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身勇辟新域 文学名家孤诣生民

2014-11-10 22:00王康谢朵朵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冯梦龙

王康 谢朵朵

[摘 要]通过对冯梦龙寿宁时施政活动实录——《寿宁待志》的分析,展现其管理乡村社会的思想及处理官民关系时的独特性:重视官府与贱民外第三空间力量,弥补官方统治力量的不足,进而探析其在治理晚明福建寿宁时所确立的新型官民关系。

[关键词]冯梦龙;乡村社会管理;第三空间力量;官民关系

一、冯梦龙其人与《寿宁待志》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县人。不仅“是博学卓识的通俗文学家、戏曲家,也是继罗贯中、熊大木之后的著名通俗小说家。“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讲学”的他,却科举不弟、仕途不顺。崇祯三年,57岁的冯梦龙拔贡,尔后升任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他升任寿宁之县,开始了四年的寿宁知县生涯。此时的冯梦龙已进入花甲之年,他远离“姑苏城外绣成堆,商贾肩摩云集来”的家乡,来到福建偏僻山区的寿宁,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寿宁待志》是冯梦龙1634—1638年任福建寿宁知县任上撰写的一部寿宁县志。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地方志,从书名到内容都不同凡响。以“待志”命名,蕴含“宁逊焉而待之”的深意。全志分上下两卷,共28目,书末附:旧志考误。该志的内容除了记载寿宁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文外,大量篇幅为冯梦龙宦游福建时施政活动、政治思想与心路历程的实录。不仅是一部饶有地方色彩的志书,更是冯梦龙直抒胸臆的自传性笔记。四年的知县生涯,他始终秉持“一念为民之心”的施政理念,“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有恩,待士有礼”。《寿宁待志》中记载了大量在寿宁的施政活动情况的记载,为探讨冯氏的施政思想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

二、寿宁地区乡村社会的地理形胜和人文风尚

寿宁设县于景泰六年,“析政和及福州府建安县地,置寿宁县”[3]。有“两省之瓯脱、五界之门户”之称。寿宁地区石多、田少、土薄,梯田“岁止一熟”,因“沙浮土浅,梯石而耕,连雨则漂,连晴则涸”,如是丰年,要储备些粮食,备不时之需。邻境往往缺粮,奸民“阴与为市”,使米价甚贵。

特殊的地理形胜使寿宁“险峻非常,除本县外,别无官府往来”。旱灾、山崩、冻灾等天灾及海寇、倭乱,寿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治安极其恶劣。在《灾异》中记载:持续四天的巨灾:“按《建宁府志》,嘉靖三十七年八月七日,寿宁大风……坏田不可胜计。”嘉靖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寿宁与松溪同日地震,崇祯七年正月,东门发生了火灾,“延烧百余家”。崇祯九年,冬日的大寒,使“溪水厚近尺,可履而越”,[4]116花木多冻死,使百姓提襟见肘。而海寇、外倭的侵入让寿宁雪上加霜。此时社会经济民无余欠,库无余财,濒临崩溃的边缘。

寿宁“山险而逼、水狭而迅”的地理形胜对民风也产生了影响,“人感其气而生”,百姓“性悍而量窄,虽锥刀之细,骨肉至戚死不相让”。《都啚》中,民顽,民颇顽的描述时常出现。尽管此评价与“粮欠”,“好煎用假银”,“窝盗”相连,也多是从管理角度出发,或从地主阶级代言者看问题,而透过评价,透视出当地民风顽劣。

“山险而逼,水狭而迅”的地理形胜和“性悍而窄、民风顽劣”的人文风尚,使怀有“一念为民之心”的他发出“欲有司之有为于地方,盖亦难矣”的慨叹。

三、冯梦龙的施政活动与乡村社会管理举措

“凡养老、祀神、贡土、读法、表善良、恤穷乏、稽保甲、严缉捕、听狱讼、皆躬亲厥职而勤慎焉。”作为牧民之官的的主要职责有三:治安、赋役、教化。“洪武元年,谕北方新授县令曰:“新附之邦,生民凋敝。不有以安养之,将复流离失望。”[6]在皇朝法令规定和皇帝教谕催促之下,首务是维稳。为给百姓创造稳定的环境,采取了这几项措施:

(一)修复倭毁城垣,理顺驿传铺递

因寿邑遭倭残毁,一县门户竟“四门荡然,出入不禁。”“且通县无更鼓”,常忧虑治当下的社会治安,以致影响日常办公。几日内便向上级汇报,“申请各台益蜀俸益蜀赎,重立四门谯楼,城之崩塌处悉加修筑。”经过修筑,社会治安得到缓解。

他除修复城垣,还理顺寿宁铺递。承担国家“报军机重务、传递公文、命使之往来”的邮驿,为寿邑“往府必繇之路、专为寿宁传递文书而设”的铺递,竟“每有铺递,任意担阁,往往以过限被前铺打转,本县不得已重换重封”。“自余任后不止数十次矣”,他这样记到。驿路“一遭天雨,寸步登天,亦付之无可奈何矣!”针对驿传管理权限别在它县而至驿路阻塞的现实情况,提出:“然铺即为本县而设,则工食之柄亦宜自本县操之。”自此“一切怠慢迟误之故态,庶几幡然。”不仅无损于政和,且寿宁也受益。

(二)整合有限军备、严厉惩办土霸

寿邑据两省五县要冲,军备数量却屡遭国家裁革或它县拨借。据冯记载:“万历初年,奉文裁革六十名……实存一百名”,致使“民壮不足”,且“民壮素不娴武”。立乡兵亦是“且强半糊口麻山,使之木号腹而即戎伍”,其忧虑“恐终非久远之策”。时值“海内多事”,地区武装的减少对地方治安,无疑是巨大挑战。身居临民官负有守土安民之责,朝廷屡裁兵壮、“库无余财”的情况下,“立正教师一名,副教师两名专主教训”,……月必亲试。加强军备效果,并未明载,且说:“然不敢谓训练之有实政也”,而按常理可推知一二。

因寿宁“申明之典亦久旷矣”,其民“仇视其族,遍讼各台,更名借籍”,更有顽民“诬杀陷盗,如鬼如蜮”。《寿宁待志》中记载:“陈伯进……因与盗通家,道渐起,恃其口舌,遂为一方之霸。”官府屡次捉拿,其抗官拒捕且打伤官差。“县差至,阖其门,擎汤壶从楼窗灌下,(县差)溃面而返”。然冯氏不以然,“余耻其衡命,因郡归之便,亲往索之”。[2]p110

(三)规范办公风气、修学宫、教化百姓

寿宁“县书吏多村朴,无工于书算者”,所以“每遇大计考成或黄册大造,必于他县雇倩惯手”。“虽事迫烧眉,非再四鞭策不动”。鉴于此,其自信的说:“其机械未深,稍有奸欺,破絮立见”。

明律规定,各县设县学。寿宁的学宫“久倾圮”,且历史积习已久。“寿无科第,惟二、三贡宦,……书贾亦绝无至者”。自称童生者,“一二破题”竟不能作。为了振兴县域儒学,利用“廖、吕二师尊同事,皆留意作兴。适有祥过修学赎爰二十八金”,又“益以二十余金”,“繇是堂宇载整学门重建”。在其支持下,县学堂宇载整,学门重建,“朱丹既饰,视昔加焕焉。”自编《四书指月》,亲自教学。通过努力寿宁学政呈现“士欣欣渐有进取之志”,冯氏自信断言“将来或未量也”。

(四)复仓储、筹盐策、施药禁巫,使百姓乐生、乐活

社会安定百姓方能安居乐业,生产发展安定局面才能巩固得以保持。冯氏在稳定社会治安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民生,以稳定促和谐,以发展保民生。

“洪武三年,令州县东西南北设预备仓四,以振凶荒,即前代常平之制,选耆民运钞糶米,即令掌之”。“今朝南仓屋二间已毁,惟朝北仓屋四间”,且仓储管理混乱。冯梦龙“修葺之,储谷不知为际留为预备也”?前任知县戴镗所设的五所社仓,因“民穷财尽,乐输者少”,终致“诸仓亦尽废矣”。他吸取前任的经验教训,修复前知县戴镗的四所社仓,“酌量近仓粮户……派有司亲往盘验”,以达到“官无发粜之忧,民有乐输之便”的理想状态。

寿邑交通闭塞,水路“渔溪溪流稍阔少石,可泰通顺”。因商人败本、海寇突起、私贩食盐等原因,造成治下食盐短缺。《寿宁待志》中载:“万历三十七年,徽商洪足国、蒋行吾败本回籍……凡私贩者,皆从宁德小路直走七都四洲桥,负担络绎,党众力强”。冯氏自信“熟筹盐策”,认为解决寿宁食盐问题需借助商力,“商足则盐多,盐多则贩少”。苦于缺少商船“一时难复”,退而求其次,“合照大盐事例,计户食盐,通县五十三堡,应食盐多少,每乡设立官牙,令其包足岁额”,解决百姓食盐问题。

四、独到施政举措与官民思想

冯梦龙官民思想体现在建乡兵、复仓储等措施上,针对库无余财且朝廷助饷、加派频繁,致使“兵壮不足,转议乡兵”。“至于今日加派四百廿一两九钱九分零,又加赡租……总起解之数多至三千三百有奇,捐助、借扣不与焉”。在建立乡兵时,虽“往时有乡兵册籍”,而止于“画饼”之用。在乡村精英帮助下,他虽知“恐终非久远之策”,而乡兵总算建立。若乡村精英拖延、掣肘,建立乡兵之议,或许不至流产,实效大打折扣可以预见。

书中记载智断姜廷盛诬告案。此案,廷盛“谓同弟征粮至三望洋地方,为刘世童劫其粮而砍伤其弟”。经其推断和调查,原因有二:一、“有弟瘸手,盛素恶其坐食”;二、“廷盛以里役事苛责世童”。因善用里长征用服役,才能建立官民缓冲地带,柔化官民关系。

升科是“天下有名美而实不美者”,且知其中之敝。“欲以本啚所升之数,即抵本啚所悬之数”,此法“行之数年,虚粮渐实,可免啚民赔累之苦”。属吏却认为“升科系考成一款,必不可少”,终只能不得已听之作罢。他认为“关圣诞日,有司必躬拜,此礼相沿久矣。城隍一邑之主,有事必祷,而民间香火祈祀,绝不及焉,此亦衰敝之一征也”!寿邑“关圣,县无庙宇,止肖像于东门之桥亭。”虽经三峰寺僧募捐在东门建小阁,守僧却寝食于神像之侧。虽认为祭拜关圣、城隍为“衰敝之征”,守僧此举“殊为亵渎”。而当啚民柳桂八、叶榆二等请求建祠,他却“少佐俸资”。

“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佯修善事。扇惑人民为首者。绞。从者各仗一百。流三千里。”冯氏针对寿民“信巫不信医”的风俗,“示禁且捐俸施药”,取得了“人稍知就医”的成绩。他虽认为“然乡村此风不能尽革也”,但并未根据朝廷律法严厉禁巫,而是遵从当地百姓风俗。律法和民俗的折中,稳定地方。

综上所述,他在对乡村社会管理时,重视地方精英的合作,尊重当地风俗。在处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时,将国家的法律的要求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执行国家规定时,根据实际适当变通,减少官与民的直接冲突。陈元度先生认为:“在‘忠君与‘泽民发生矛盾时,尽管他知道‘寿邑之贫、‘寿民之艰,还是坚决的把‘忠君放在第一位”。虽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恰当的指出其局限性,却不全面,未能显示其官民思想和实践独特性。

在寿宁的施政活动,“惮于见官而敢于横命”“乡民畏见官府,终岁力田,家有盖藏。”正是对地方势力的合作,中央各项政策才能实施。其独特处还在于,突破中国充满理性的政治理论的基本原则。官府统治具有某种宗教性,而由于理性的政治哲理,限制着官府从宗教权威中加强控制力。冯梦龙的施政活动及对乡村社会的管理,没有使寿宁百姓受到干扰,到使他们乐生、乐活,百姓也没有道理将国家赶出他们的视野。其施政活动一方面看似损坏了国家在地方的权威性,而在王朝末期,值海内多事,他稳住了地方,保住了生民,却是在维护国家及权威,也是国家强制权削弱、淡化、降低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这是在国家衰落时空中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也最大限度保证国家干涉力的延伸。

五、结语

冯梦龙在花甲之年远赴寿宁开辟人生的新领域。在其宦游寿宁期间著写了别具一格的《寿宁待志》,这部县志不仅记载了寿宁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而且也是冯梦龙施政活动的实录。通过《寿宁待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文学名家——冯梦龙在寿宁的施政活动和其管理寿宁乡村社会的措施,展现了“一念为民之心”的冯梦龙的新型官民关系的施政思想,凸显其处理官民关系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清)李铭皖、谭均培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志》[M].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赵廷玑修.《寿宁县志》[M].清康熙二十五年刊.台北市: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三年.

猜你喜欢
冯梦龙
文学家冯梦龙的为官生涯
东周列国志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东周列国志(4)重耳复国兴霸业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冯梦龙的谜语
明代好老师,帮学生用心良苦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智短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