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代皇帝硇洲岛行迹考

2014-11-10 18:03何增光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考证

[摘 要]宋末两皇帝到底有没有到过硇洲岛,多年来学界有不同观点。本人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实地考察,认为他们是到过硇洲岛并建立过行朝,只是由于战争纷乱,给后人留下研究的东西太少。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重新恢复历史面貌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南宋末帝;硇洲岛;考证

关于宋末两皇帝到底有没有到过硇洲岛,多年来学界有不同观点,有认为他们在逃避元军追杀时曾到过并停留过一段时间;有人认为并没有到过,只是传说而已。笔者也曾多次采访当地居民,都说是有这样的传说,言语间似乎并不认为真的来过。岛上有宋皇井,据说是当年宋军到岛上后无淡水可饮,是马用马蹄刨开泥土而成,解决了士兵们的用水问题;还有宋皇村,如今只有其名而不见其影了。为了寻求事实真相,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并仔细进了分析研究,认为,宋末两皇帝到过硇洲岛不是传说,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地方史志、正史均明确记载宋末两皇帝到过硇洲岛

最能反映事实真像的地方志应是《高州府志》、《海康县志》、《吴川县志》等。1276年正月,元军三路大军压近临安城,乱成一片的宋皇室在求和与求战之间犹豫徘徊、不知所措之时,太皇太后终于作出决定,封赵昰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封赵昺为广王,判泉州兼外宗正事,并在陆秀夫、杨镇等人的护送下经婺州、温州一路南逃。三月,元军进入临安,南宋覆亡。赵昰、赵昺到达温州后,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立赵昰成立都元帅府,以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以宋室名义相号召。都元帅府的成立,标志着在南方宋朝还有一个抵抗中心,是宋廷降元后宋王朝的最后一线希望。一时间,各地官民均来响应,民心大振,二王的势力正逐步扩大。五月,陈宜中、陆秀夫等人于福州拥赵昰为帝,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同时,封赵昺为卫王,改福州为福安府,重整旗鼓,立志中兴宋室。但在元军的大举进攻下,加之流亡朝廷内部战和分歧较大,难以统一思想,中枢大臣陈宜中逃跑。在危难之机,误传陈宜中奉帝在占城,所以在万般无奈下流亡政府决定将行朝迁往占城,结果没有成功,1278年春只得在雷州半岛的碙州暂时停顿下来。4月,端宗惊悸成疾,病逝于船上。端宗去世后,由卫王即位。改年号为祥兴,是为帝昺。据说帝昺刚即位时曾有神龙出现,继而将碙州改为翔龙县,升广州为翔龙府。新的流氓政府就这样在碙州建立起来了。

这里的问题一是帝昺有没有在碙州建立政府?二是碙州到底是什么地方?碙州到底是什么方位,历来有各种不同说法。有说是在广东东莞的大屿山。南宋遗臣陈仲微的《二王本末》中写到:“大军至,次仙澳,与战得利。寻望南去,止碙川。碙川属广之东莞县,与州治相对,但隔一水。”有说是在化州境内。南宋遗臣邓光荐的《宋丞相传》说:“五月,公始闻端宗皇帝晏驾于化州之碙川,今上(即帝昺)即位。初三日,碙川神龙见祥,臣庶咸睹,合议优异。碙川可升为翔龙县,置令丞簿蔚,隶化州,免租税诸色利籴五年。”元代黄晋在《陆君实传后叙》中记载:“入海至井澳,一名仙女澳。风大作,舟败儿溺。至七洋洲,欲往占城,不果,遂驻碙州镇。碙州屹立海中,当南北道,隶化州。”碙川为碙州之刊误。

道光年间黄安涛总修、潘眉目总撰的《高州府志》卷记载:“翔龙县故址在县(即吴川县)南海中硇洲。宋景炎二年端宗崩于硇洲。陆秀夫、张世杰等复立帝昺为帝。黄龙现海上,改元祥兴,升硇洲为翔龙县。”

道光五年吴川知县李高魁所撰的《吴川县志》卷四中记载:“翔龙县在硇洲。宋景炎三年春正月,元兵入广。帝舟次硇洲。夏四月戊辰,帝年十一崩。上尊谥曰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庙号端宗。群臣皆欲散去,独左丞相兼枢密使陆秀夫不可,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安置之?古人有以一城一旅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复兴耶!乃与枢密副使张世杰奉卫王昺庚午即皇帝位于硇洲,时年八岁。是曰黄龙见海中,群臣皆贺。五月癸未朔,改元祥兴,乙酉升硇洲为祥龙县。”

《宋史·瀛国公纪》也有相似的记载:十五年“三月,文天祥取惠州,广州都统凌震、转运判官王道夫取广州。昰欲往居占城不果,遂驻碙州。遣兵取雷州。曾渊子自雷州来,以为参知政事、广西宣谕使。四月,昰殂于碙州,其臣号之曰端宗。庚午,众又立卫王昺为主,以陆秀夫为左丞相。是月,有黄龙见海中。五月癸未朔,改元祥兴。乙酉,升碙州为翔龙县。遣张应科、王用取雷州,应科三战皆不利,用因降。六月丁巳,应科再战雷州,遂死之。”雷州与硇洲相近,遣将士出兵战雷州才是正常之举。

吴熙业编撰的《高雷文献》介绍吴川县和翔龙县时有这样一段话:“翔龙废县,在县南海中硇洲上(现属湛江市)。宋景炎三年,端宗崩于硇洲,陆秀夫、张世杰等立昺,是日黄龙现海上,改元祥兴,升硇洲为翔龙县,至元朝废县置,仍属吴川县。明知府吴国伦诗:‘一旅南巡瘴海边,孤舟丛樾击楼船,从容卷土天难定,急难防元地屡迁。丹凤未传行在所,黄龙虚兆改初年。当时血战潮痕在,长使英雄泪黯然。海门鲸浪吸硇洲,诸将当年扈跸游。……清知县盛熙祚诗:‘草草君臣噩浪中,难将成败论英雄。当年马鬉无坏土,此地翔龙有故宫。”[1]

吴宣崇考证很清楚:“碙洲曰即硇洲已无疑义,惟厓山志作碙,宋史二王本未作碙,与硇字互异,遂有疑碙洲与硇洲分两地者,不知字书无碙亦无碙,均硇之讹耳(硇字旁从凶门之,匈奴之匈者误)。”碙洲究竟在何处?应隶化州之境。从碙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看,邓光荐的《宋丞相传》中定位是,“碙州屹立海中,当南北道,隶化州。”其它也有多处资料讲到碙州隶化州之说。吴宣崇分析考证:“考太平寰宇记,化州东南至碙洲镇大海二百二十里,雷州东至海岸二十里渡小海抵化州地界,名碙洲。又琼州北十五里,极大海泛大船或便风十日到广州,路经碙洲,其为吴川之硇洲,分明极矣。”元史世祖本纪中在记载:“行中书言,张世杰据硇洲攻傍郡未易平。”说得是“盖世杰时攻雷州,惟在吴川之硇洲,故攻雷最近,且六军泊居雷化犬牙处,非吴川之硇洲又何处乎?”[2]

本人认为,碙州就是现今的硇洲。首先,明清之前,硇洲均属吴川县是确信无疑的。那么,吴川是否属于化州管辖呢?光绪十二年毛昌善重修的《吴川县志》卷一中写到:“吴川县,汉高凉县地;隋置吴川县,属高凉郡,唐属罗州,宋元属化州,明洪武八年改属高州府。”这里明确说明宋元时期吴川县属化州管辖。因此,化州之碙州就是硇洲,不可能在化州境内出现多个碙州。碙州即硇洲的别写。

由上可以确定,宋端宗与帝昺在逃亡途中确到过碙州(即硇洲)并建立行营作数月停留。然对于碙州是否就是硇洲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当时称为碙州的应有多处,南宋流亡政府所到这处应是广东东莞的碙州即现今的香港。笔者以为,这样的认识未免过于武断,与历史事实并不相符。

二、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产生东莞之碙州与吴川之碙州分歧之说?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陈仲微的《二王本末》中的叙述是东莞有个碙州。作为南宋遗臣,陈的根据不知出于何处。由于是宋遗臣所著之说,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所难免,因此成为以后学者作为研究此段历史的重要依据加以引用。历史研究必须结合历史地理方能分清东南西北及所处方位,否则会越搞越糊涂。二是后来学者对广东全省地理方位不是非常清晰。其实,事实是非常清楚的。“昰欲往居占城不果,遂驻碙州。遣兵取雷州。”这样的描述稍有点地理方位的人都可以明了。雷州与吴川之碙州才有遣兵之必要和可能,否则相距遥遥,古代交通工具怎能做到?而且从战略上考虑,也只有近邻之地才需进攻或保护。碙州隶化州,从另一角度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如今硇洲岛上尚存有宋皇井等重要文物以及当地村里还建有陆秀夫庙等作为供奉之神每年都有相应的祭祀之俗,如果历史上从没有过二帝登岛的史实,村民们的这些活动就难以理解了。

在历史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史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可惜现在无论是学者还是当地政府部门对该段历史的挖掘整理和重视程度都显得相当不够。

注:

[1][2]吴熙业:《高雷文献》,永利印务公司,1985年,第139、414页。

基金项目:本文为湛江市科技局2013年立项课题“东海岛、硇洲岛历史研究”[2013A3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增光,男,1963年出生,浙江金华人,岭南师范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创业教育;历史学。

猜你喜欢
考证
惠州市“化学检验工”考证题库建设探析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联系初考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大学生考证自我期望与企业认同度的对比分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三)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
两宋之交真率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