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零件几何量检测》课程建设

2014-11-10 07:14胡照海吴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训考核测量

胡照海,吴廷婷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2009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讲座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按照“1221”人才培养模式和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思想培养人。“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职教育近十多年来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

一、“12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221”模式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延伸,其内涵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个“1”是指一个汇集、使用各种资源的开放平台。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样一个办学平台的作用,创新体制,整合资源,重点是办学思想的开放。学校不能仅仅只有教学,要打破思想上的围墙,汇集社会的、企业的等各方资源进行使用,主动走进市场,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现资源共享。第一个“2”是指两个人才培养系统。一个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系统。这两个系统要灵活地、交叉地进行应用,并紧密结合,同时还要系统地设计这两个系统的课程,真正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第二个“2”是指学生要具有两个证书。一是学历证书,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两证齐全,既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反映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个“1”是指终身教育。即要把学校办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为社会服务的基地。结合高职院校“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我们对《零件几何量检测》这门课程从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和考核评价体系等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呈现出一种新模式的课程。

二、《零件几何量检测》课程教学设计

《零件几何量检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是基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桥梁,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这门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抓好理论,还要重在实践,也就是要求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设备维修等工作中能够合理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和零件几何精度的选用及设计,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

1.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了10个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学习单元,以典型零件几何要素检测为载体,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打破了传统单一的逐章讲授的教学模式。前5个学习单元包含了几何量检测的基本知识,中间3个学习单元是典型零件表面的检测,最后一个学习单元以齿轮轴和箱体为综合检测对象,教、学、做有机融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其中。

2.单元教学设计。学习单元分别是:绪论;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测量;表面粗糙度及测量;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测量;自主学习环节;测量专用周。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零件几何量检测》学习单元及教学目标表(节选)

3.教学方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都是以一个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典型零件几何要素检测为载体,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是:“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学习基本知识→练习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领取零件和计量器具,检查零件和计量器具→完成检测报告和练习思考题”。在教学过程,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检测视频,以此增强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在分析、学习新知识过程,我们通常指导学生各组或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在练习使用和完成检测报告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器具,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检测方案的可行性,判断被测零件的合格性。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教、学、做有机融合,使得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表2为“学习单元2:极限与配合”的教学方案设计。

表2 学习单元2的教学方案设计表

?

三、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课程结束后将组织理论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理论考核主要根据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按照相关知识和技能点进行闭卷笔试,笔试成绩占理论考核的60%,剩下的40%是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情况、实验准备及完成情况、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提问成绩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能力考核即零件项目综合检测,考核环节包括检测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案的拟订、实施、维护保养等,因为本课程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所以综合能力考核不仅考核每个环节的操作完成情况,还考核对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案的拟定、检测报告的填写的完成情况。当然,完成相应实训环节后,学生可以参加几何量计量工中级工的技能鉴定,部分学生还可选择机械加工中级工的技能鉴定,或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再获取学历证书,两证齐全,逐步独立上岗,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

四、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程进行了“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后,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课堂搬到了实训场地——检测实验室,全面实施现场教学。而且我们这个课程的主要单元都是以一个案例引入基本知识,然后是具体的实训内容,这些实训内容是基于工厂实际的检测案列,学生只要完成了这些检测实训项目,基本就可以胜任工厂现场的几何量检测工作。授课时,教师结合具体对象和产品,边讲解、边通过多媒体实验视频演示,学生边听、边动手操作,看、听、做、想并举,眼、心、手、脑并用。

总之,在“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专业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课程建设。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的思路开阔,知识融会贯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均有很大提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备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校企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职教理念和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企业利益和学校实际。

[1]课题组.装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1221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冯华勇,等.基于“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3]任建华,等.关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的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

[4]胡照海,等.零件几何量检测[M].第1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实训考核测量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测量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