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占时期青岛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2014-11-10 22:25王睿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青岛

[摘 要]青岛由于历史原因保存有大量的德国建筑,是研究近代德国建筑的重要基地。同时,德国建筑思想的传入必然会与青岛当地的传统建筑思想发生碰撞。本文主要通过简述德占青岛时期的部分典型建筑来说明中德建筑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分析中德建筑的异同,从而对青岛德式建筑的保护提供意见。

[关键词]青岛;德占时期;建筑交流;保护措施

1891年,清光绪帝下旨将登州镇总兵衙门迁往青岛(昔称胶澳),在此派兵驻扎,青岛的建置也由此正式开始。当时的青岛还只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小渔村,没有一丝现代都市的气质。但是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青岛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城市,并且也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建筑风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城市特点与青岛近代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经历了德、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风格具有了明显的殖民色彩,在建筑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传统的中式建筑思想观念受到了突如其来的西式建筑思想观念的挑战,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思想在青岛摩擦迸发出激烈的火花,经过时间的磨合,中西建筑观念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今天青岛独特的城市建筑风貌。

一、德占青岛之前的建筑情况

据史料记载,“环抱胶州湾的青岛地区还是典型的足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由于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人民购买力水平不高;所以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并没有很快进入。而小农业加上家庭手工业,并有渔、盐可资利用,这里可以完全不仰仗外部世界而自立”。[1]过着这样与世隔绝生活的青岛人民对建筑的理解只停留在生活居住和祭祀拜神的保守观念中。如当时的青岛人都生活在简陋的木质小屋里,建筑材料简单且单一,只能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不仅如此,就连房屋的外部造型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美感可言。然而,与这些简陋的小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即天后宫。它修建于明成化三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寺庙建筑,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青岛当地渔民出海祭祀所用,通过在天后宫向妈祖祈祷祭祀来保佑自己平安出海以及满载而归。对于居住和宗教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当时的青岛人采取了不同的建造态度,可见人们的无知与愚昧。

青岛的建筑类别在清清末发生了变化。1891年3月,正值北洋水师成立三周年之际,清政府在旅顺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耀的陪同下,检阅了北洋水师。检阅后,李鸿章由旅顺启程,经过威海,达到胶州湾,对其海港情况进行了考察。李鸿章认为青岛所在的胶州湾“口门系属弯形,从东至北环山蔽海,形胜天成,实为旅顺、威海以南一大要隘”。[2]回京后,李鸿章便将奏折拟好呈送给光绪帝。不久,光绪帝便批复了奏折,决定将驻扎在登州镇的总兵衙门迁往青岛,在此进行海军军港的建设活动,而这一年也被青岛史学界认为是中央政府在青岛进行正式建置的开始。第二年,登州总兵章高元便将登州四营的官兵安排进入了青岛进行设防工作,并在天后宫的旁边建造了胶澳总兵衙门。总兵衙门的修建沿用了清代传统的衙门建造样式,不同之处是在衙门的正门口立有一根直插云霄的旗杆,从而使整个衙门显得格外宏伟。由于青岛没有中央政府的建置历史,缺乏必要的军事设施,为了方便青岛与中央的军事联系,章高元命人于“一八九一年春,始设邮局”,又在“光绪十九年,设立电报局”[3]等通讯基础设施,为了方便北洋水师来青岛操练和装卸军资,章高元“又用旅顺船厂铁材筑南海栈桥。[4]随着总兵衙门的进驻和这些近代市政建筑的落成,青岛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商业潜力也逐渐被发掘,外来人口逐渐涌入,青岛开始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向繁荣的小城镇转变。随着青岛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青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功能的理解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理所当然地认为房屋只是用木材随意搭建的简陋居所,而是应该具有坚固的结构以及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的场所。所以,在这一时期青岛建造的大量民居中,石材得到大规模地应用,它与中国传统的建材——木料结合,使青岛建筑发展进入了一个木石混合的新时代。

二、德占青岛时期的建筑情况

德国作为十九世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中国殖民地的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俄成为在中国获取殖民利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就连日本都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篡取了诸多在华特权,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疯狂榨取殖民利益的行径使早就对青岛觊觎多年的德国分外眼红,德皇威廉二世更是对在青岛获取殖民地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为了早日实现在青岛获取殖民地的愿望,德国不仅派出了由李希霍芬率领的调查团来青岛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也在外交上对英、俄等国进行游说,以求他们在德国占领青岛问题上支持德国。1897年,山东巨野发生了两名德籍传教士被不明身份的中国人刺杀的暴力事件,这随即成为德国出兵青岛的借口,11月,德国远东舰队便在清兵豪无防备的情况下登陆,强占青岛,并于1898年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租期99年,青岛由此成为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

按照建造“模范殖民地”的战略目标,德国在接手青岛后便立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房屋建造活动。首先,德国殖民当局按照人种和从事的职业属性将青岛城区按等级分为欧人区、华商区、华工区和贫民区,并规定欧人区非经殖民当局批准,中国人不得擅自进入,对违令者严惩;其余各区华人则可自由往来,不受限制,这样的城市分区是德国种族歧视政策的产物,对于青岛城市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次,根据当时德国国内盛行的“花园城市”和“带形城市”的城市规划理念,德国设计师根据青岛独特的丘陵地貌,顺其自然地对沿海一带的欧人区进行了改造,这样既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房屋的建造以及其他市政设施的修建。最后。为了将青岛打造成远东重要的海军基地和进出口贸易港口,德国殖民当局将“铁路扩展至港口,将港口转移至胶州湾内,使之逐渐成为东亚第一良港”。[5]可见德国政府对青岛殖民地的重视程度。

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大量的德式建筑也在青岛拔地而起。这些德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当时德国国内盛行的主要建筑风格流派,主要有外廊式、古典主义式、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式、折衷主义式和德国青年风格派。其中以古典主义的胶澳总督府和折衷主义的总督官邸最具有代表性。

总督府以及总督官邸等德式风格建筑的修建对青岛原有的传统建筑观念产生了猛烈冲击。德国人用青岛盛产的花岗岩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并配以钢筋和水泥等现代房屋建筑材料,从而使建筑的造型更加多样,耐久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然而,追求科学建造方法的德式现代建筑与讲究风水的中国传统建筑两者在建筑理念上终于发生了摩擦,两者之间碰撞与交融的火花在青岛迸发。

三、中德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一)中德建筑文化的碰撞

德国占领青岛后,对欧人区原有的中国建筑进行了暴力拆除活动,德国的做法引起了当地华人的强烈抗议。根据德国人的规划,包括天后宫在内的青岛湾沿岸属于欧人区,当地原有的中国建筑不仅妨碍了新建德国建筑的施工进度,而且其造型也与欧人区规划的德式建筑格格不入,为此德国殖民当局决定对天后宫及其周边的中国建筑进行拆除。

天后宫作为青岛湾沿岸最古老的建筑,是青岛渔民出海祭祀和祈祷的重要场所,祖祖辈辈的青岛人都对天后宫格外崇敬,“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这句青岛人耳熟能详的话更是说明了天后宫对于青岛的重要性。当天后宫要被拆除的消息传来时,人们除了感动震惊,更感到的则是愤怒。为了防止天后宫被德国人肆意拆除,青岛商人胡存约、傅炳昭联合当地有声望的华人与德国殖民当局展开了谈判,“德人欲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6]天后宫在当地华人的努力下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但周边其余的民居则被德国殖民者拆除。

这一事件凸显出中德两国对于建筑造型和功能等方面的极大差异,在德国人看来天后宫是一座简陋破败的寺庙,而青岛人对天后宫则是格外崇敬珍惜。两国对于建筑文化的理解在天后宫存废问题上达到了高潮。最后,德国殖民者为了缓和与中国人的矛盾,减小在青岛殖民的阻力,保留了天后宫,同时中德两国建筑师也从这一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完全将本国的建筑文化强行引入另一国是行不通的,中德两国建筑思想文化的交融逐渐开始。

(二)中德建筑文化的交融

随着德国在青岛修建的建筑种类越来越多,中德两国在建筑上的思想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最初,德国在青岛修建房屋时均采用德国进口的建筑材料,对青岛建材嗤之以鼻,但由于建材运输成本大、周期长,造成房屋不能按期完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德国施工人员开始尝试采用青岛本地的建筑材料,并发现青岛产的花岗岩质地坚硬,品相好,是建筑石料的上品。于是青岛花岗岩便在德国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胶澳总督府、基督教堂等德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均是采用青岛花岗岩建成,这也成为中德建筑文化交流的第一步。

不久,德国青年风格派和折衷主义的建筑师开始逐渐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细部纹理和装饰产生了兴趣,并尝试将其应用到德式建筑当中。1911年,由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罗克格设计,被称为“东亚罕见旅馆”的亨利王子饭店在青岛正式完工。饭店在建筑和装饰上体现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外廊采用了中国建筑常用的整木作为主梁支撑,新建礼堂的檐口处则装饰有中国传统的花纹和雕刻等,这些中国建筑元素的引入使整个酒店既不失德国风范,又添加了些许中国韵味,是中德建筑思想文化交融的典型建筑。

德式建筑的新颖造型也逐渐受到了当地中国人的亲睐。德占青岛后,青岛经济迅速发展,不少青岛人富裕了起来,他们不再满足于居住在传统的中国民居当中,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少华商开始修建仿洋式别墅。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以单层为主,室内不设台阶以及阳台,但仿洋建筑的修建打破了这一古老惯例。不少青岛富人修建起两层的仿洋式花园别墅,内设楼梯连接上下两层,并建有宽阔的突出阳台,以便阳光的射入和空气的流通。但是这些建筑除了在造型和结构上是仿洋之外,内部的空间布局则始终秉持着中国的建筑传统,给人一种外洋内中的感觉。两种建筑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在青岛这块土地上实现了交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成功案例。

四、对德式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

漫步于青岛沿海一带,最令人痴醉的莫过于那一栋栋德式建筑,徜徉其中,使人放佛置身于德国小镇一般,难以自拔。就连康有为先生也对青岛的建筑和环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碧海蓝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

为了更好的保存现有的德式建筑,政府在加速发展青岛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对原有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在新建项目的审批和建设上要以保护原有历史建筑风貌和环境为主要出发点,协调好新建建筑与原有历史建筑的关系。同时,政府也要大力宣传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岛市民的主人翁精神,共同投入到保护现有德式建筑的行动中来。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不只是建筑,我们换句话说,可以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我们只有对青岛近代历史有足够的了解,才能促进青岛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寿杨宾.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13

[2]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5:26

[3]袁荣叟.胶澳志(交通志二)[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923,926

[4]袁荣叟.胶澳志(交通志二)[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26

[5]李东泉.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1897-1937)[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64

[6]袁荣叟,胶澳志(人物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1324

作者简介:王睿(1988-),男,山东青岛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青岛
黑白
保护措施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浅析武汉老房子里份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