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父子与哈大洋票

2014-11-10 22:11韩士明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张作霖大洋父子

张作霖父子即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1919年张作霖成为东北王,也是在这一年,哈尔滨诞生了哈大洋票,这是在哈埠历史上发行的唯一中国货币,然而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就在这一年产生了交集。

一、哈大洋票的诞生

哈尔滨原在沙俄控制之下,流通卢布,被东北地区民间称为羌帖。为什么称为羌帖?据我的考证,一是因清朝时把沙俄称为老羌,这在《边塞诗人吴兆骞》中有记述;二是当时人们把东北地区流通各种纸币称为帖,如吉帖、江帖,所以就把沙俄的卢布称为羌帖。沙俄靠着中东铁路、道胜银行和羌帖垄断了哈埠金融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卢布在世界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地位。据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中记述“1897年沙俄建立金本位制的卢布是当时世界上最坚挺的五大货币之一,并成功地挺过了日俄战争和国内革命的冲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筹集军费,参战的沙俄大量发行纸币,战争花费为670亿卢布,造成货币贬值,被迫放弃了金本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内乱不断,政权极不稳定,各种卢布滥发无度。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中记述“1913年到1921年,俄国物价上涨了4.9万倍”。卢布的毛荒,直接扰乱了哈尔滨的金融秩序,造成经济生活动荡,一些银行、工厂、商店纷纷倒闭,百姓民不聊生。据《远东报》1919年载“受金融动荡影响,哈埠人口减少十分之三四,工人罢工。当年5月16日,三十六棚五百余中国工人集会,拒收羌帖工资。”随着中国政府对哈尔滨及中东路沿线各项权利逐渐收回,货币发行权也逐渐回到中国手中,羌帖渐次退出流通,最终成为“墙贴”。当时哈市通行的国内几种货币,由于军阀割据,经济实力弱小,币值不稳,信誉度不高,流通不便等原因,没能被广泛接受。应哈埠商民请求,东北当局决定由中国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相继发行大银元兑换券,因纸币上写有“哈尔滨”字样,故称哈大洋票,在吉林、黑龙江地区通用。

二、张作霖父子夺取东北政权奠定参与发行基础

张作霖于1916年4月22日驱逐了奉天的段芝贵,被任命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阅使,夺取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但这并不能满足张作霖的胃口,他的野心很大,觊觎东北三省的统治大权。在张作霖强力举荐下,1917年7月,张作霖的儿女亲家鲍贵卿任黑龙江督军。1918年9月7日,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1919年6月,张作霖电请总统徐世昌将吉林督军孟恩远调走,由黑龙江督军鲍贵卿接任。黑龙江督军由其嫡系下属孙烈臣担任。至此,张作霖攫取了东三省军政大权。1928年6月,张作霖死于皇姑屯爆炸事件,其子张学良接手东北大权。政权连着币权,张氏父子夺取东北政权,为其参与哈大洋票发行创造了条件。

三、张作霖父子抵御外币在哈发行

对哈尔滨金融权的争夺,外国势力从来没有善罢甘休。1920年,俄国势力衰落后,道胜银行失去了货币发行权。美日加大参与哈埠货币发行的力度,尤其是日本,更是充当了急先锋,极力推行金票。1921年4月,花旗银行、道胜银行未经中国政府同意相继发行银元券,妄图霸占哈埠金融市场。当时的张作霖以巡阅使的名义发出禁止通用外国银行所发银元卷的通告,哈埠各界被明令禁止使用外国银行的银元券。5月,外国银行被迫停止了银元券的发行。1922年,苏联政府在哈发行新纸币,企图恢复当年卢布的辉煌,为保中国主权,东北当局发布通告,禁止使用,随即海关也禁止使用。1924年,美国花旗银行、日本正金银行在哈发行哈大洋票,哈埠各界深怕外国银行再次贻害哈埠金融市场,纷纷要求抵御外国银行货币发行权,为此,张作霖以巡阅使的名义再次发出禁止通用外国银行所发银元券的通告。迫于压力,在哈的外国银行,如花旗、正金等不得不停止了哈大洋票发行。1926年12月,为维护哈大洋票的币值,东省特别行政区出台《整顿哈大洋票办法》,规定中外商人进行粮食交易时,必须用哈大洋票,不得用日币。针对此项规定,日本驻哈总领事天羽英二向东省行别行政区长官张焕相提出抗议,认为是“排斥金票”。1927年,在哈日本商会联合致电日本内阁指责张焕相用“暴力手段排斥日元”,请求日本政府出面干预。在哈的外国银行团也为此事联名向中国地方当局发出备忘录。天羽英二还召集在哈日本各机关开会,研究抵制哈大洋票的办法。日本驻华公使芳泽面见张作霖,就排斥金票问题进行商讨。不久,针对中方警察通过检查全市钱号账目,对兑换金票进行弹压一事,天羽英二两次提交“抗议书”,认为是对日经济战,要求承认“金票交易自由”。由于日本的干扰,限制日元交易出现了低潮,东北当局同意日本金票可在交易所中交换,但不准市场流通。由于张氏父子在大局上维护了币权,日本没有向沙俄那样独霸哈埠金融市场。

四、张作霖父子垄断哈大洋票的发行权

1919年10月,中国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率先发行哈大洋票,共发行1050万元。因为有充足的准备金,所以信誉很好。1920年3月,为扩大哈大洋票的影响力,两行宣布在哈尔滨实行与现大洋无限兑换,哈大洋票立即身价倍增,随即被海关接受,中东铁路的运费也开始接受哈大洋票。1920年10月,由张作霖出资成立东三省银行(1922年并入东三省官银号),总部就设在哈尔滨,便于直接参与哈埠金融活动,并拥有货币发行权,经张作霖批准当年发行300万元哈大洋票,但是仅仅四个月就发行完毕。当初东北当局对各行号发行哈大洋票有限额的规定。当看到哈大洋票信誉良好,身价日高后,1921年东三省银行申请扩大哈大洋票发行额度,张作霖批示300万的原案注销,从此该行无限发行。这一年黑龙江广信公司加入发行行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为了增加军费,不但提取了哈尔滨各行号发行哈大洋票的准备金,还加大了哈大洋票的发行额度,当年哈大洋票发行3650万元。由于哈大洋票的超量发行,引发货币贬值,哈埠金融出现动荡,为此,东省特区行政区长官张焕相去奉天面见张作霖。张作霖也感到金融不稳定不利于其统治,一面下令东省特区维持哈大洋票价格,一面为了战争继续超额发行哈大洋票。1925年,由张学良任总经理的边业银行开始发行哈大洋票,当年即获800万元的发行额,并且未付准备金。到1926年,东三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发行哈大洋票已占总额的近70%,总量达到4100万元,张氏父子垄断了哈埠的金融命脉。看到哈大洋票的波动,日本认为有机可乘,积极推行日本金票,设法抵制哈大洋票。张作霖一方面极力维护哈大洋票的主币地位,一方面不得不降低哈大洋票的发行额度。1927年哈大洋票的发行额比上年略有下降,但是发行总量还是超出了经济的实际需要。哈大洋票的毛荒,在社会上引发了恐慌,张焕相去北京向张作霖面陈哈埠金融状况,要求派金融监理员到哈检查东三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的发行情况。张作霖任命张焕相(以后是张景惠)为金融监理官,并由东三省官银号召集发行哈大洋票各行号经理开会。会议确定金融监理官从4月起3个月内收回哈大洋票总额3成予以封存,余下7成用盖有监理官印的哈大洋票加以兑换。启用金融监理官目的是限制哈大洋票的发行额和流通额。但是由于需求量大,张氏父子有意用此办法压制其他行号的发行额,所以哈大洋票实际发行额并没有减少,总额一直维持在5000万元左右。东三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始终占据发行额的三分之二。1931年,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加入发行行列,至此,共有6家行号参与哈大洋票的发行,总额又破新高,计划发行6000万元,因“9·18”事变,实际发行5166万元。1932年2月,日本占领哈尔滨后,首先将东三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在哈财产没收,中止这两家银行哈大洋票的发行权,两行并入伪满中央银行,张氏父子在哈金融地位被彻底剥夺。

(市地志办指导一处韩士明)

猜你喜欢
张作霖大洋父子
悬浮屋
张作霖:成大业,靠演技
五行真经(6)
前往大洋深处
东北军阀有温情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张作霖与日本的恩怨纠缠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