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矛盾观的形成与发展

2014-11-10 17:49吕宾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邓小平

[摘 要]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矛盾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新时代的哲学精华,它根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思想、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又是对它们的发展与超越。邓小平矛盾观为我们解决和处理矛盾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邓小平;矛盾观;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基础上,总结中国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形成了自己的矛盾观。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们缅怀一代伟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回顾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总结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方法论借鉴。

一、邓小平矛盾观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从小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其思想深深地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着丰富的矛盾思想。古代的哲学家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矛盾所组成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矛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渗透,矛盾双方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斗争的。传统哲学常用“相反相成”来表述矛盾,“相反”就是指矛盾双方对立,“相成”则是指双方相互依赖和统一。邓小平继承了这一思想,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先富与后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矛盾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就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传统哲学中的矛盾思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结果,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离不开另一方,缺了任何一方都构不成矛盾,主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古代的两点论对邓小平的辩证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强调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来换取物质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为一对矛盾体,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邓小平运用矛盾的观点,把握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放在了一个共同的矛盾体中,形成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没有写过专门的哲学著作,但纵观整个邓小平理论,处处都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辉。通过他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邓小平矛盾观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矛盾双方的关系上,中国传统的矛盾思想认为,二者之间是“相反相成”的。但对于二者的关系,有的哲学家更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忽视矛盾的同一性,把“争”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哲学家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和”作为处理一切事物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主张“不争”,强调“和为贵”。邓小平矛盾观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思想的影响。在矛盾双方的关系上,邓小平纠正了把对立统一规律看成是斗争哲学的错误,主张在承认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前提下,更突出矛盾双方的同一性,通过矛盾的同一性来缓和矛盾、化解矛盾,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总之,中国古典辩证法凝结着中国先哲洞察天人、自强不息、进步日新处理各种矛盾问题的智慧,这些无疑对邓小平矛盾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邓小平矛盾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邓小平始终强调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正确结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而重大的问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邓小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总结毛泽东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下,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与道路的关系。邓小平把社会主义本质的普遍性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区分开来,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区分开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努力探寻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上,更强调矛盾特殊性的矛盾观。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纠正了过去我们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忽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错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做了正确的分析,找到了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症结,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出发,阐明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一方面,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性受到斗争性的制约,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为时代的主题已由革命与战争转为和平与发展,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基于这样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强调我们在处理这些矛盾时不能采取一方排斥另一方、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法,在不否认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前提下,要突出矛盾的同一性,把矛盾的同一性作为解决问题的哲学基础。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没有用绝对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而是采取了一种“辩证否定”的态度,突出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有益有利的地方,强调要积极吸收其合理的一面,消除消极的一面,以此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1]P373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邓小平更突出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共同性,抛弃了传统的旧观点,不再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是把它们看成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在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时,邓小平利用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原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邓小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抓住我国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这一主要矛盾,总结历史教训,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形成了经济中心论的思想。邓小平没有把发展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目标和任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了社会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发展。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中,形成了“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的矛盾观。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另一方面又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矛盾观,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邓小平矛盾观是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74年的发展历程里,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探索与建设之路。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虽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仅仅只有七年的时间,但他的探索为世界上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列宁把矛盾的特殊性作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前提,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作出科学的认识和判断。在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列宁在坚持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前提下,突出矛盾双方之间的同一性。列宁明确提出了“允资”、“用资”、“学资”、“胜资”的思想。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斯大林在社会基本矛盾上形成了“完全适合论”,斯大林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完全适应的,不存在矛盾。虽然后来斯大林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矛盾,但他并没有把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的矛盾加以深刻的分析。尽管斯大林模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弊端日益的暴露出来。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几代领导人都尝试着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的弊端。这与其错误的矛盾观有着必然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没有把矛盾的特殊性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离开当时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际水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人为地改变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没有抓住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致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下降;在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上,过于强调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忽视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上,否定市场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其探索的20年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成功经验与其哲学指导思想密不可分,主要体现:毛泽东辩证地处理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十分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毛泽东认为我们应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但不能拘泥于矛盾的普遍性,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对各种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区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对矛盾的性质,提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法。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对敌我矛盾采取专政的办法,对人民内部矛盾采取民主的办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2]P216“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2]P216

当然,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社会基本矛盾上没有辩证地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毛泽东更侧重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忽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毛泽东自己说过:“我自己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3]P303针对这一点,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是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1]P116由于毛泽东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重视,使得他过于追求纯而又纯的生产关系,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希望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办法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忽视了通过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离开中国当时的实际条件,在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为地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结果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表现为动摇性,没有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社会的主要任务。尽管毛泽东已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由于毛泽东没有正确地把握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决定作用,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致使我党在实践中放弃或背离了这一科学的认识,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被“阶级斗争”所取代。在矛盾双方的关系上,毛泽东更侧重于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忽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试图通过矛盾双方力量的彼此消长,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错误地将“斗争哲学”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哲学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正确分析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确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要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左的错误带来的损失,历史已经作出结论。”[1]P139针对苏联及其他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不能把苏联模式固定化,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深刻地意识到过去那种“斗争哲学”的错误性。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用矛盾的斗争性来解决问题的错误方法,突出矛盾的同一性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过去我们离开生产力来谈社会主义,结果使社会主义丧失了优越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重新摆正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总之,邓小平在总结前人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正是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形成了自己的矛盾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吕宾(1977-),男,汉族,吉林省四平人,硕士,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邓小平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