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3年丹寨县暴雨日数气候特征分析

2014-11-08 08:42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4年5期
关键词:丹寨县日数降水量

刘 娟

(贵州省丹寨县气象局,贵州 丹寨 557500)

1 引言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西部,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段,位于苗岭山系东段雷公山西南麓,为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清水江、都柳江水系上游分水岭。丹寨县处于贵州省3个多雨区之一,位于贵州省第2 大暴雨中心区域。暴雨洪涝灾害一直是威胁该县人们生产安全和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为了提高暴雨洪水预报准确率,国内外有关科技工作者从暴雨、致洪暴雨成因分析和预报技术,暴雨灾害及减灾对策模拟预报技术等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我国对江淮流域和华南暴雨关注较多,对云贵高原特别是对贵州的关注较少。暴雨洪水出现的时间基本与气候雨带南北推移相吻合[3]。丹寨县洪涝多出现在4—8月,偶尔有秋涝。对丹寨县暴雨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暴雨天气发生的规律,对于预报暴雨天气的发生、领导决策以及科学防灾减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模型还包括了地图出版的内容,因此,这要求该数据模型不仅要具备CAD软件灵活的图形数据组织能力,同时还要兼具GIS软件强大的地理信息管理能力。出于对地图出版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双重考虑,数字地图制图系统同时采用了2种分层模式。尽管这2种分层模是同一地图数据,但却是2个完全不同的索引方式。为了满足人们对阅读传统纸质地图的视觉习惯,制图系统通过出版分层的组织来对地图符号的压盖顺序加以控制,地理分层则仅为生成地理信息时的一种索引机制,但并不会对要素的压盖和压印关系造成影响。2种分层模式之间“视口互换”的实现需通过简单的界面转换。

2 资料来源和方法

应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气象站1961—2013年共53 a 逐日、月、年降水量气象资料。

邢先生的童时期,邢先生的父亲因政治因素,长期无法照顾家庭儿女,母亲去世,家境十分贫寒,到海口读书,连路费都没有,是向亲友街坊邻居借来的。然而,当他参加工作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后,却还要不断地资助和回报家人:1961年1月13日的信中写道“儿知道,在家里,三叔也好,阿娘也好,哥哥嫂嫂也好,都需要经济上的支援。儿说了,这么多年,现在工作了,支援他们的责任自然而然应该落在儿的肩上。”“正处经济非常紧张之际,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寄上二十元,恐怕只能像大河里投进一滴水,没有什么大价值,但在我说来,离下月发工资还有十三天,这十三天怎么打发,却就难了。”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按贵州省气象局规定,将24 h 降水量≥50.0 mm降水日暴雨称为一个暴雨日,并按降水量强度大小将暴雨分为3个等级:50.0~99.9 mm 为暴雨,100.0~200.0 mm 为大暴雨,>200.0 mm 的为特大暴雨。主要运用线性趋势、距平、滑动平均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丹寨县旬、季、月、年暴雨日数变化特征,并与贵州省暴雨日数变化特征作对比。

3 结果与分析

3.1 暴雨日数年代和年代际变化

图1 丹寨县1961—2013年暴雨逐年变化曲线

将08—20 时降水量≥50 mm 且<100 mm 的定为白天暴雨,将20—08 时降水量≥50 mm 且<100 mm 的定为夜间暴雨,白天、夜间的大暴雨、特大暴雨以此类推。根据丹寨县1961—2013年资料统计得到:4—11月暴雨221 次,夜间降水量≥50.0 mm 的有135 次(61.1%);白天降水量≥50.0 mm 的有31 次(14.0%);夜间和白天降水量均<50.0 mm,但夜间和白天降水累计量达暴雨的有60次(27.1%);夜间和白天降水量均≥50.0 mm 共有5 次(2.3%)。

由图4、图5 分析发现:丹寨县的夜间暴雨多发性是非常明显的,随着暴雨强度雨量的增大,夜间暴雨多发性的特点更为突出,夜间暴雨多于白天暴雨的特点全年各月一致,仅有频率大小差异。7月白天暴雨的频率相对较大,其余各月夜间暴雨则占绝对优势。

分别统计丹寨县春季(3—5月)、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的暴雨日数分布情况。从图2、表1 可看出,4—11月逐月暴雨总日数分布趋势类似正态分布,每年4月上旬—11月上旬均有暴雨发生,5—9月均有大暴雨发生。夏季是暴雨集中期,春季次之,秋季更少。暴雨主要集中在5—7月,其中6月出现最多,占总次数的31.2%,7月、5月次之,分别占总次数的23.5%、18.6%。每年的11月中旬—次年的3月下旬无暴雨天气出现;10月上旬—次年4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9月中旬无大暴雨天气出现。

3.2 暴雨日数旬、月、季变化

“四个不少”明任务 “解危清零”拉标杆(周华) ...................................................................................... 6-55

图2 丹寨县1961—2013年暴雨(a)、大暴雨(b)旬际分布

表1 1961—2013年暴雨日数分布情况

5—9月大暴雨35 次,夜间降水量≥100.0 mm的有18 次(51.4%);白天降水量≥100.0 mm 的有2 次(5.7%);夜间和白天降水量均<100.0 mm,但夜间和白天降水累计量达暴雨的有 15 次(42.9%)。建站以来丹寨县无特大暴雨发生。

3.3 暴雨的日变化

丹寨县1961—2013年暴雨分布情况(图1)可以看出,平均暴雨日数4.2 次,由图1 可知,53 a 来暴雨日共出现221 d;暴雨日数最多的是1966、1979、1980、1990、2008年,分别出现8 d;其次为7 d,分别出现在1968、1972、1977、1987年。再次为1 d,分别出现在1973、1981、1984、1989、1991、1995、2012年。暴雨日数最少的是2003年,53 a 来仅2003年无暴雨天气出现。年总暴雨日数呈下降趋势,这与贵州省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是相反的[3]。

图3 丹寨县1961—2013年春季暴雨日数年变化

对暴雨日数(图3—5)春、夏、秋季的年际变化分析发现,春季和秋季的暴雨日数呈减少的趋势,夏季暴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这与贵州省春季和秋季的暴雨日数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与全省夏季暴雨日数呈增多趋势不一致[3]。

图4 丹寨县1961—2013年夜间、白天暴雨月际分布

图5 丹寨县1961—2013年夜间、白天大暴雨月际分布

暴雨的年际变化为:1961—1970年、1971—1980年年平均暴雨日数最多,均为4.9 d,1981年以来暴雨发生次数减少,1981—1990年为3.8 d,1991—2000年为3.6 d,2001—2010年为3.8 d,2011—2013年为3.7 d。1961—1980年发生暴雨的次数最为频繁,1981—2013年年平均暴雨次数较1961—1980年少1.2 d。

4 结论与讨论

①丹寨县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17 d,暴雨日数为0~8 d,53 a 来仅有2003年未出现暴雨天气过程。1961—1980年发生暴雨的次数最为频繁,1981—2013年年平均暴雨次数较1961—1980年少1.2 d,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

②从整个线性趋势看,年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这与贵州省年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是相反的;丹寨春季和秋季的暴雨日数呈减少的趋势,夏季暴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与贵州省春季和秋季的暴雨日数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与夏季暴雨日数呈增多趋势不一致。

对于应用型院校的教师来说,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是能够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一般来说,专业基础知识是在教师正式步入教学岗位之前,在校学习阶段就应具备的能力。按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对教师岗位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要求教师具备博士学历,所以绝大多数教师都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院校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考核、奖励、提升时,也都会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考察。因此,绝大部分应用型高校教师均具备与其教学任务相匹配的专业基础知识。

③丹寨县暴雨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月上旬—11月上旬均有暴雨发生,5月上旬—9月下旬均有大暴雨发生,5—7月是暴雨、大暴雨的集中期,6月是季、月、旬暴雨最集中时段。

④丹寨县暴雨夜间多发性较明显。随着暴雨强度雨量的增大,夜间多发性的特点更为突出,夜间暴雨多于白天暴雨的特点全年各月一致,仅有频率大小差异。7月白天暴雨的频率相对较大,其余各月夜间暴雨则占绝对优势。

[1]贵州省农业区划丛书编辑委员会. 丹寨县综合农业区划[M].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1-10.

[2]DB52/T 505—2007,贵州省暴雨灾害预警标准[S].

[3]卢瑞荆. 贵州暴雨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丹寨县日数降水量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闻稻香,赏科景
补妆
1961—2016年汛期东天山北坡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贵州农村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