国现代中药,2006,8(4):33.

[4]田秀峰,边宝林.中药泡腾片及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25 - 627.

猜你喜欢
压片泡腾片碳酸钠
泡腾片变身“太空欢乐球”
番茄复合压片糖果粉末直接压片工艺
压片糖果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业合成碳酸钠”为例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压片玉米使用中的几个误区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