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撰文、尚书书丹的珍贵石刻

2014-11-10 16:05周励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尚书宰相

[摘 要]南阳卧龙岗现存历代碑刻400余通,有修葺、歌咏、祭文等,内涵丰富,书法精美,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重修武侯祠堂记》由宰相撰文、尚书书丹,尤为珍贵,对研究武侯祠沿革和诸葛亮躬耕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卧龙岗;石刻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碑廊嵌有一通由明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撰文、南京户部尚书王鸿儒和南京礼部尚书柴升书丹的修葺碑。碑文记述了弘治年间河南参政顾福、南阳知府马舆、知县李通修葺武侯祠的经过。王鸿儒书碑额,篆书,苍朴遒壮,格调高古。柴升书碑文,楷书,布局疏密恰适,笔画光洁精到,字体秀逸绰约。

卧龙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地和三顾茅庐的发生地,千百年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得到传承和弘扬,卧龙岗历来为世代各阶层人们所崇敬和神往,吸引了无以数计的朝野名流、文人学士慕名而至,登堂膜拜,泼墨挥毫,或叙事,或歌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载的名篇佳作,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造诣颇深的书法珍品,《重修武侯祠堂记》便是其一。

明代,卧龙岗修葺不断。弘治八年(1495),时任河南参政顾福曾夜梦武侯,所见与世上所传画像一样,遂檄南阳知府马舆、知县李通修葺武侯祠。于弘治十一年(1498)四月开工,八月完成,历时四个月,由河南巡按御史李瀚实、按察副使刘俊具体负责施工。工程完工后,顾福欲树碑以记此事,遂寄书时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李东阳,求其撰文记述修葺始末。李东阳久慕武侯,欣然应允,于弘治十四年(1501)七月,撰写了《重修诸葛武侯祠堂记》。顾福又邀南阳名人、时任山西提学副使的王鸿儒和山东布政司左参政的柴升分别篆碑额、书碑文。该碑虽经明末战乱、日寇炮火、“文革”冲击,但免遭毁坏,完整保存至今,见证了卧龙岗的变迁,更因名人而名,显得尤为珍贵。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赠太师,谥文正。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李东阳自幼聪慧,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1)父亲带他进宫朝见皇帝,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皇帝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皇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李东阳中进士,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不久授编修,参与修撰《英宗实录》。宪宗成化三年(1467)书成,升从六品俸。后迁侍讲,旋入经筵侍班。弘治五年(1492),迁礼部右侍郎,入内阁专典诰敕事。八年(1495),入文渊阁参预机务。十一年(1498),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弘治十六年(1503),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正德十一年(1516)去世,赠太师,谥文正。李东阳历宪宗、孝宗、武宗三朝,致仕五十年,担任宰相实务十五年。

李东阳擅诗文,以台阁大臣主持文坛数十年,他所开创的“茶陵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要的地位。“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东阳而已。”(2)明永乐、成化间,流行“台阁体”,垄断了当时的文坛,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至弘治中期,“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树起了复古的旗帜。嘉靖年间,“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把复古运动推向高潮。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后七子”,在成化、弘治年间,以朝廷大臣地位主持诗坛,奖励后进,颇具声望及影响,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其散文追求典雅流丽,主张师法先秦古文,未脱台阁体风;其诗则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又写拟古乐府诗百首,已开前后七子创作趋向之先河,对前后七子有明显影响。李东阳的诗作以拟古乐府较著名,咏怀史实、抒己感慨,或指斥暴君虐政,或同情人民疾苦。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李东阳在书法艺术方面亦享有很高的地位,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对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为后世所景仰。李东阳长于篆、隶、行、草,对篆书的研究尤为用功,有“篆圣”之誉。王世贞评其书“(李东阳)真行笔颇秀润,晚节加以苍老,而不免俗。惟篆书颇佳”。他对自己的篆书也相当自负,自言:“李斯、李阳冰之后,就算小生我了。”(3)他的楷书师法颜真卿,法度谨严,风格清润潇洒,得其精髓而又自成一家,开吴门书法的先声。他的行、草书融有篆隶遗意,用笔方式与明代其他草书家不同,他这方面成就最高,特别是草书,结体宽博疏朗,与圆转瘦硬、骨力雄健的用笔互相生辉,形成自己的风格。时人评价李东阳的书法:“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明史》载,李东阳年高“罢相居家”,求其书法者“填塞户限”,接应不暇。时人仰慕其书法,多已刻石以传。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

王鸿儒(1459-1519),字懋学,号凝斋,谥文庄,文学家、诗人。南阳市卧龙区陆营乡孟家村(今王宅村)人。

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参加知府段坚为选拔人材举办的由40多人参赛的“才子宴”上考取第一名,荣获“南阳才子”之盛誉。知府段坚将其送豫山(独山)书院深造,免缴学费并以自己的俸禄予以资助。豫山书院是专门为唐藩宗室而建,王鸿儒学习期间与几位王府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化十四年(1478年),被段坚提升为提学副使,协助教授管理南阳的教育文化事宜。成化十九年(1483)秋,参加在开封举行的乡试,考取第一名,荣获“解元公”盛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参加会试,考中二甲第六名,赐进士出身,步入仕途,为南京户部主事。去金坛赈灾,铲恶除暴,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被授为户部员外郎,官职由六品升为五品。之后在淮安、风阳摧税,惩治贪官、恶霸。弘治九年(1496年),调任为山西佥事,历任4年,其间审理、处理了大量冤案、错案,确保了一方平安。后晋升为山西提学副使,成为一省专管教育、文化的地方高级行政长官。正德四年(1509年),任命为“国子监祭酒”,为国家最高学府的最高长官,使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建设、戏剧等事业获得极大发展。

正德七年(1512),任南京户部侍郎(尚书副职)。正德十年乙亥(1515),被调入京城,担任吏部右侍郎(二品),主持考察官吏政绩、官职任免、选贤任能、罢免冗官、惩治贪官等。正德十四年(1519),任南京户部尚书。同年九月九日因搭背疮发,医治无效而卒。灵柩归里之日,南京10万人送行。在宛城,唐王亲率仪卫部队开道为其送终,葬于王宅村东北角。谥为“文庄”。其陵园占地100多亩,内有朝臣名仕的题词数十首,墓西道旁立下马碑一座,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

王鸿儒为官清廉、为人耿直、为学严谨。“鸿儒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所推。左吏部,清正自持,门无私谒”,孝宗尝语刘大夏曰:“藩臬中若王鸿儒,他日可大用也”(4)。嘉靖府志校注》注引《中州人物志》评价曰:“人品高爽,表里洞然,好学与善,博闻强记”,“鸿儒少奇颖,工楷书”。董其昌评王鸿儒诗文曰:“其诗文以自得为宗,自然为趣。其才无所不骋,而驭之以法,不为战国之纵横;其学无所不阙,而束之以裁,不为六朝之雕绘;于境无所不收,而以情附境,不为庄列之宏恢;于情无所不摹,而以礼定情,不为屈宋之怨诽。”(5)著有《凝斋笔语》、《凝斋集》、《王文庄公集》等。

柴升(1456~1532),字公照,别号菊潭。河南南阳内乡县人。22岁中举,知府段坚聘为志学书院讲师。成化二十三年(1487),考取殿试第三甲,赐进士出身,授工部给事中。弘治十三年(1500),任兵科都给事中,出师大同边境,寇退民安。弘治十四年(1501),擢山东布政司左参政,奉敕综理粮储,查革奸弊,兴学劝农。弘治十八年(1505),升广东右布政使。正德元年(1506),迁山东左布政使。正德三年(1508),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同年,改巡抚陕西。正德五年(1510),升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六年(1511),转南京兵部尚书。正德十年(1515),改南京工部尚书。半年后,回乡养老,世宗皇帝特赐玺书慰问。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赠太子少保,祀南阳府学乡贤祠。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制度起于春秋时期,完结于明代。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形成“内阁”(文渊阁处在宫内,故名内阁)制度。大学士为内阁长官,加官至于一品,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礼部尚书,为明朝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级长官,别称“大宗伯”,负责掌管全国的礼仪、祭祀、宴飨、贡举、外交等政令,为正二品。户部尚书,为明朝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别称“大司农”,负责掌管全国户口、田赋、版籍、岁会、赋役实征等政策与政令,为正二品。

一通修葺碑,由宰相撰文,两位尚书书丹,的确罕见,足见明代南阳卧龙岗规模之盛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明史·李东阳传》

(2)《明史·艺文志》

(3)《怀素自叙帖引首》

(4)《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5)董其昌:《重刻〈王文庄公集〉序》

作者简介:周励,南阳市博物馆保卫科副科长,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尚书宰相
谦虚
自大的马谡
好玄的一个逗号
唐朝吃饭那些事儿
《尚书》
宰 相
聪明的理发师
猫宰相识破谎言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现代警示
国学赏析: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