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陈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2014-11-10 17:45王艳红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云贡献

[摘 要]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战略思想家,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学习、信仰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正确地把握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相结合于我国财经工作与党的建设的具体实际,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和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建国后;陈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陈云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作为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对中国的经济和党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来论述。

1.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贡献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陈云,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1“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生产力低下。1979年陈云指出:“我们国家是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1]1980年又进一步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2]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陈云较早的认识到中国特殊的国情,就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作为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他对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特殊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指出:“我们和苏联情况不同。他们是地多人少,粮食够吃。…所以,苏联计划部门有个传统,不大管农业。我们中国,计委不管农业是不行的。不但要管,还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摆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3]陈云在1951年就指出:“发展农业仍然是头等大事。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难发展。”[4]可见,农业与工业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由国情决定,还由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决定。陈云指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要受到农业的限制,购得多了,农村没有那么多粮食,农民就要饿肚子。”[5]在农业中,粮食占主要地位,把粮食问题作为第一问题是因为在当时紧要的时期,粮食是最为主要的,陈云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的结论。陈云强调:“粮食还是第一位。人不吃饭,牲口不喂料,是不行的。”[6]六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是中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中国的一大政治问题。经济如果不摆在有吃穿的基础上,建设是不稳固的。在1957年陈云提出:“如果农业搞不好,就一定会扯我们前进的后腿。”[7]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陈云一再强调要把农业放在工作前面,要先发展农业。提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观点。

陈云在1980年指出:“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8]他一贯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理论和政策,要想保证工业的现代化,改善人民的生活,保持社会的稳定,首先要把农业搞上去。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国家,如果农民生活不稳定了,那国家的生活也将不稳定。1981年底,他提出了经济工作的两个方针:“一、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二、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9]可见,在搞建设方面,他主张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建立在生产发展基础之上,必须要把人民生活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1.2“搞经济建设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

1957年1月陈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对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主张国民经济计划坚持综合平衡,实行按比例发展;主张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前提下扩大建设规模,尤其在1956年经济建设中的“冒进”问题上提出了这个科学论断。他在1957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中强调:“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10]要确定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从国家的物力、财力出发。他还提出五条制约建设规模过大的措施,来防治经济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即从价值形式上制约或控制经济建设规模,搞好财政收支与信贷平衡;为了避免盲目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首先保证生活,然后再生产、后基建原则安排供应物资;保证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就要正确处理社会的购买力和消费品可供量平衡,促进经济的建设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平衡,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农业发展的水平决定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国民经济就要坚持综合平衡。在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内,他提出并分析了工农业、轻重工业、重工业各部门之间比例关系,对按比例和综合平衡进行说明,“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了;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1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方面,基本上是按长线计划搞平衡的,结果中国的经济产量、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的经济效益都已普遍下降。所以,他提出:“按短线搞综合平衡,才能有真正的综合平衡。”[12]按长线教训是不能平衡的,按短线综合平衡,既利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又能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当然也就实现真正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1.3计划经济+市场调节

陈云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工作进行改造的最早探索者之一。1956年,他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情况,提出要对苏联计划体制工作进行改革,他认为应该根据新的经济条件,设计出一种新体制,然后实行一种可行、适合于发展经济、建设新的计划体制,他所说的这种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与流通的相互调节作用。陈云在《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阐述道:“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13]在此,陈云又进一步强调出了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两种经济。他较早地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缺少了市场调节,因此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主张在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下,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搞活经济必须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陈云用“笼子”和“鸟”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两者的关系,指出了“笼子”的大小要适当。计划和市场是搞活经济的主要手段,市场调节、搞活经济必须在我国计划的范围之内,要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2.陈云对党建理论的贡献

陈云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七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九年,历来极其重视党的建设,曾多方面论述加强党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是陈云在延安整风后,研读毛泽东著作和总结王明“左”倾错误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实事求是。陈云认为,“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14]总的来说,实事求是就是一种唯物辩证法。他说:“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15]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实事,研究实际情况。他多次强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用来作调查研究工作,百分之十不到的时间用来决定政策。调查研究的方法就是“交换、比较、反复”,是达到实事求是思想的基本途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是避免认识片面性的有效方法,交换意见,不仅要听正面意见,更要听反面意见。通过交换,能让片面的看法全面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有分歧的问题统一结合起来。比较是唯物辩证地分析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陈云提出了左右比较和前后比较。通过比较分析,能使情况变得更清楚,结论下得更准确。比较是认识的过程,反复既是认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反复,就是在比较后,作决定前的一个反复考虑时间的过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实事求是原则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2.2“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借以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陈云既重视党的理论建设与思想建设,也重视哲学理论的学习,他认为在党内,在干部、青年中,提倡学习哲学具有根本的意义。陈云反复强调必须学好哲学,要学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提倡学马列著作,特别是学哲学,学习哲学在当时成了热潮。陈云提倡的哲学是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学习,是马列主义的精神。他在1957年指出:“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16]在学习哲学中,陈云强调要想把党和国家领导好,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的思维方法搞对头。“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17]这既是陈云自己学习哲学亲身体会与经验总结,也是他提倡我们学习哲学的一贯思想。

2.3要在各级选择“党性要强,要有干劲,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合格的年轻干部

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干部是实现党的路线的骨干和保证,党的干部能否后继有人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革命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破坏,以及干部队伍自然老化,使我国的干部队伍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局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陈云就明确提出要成千上万地提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陈云再一次提醒:“书记处和全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在各级选择合格的年轻干部。这些被选进的人,党性要强,要有干劲,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18]陈云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简言之即用人之道、育人之道、交接之道。用人之道要点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育人之道是使干部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在实践中要学习新事物,学习中也要总结经验。交接之道是先当“后排议员”,再当“前排议员”,还得“扶上马,再送上一程”,使之逐步成熟、担当重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制度化“五化”干部。干部“五化”标准,就是“德才兼备”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2.4“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很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的。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的概念,把党风问题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而陈云根据新时期的实际情况,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高到与党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的高度,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风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在1980年11月中央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这是总结共产党执政30年和其他各国执政党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经典性的政治论断和理论论断。大力整顿党风,为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与组织不纯的问题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果不抓紧党风建设,党的优良作风不能继承和发扬,不仅党风搞不好,而且党的其他方面建设也不可能搞好。陈云只有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高到与党的生死存亡高度相统一,才能提高全党对党风建设的认识,发挥党的优良作风,推动党的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为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的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云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充分表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和高超政治智慧,形成的崇高思想、品德和品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参考文献:

[1][2][6][7][8][9][10][12][13][14][15][16][17][18]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281;281;79;280;306;52;211;244—245;188;46;46;362;270.

[3][5]陈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81;280.

[4][11]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241.

作者简介:王艳红(1988-),女,河南郑州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云贡献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捐书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5月CPI上涨,烟民有“贡献”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
幽默“三十六计”(中)
贡献大小不决定于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