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敬丘侯国与瑕丘侯国考辨

2014-11-10 17:55侯彬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9期

侯彬

[摘 要]敬丘侯国之名见于《汉书·地理志上》,然而《王子侯表》中并无“敬丘侯”,郦道元认为敬丘侯国就是鲁共王子瑕丘节侯刘政的封国,钱大昕、王先谦等人皆从郦道元之说,然而对此论持反对者大有人在。从地理位置上看,沛郡敬丘与鲁国隔梁国及沛郡之丰、沛二县,距离甚远,结合当时行分封之时代背景,瑕丘侯的封国应是山阳郡之瑕丘而非沛郡之敬丘。尹湾汉墓所出简牍之《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中有敬丘侯之门大夫一职,可证确实存在敬丘侯无疑。

[关键词]敬丘侯;瑕丘侯;尹湾汉墓简牍

一、关于“敬丘侯”与“瑕丘侯”诸家之论

《汉书·地理志上》谓沛郡有敬丘侯国,然而《汉书》之《王子侯表》中并无敬丘侯。钱大昕认为沛郡敬丘侯国即《汉书·王子侯表上》瑕丘侯之封国,其言:“按《王子侯表》,鲁共王子政封瑕丘侯,疑即此敬丘也。”王先谦持论与钱氏相同,其在《汉书补注》中考证“瑕丘节侯政”条时言:“据《睢水注》作‘敬丘,属沛。案《史·表》亦作‘瑕丘。《索隐》:‘《志》属山阳。案《志》不云‘瑕丘侯国,‘瑕盖‘敬之误。道元所见《汉书》本是也。”认为《王子侯表》之“瑕丘侯”应作“敬丘侯”。

其实钱、王二人所持观点,皆本郦道元,其在《水经注》注释“睢水”时言“睢水又东迳太丘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故敬丘也。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共王子节侯刘政为侯国,汉明帝更从今名。”即钱、王等人认为郦道元之时所见之《汉书》尚未传抄错乱,彼时之《汉书》言鲁共王子刘政所封之侯国为“敬丘”而非“瑕丘”。

但对此说有持不同意者,如赵一清在《水经注释》中谓:“赵释曰朱氏谋?《笺》曰:‘《汉书·王子侯表》鲁共王子政封瑕丘。《地理志》瑕丘属山阳郡,而敬丘即太丘,属沛郡。注似误引也。一清案:郦氏所言未可非也,《地理志》山阳郡瑕丘下不云侯国,沛郡敬丘下云侯国,《侯表》中无敬丘侯,安知道元所见之本之不作敬丘乎。”由此可见,朱谋?认为鲁共王子刘政所封瑕丘在山阳郡,敬丘则在沛郡,是《水经注》出现错误;但赵一清反驳了朱氏观点且与钱、王等人皆从郦道元。

与朱氏观点类似的还有当代学者周振鹤,其在《西汉政区地理》一书中,论及梁国沿革过程中之敬丘时写到:“《汉志》注侯国,误。《汉表》无敬丘侯,钱大昕以为即鲁王子瑕丘侯,亦误。鲁王子侯国,一般不得远至沛郡。且《汉志》山阳郡自有瑕丘县,近鲁,明为鲁王子所封。《汉志》瑕丘未注侯国原因可能是传抄误注于敬丘之下。”

二、瑕丘侯之封国非敬丘

周振鹤反对鲁王子瑕丘侯之侯国位于敬丘的观点,其理由甚允。《汉书·地理志上》山阳郡下有瑕丘,山阳郡属兖州;沛郡下有敬丘,沛郡属豫州。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对西汉时期“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的描绘,敬丘位于今河南省夏邑县附近,与鲁国即今山东曲阜,相隔较远;且中间隔有梁国及沛郡之丰、沛二县。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丰、沛二县作为汉高祖的龙兴之地不封诸侯而为高祖之汤沐邑,《汉书·高帝纪下》记载:“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并复丰,比沛。”且梁国之封始于文帝子梁孝王刘武,其于文帝十二年自淮阳王而徙梁;鲁国之封始于景帝子鲁共王刘余,其于景帝前三年自淮阳王而徙鲁。显而易见,梁国之封早于鲁国。同时,鲁共王受封之时,正值吴楚之乱刚刚平息,梁国功劳甚大;且梁孝王作为窦太后少子,甚得窦后庇护,据《汉书·梁孝王传》记载:“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多大县。孝王,太后少子,爱之,赏赐不可胜道。”同传又记,至梁孝王死后,“分梁为五国,立孝王子五人皆为王”,后梁平王有罪,“乃削梁八城……梁余尚有十城”。“梁所削之八城,其五城当入沛,即《汉志》沛郡西北濒梁之谯、鄼、芒、敬丘、建平……其附近五县景帝间仍属梁国,至元朔中方削以属沛”。由此,我们可知,敬丘于鲁国初封之时尚属梁国,结合此时之时代背景,汉景帝万无削梁国之疆域以益封鲁国之理。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二年,汉武帝行推恩令,“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正基于此,元朔三年,鲁共王子刘政得以封为列侯,其侯国必定是割于鲁国,所以其侯国定然是毗邻鲁国而建。而敬丘先属梁国,后归沛郡,与鲁国相邻甚远,且中间隔有高祖龙兴之丰、沛县。所以,鲁共王子刘政不可能被封于敬丘。再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描绘,瑕丘位于今山东省兖州市附近,与鲁国毗邻。因此,鲁共王子刘政封于瑕丘当无疑。至于为何《汉书·地理志上》所载山阳郡之瑕丘不注侯国,当如钱大昕所言:“侯国之名,则以成帝元延之末为断。”且《汉书·王子侯表上》所记载之瑕丘侯传至“六世,侯禹嗣”,不言国除之时间,或许该侯国于成帝元延之末时已除国,故《地理志》不注其为侯国。

综上所述,根据对传世文献的梳理,我们可知鲁共王子刘政封为瑕丘侯,其侯国位于山阳郡之瑕丘县而非沛郡之敬丘,其国很可能是于成帝元延之末时已除国,故《汉书》之《地理志》未注明其为侯国。

三、《尹湾汉墓简牍》证“敬丘侯”之存在

1993年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中有《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名籍之内容包括制作文书当时之官职、籍贯、姓名、前任官职、升迁为当时官职之原因,其中有一条为“盐官别治郁州丞沛郡敬丘淳于赏故侯门大夫以功迁”。从此条简牍内容我们可知,淳于赏时任盐官别治郁州丞,其籍贯为沛郡敬丘,由侯门大夫之职因功劳而得以升迁至此。

《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列各侯国之家臣有侯家丞、侯仆、侯行人、侯门大夫等职,“此为西汉侯国家臣之基本员额”。根据廖伯源的研究,景、武之后,侯家之门大夫为侯国相辟署之属吏而给事于侯家。既然西汉后期列侯家臣之门大夫为侯国相之属吏,根据严耕望所考之县属吏籍贯须限为本县人,则侯门大夫就应由侯国相于本国中征辟而置。如此,既然淳于赏曾任侯门大夫,其籍贯又是沛郡敬丘,那么其籍贯之县即沛郡敬丘应是侯国当无疑。

尹湾汉墓简牍之成文“年代的上限应为汉成帝元延三年,即公元前10年”,而汉成帝“元延”年号共存在四年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大体判断尹湾汉墓所出简牍内容应是成帝元延末年及以后。由是我们可以判断至少在成帝元延末年之时,沛郡敬丘当为侯国,这便是《汉书》之《地理志》将沛郡之敬丘标注为侯国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