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寻找适合的学习之路

2014-11-10 10:04潘宁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潘宁

摘要:文章对照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系列摸索和尝试,为学生寻找适合的学习之路。

关键词:教学效果;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类型;教学模式;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3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12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对学生的大脑形成强烈的刺激,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经常会在传统的教学的过程中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堂课的容量已经缩得很小;板书详略有致;语速缓慢且抑扬顿挫重点突出;双眼紧盯走神的同学,让他时刻不敢放松,可是,一堂课下来,还是有那么几位同学似懂非懂,似通非通。这对老师来讲,实在是一种自信心的打击。

笔者对照有关多元智能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于一九八三年由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所谓多元智能,指的是人类自孩童起,便会用各种不同的智能来学习或表现,人的心智结构,至少包含以下八种智能:

一、语言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如作家及演说家。

二、自省智能:有自知之明,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情绪、动机、脾气和欲望,以及自律、自知和尊重的能力。如宗教领袖、心理治疗医生。

三、人际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如:政治家顾问等。

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位和推理的能力。这项智慧包括对逻辑或数字敏感并有能力分辨。如科学家、数学家。

五、空间智能:这项智慧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立体化在脑海呈现出来。如艺术家和建筑师等。

六、肢体动觉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如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及雕塑家等。

七、音乐智能:这项智慧包括对于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如作曲家、演奏家等。

八、自然观察智能:对于自然界中的事物,能敏锐观察,发现异同。如:自然生态学家、自然科学家。

加德纳博士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上述的八项智能中的能力,只是某些智能很发达、某些智能普通,其余的较不发达而已。例如:一个人,他的数理逻辑智能及语文理解智能可能很好,但是人际智能、音乐智能就不一定特別突出了。他认为每个婴儿刚诞生时,八项智能的发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同,以及后天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而导致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某些智能成长得比较快,比较好,而另一些却发展很慢,甚至停滞不前。

各项智能发展程度不同,就可能导致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模式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比较强烈,对文字及语言之敏感性很强。这样的学生,教师清晰的表达对他们的接收和理解知识有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学生对书写的文字反应比较强烈。可能这一类学生的听—思考—理解—反馈能力没有第一类强,但是详略有致的板书对他们的接收信息很有好处。他们是通过看—记录—思考—理解—反馈这样一个过程进行信息的整理的。传统的课堂,这样的学生也是受益者。

有的学生对文字对语言的接收理解能力较差,但是对图像有较好的理解能力,所以我们的板书中缺少不了图示和图解,书本上也有大量的图片,这是为他们准备的。

可是,我们的课堂还缺少对一些好动的同学设计,有的同学只对音乐声有较好地反应,有的同学在户外活动中会表现出更好的活力,有的同学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同学则在集体讨论中能更好的接收信息……我们的课堂,真的适应每一个人吗?很明显,对传统的听讲-板书模式的课堂,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不适应的,课堂对他们来讲是无趣的、强迫的、无成就感的。正因为我们的课堂无法激发这些人兴趣,自然也就无法对其大脑形成强烈的刺激,课堂效率又怎么会提高呢?

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突出的学生身上,对于擅写文章者或是数学神童,我们总是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对于那些在其他方面非常有天赋但在语言或逻辑上有所欠缺的孩子,那些以后可能会成为音乐家,自然科学家,国家运动员,建筑师,雕塑家,发明家的孩子却得不到我们正确的评价。相反的,很多学生被贴上了“智力低下”、“学习能力极差”的标签,他们的天赋,他们的五彩的人生,极有可能因为这些误解和忽视而终结,最终浑浑噩噩一生,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惯常的思维和学习模式不适合传统的语言-逻辑课堂。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一个课堂如果只能被一种类型的同学适应,那么这个课堂是失败的,因为其他学习类型的孩子并没有得到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只培养他的语言逻辑能力,而其他能力诸如动手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均没有得到发展,踏入社会必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人人成才,人人成星”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用更广泛的手段来表现他的课堂,比如通过音乐、交流合作、艺术活动、个性表演、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心智结构和学习模式,安排课堂教学,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通过你的教学活动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课堂。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笔者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的一系列摸索和尝试:

1.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化学学科有它吸引人的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大量的实验,同时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推理,计算。实验虽小,但小小的成功足以给年幼者足够的成就感。只要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学生八大智能中的大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通过所设的教学情景有所收获。endprint

比方说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分组试验。

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定体积的雪碧,并得到了以下装置和药品。

首先请学生对着澄清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再请学生振荡锥形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和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既节省原料(不需要使用石灰石和盐酸)和时间,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又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汽水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只需摇晃和振荡就能使其大量逸出。同时通过分组实验,每组中的六位学生在一两位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的带领下,通力合作,搭建装置,观察实验现象,推导原理,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智能,肢体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利用所给仪器,设计并搭建装置,这对学生来说要求很高:既要对仪器的特点熟悉,又要了解反应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制备产物的特点等。但平时实验机会有限,学生不可能总是在实验室中上课,所以,在普通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室进行练习。如:

学生看到以上装置后,首先会在头脑中将这些装置一一搭建起来,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本人再请同学上台,通过flash,将这些仪器一一搭起来,如:

同学们看到自己怎么想就可以怎么搭,就像贴图片一样,兴趣非常浓厚,踊跃举手希望上台一试,而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上下,从其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内容本身和自身认知特点直接引起的。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就难以理解,这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课程的第三章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非常抽象,理论性也很强,当遇到这些内容时,笔者更喜欢用图示或多媒体演示,如:H2O分解反应的动画,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等。

在讲解物质分类,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时,笔者也都用文字和图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示,这样既能被语言逻辑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接受,又能被空间观察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接受。

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密切相关。教师如果教法单调枯燥,学生难免兴趣丧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改变教法,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复习“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时候,笔者准备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和制法进行对比整理。但在具体上课时笔者并没有简单的在黑板上罗列三者的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手工自制,电脑打印,小组合作等手段把三者的知识点以小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结果,学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潜能,做出来的小报五彩缤纷,赏心悦目,个性明显,知识点突出。学生在自觉自愿,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技能、逻辑智能、交际智能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更有音乐天赋者,还在小报上编排了词曲,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力。如:

4. 通过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他们喜欢动手,教师若能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多进行课外小制作、小实验,不但能使学生学有所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了酸碱指示剂,认识了石蕊和酚酞,笔者又利用本校特色课程“化学双语课”的时间,指导学生用紫卷心菜叶,自制石蕊试纸,并用它来检验各种液体的酸碱度。这虽然不在课程范围内,但是通过这个实验,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本质、性质和使用方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和英语的兴趣。他们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石蕊试纸,观察到了许多课本上看不到的鲜艳的颜色变化,体验到了很大的新鲜感和成功感。而因为是双语课,一些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更是听得仔细无比,也促进了他们的学习。

5. 坚持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能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使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挂钩,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第九章在讲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形象地体会和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本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首先在集气瓶底铺上少量水,并向其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关闭止水夹,点燃硫磺,立刻塞紧橡胶塞。请学生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同时观察紫色石蕊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石蕊的变色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了酸性物质,本套装置可用于模仿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

当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同学们问到了刺鼻的气味。关闭止水夹,提问:“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我们一点也不能放入到空气中,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处理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很快就有同学想到用废碱液吸收尾气,这个过程可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倒吸,红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这一步实验可模拟化工厂用废碱液处理二氧化硫尾气,使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既掌握了酸雨的形成原理,又学会了如何处理尾气,还复习了产生倒吸的原因,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水平不同,心智结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模式有所差异,为了使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所收获,教师应在安排教学情景和探究过程上下大功夫,吸引各种类型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话,不仅学得辛苦,而且事倍功半,化学的学习也将失去意义,这样的结果,也还是少数语言,逻辑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片面的发展,而其他极有天赋的学生却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巨大的潜力得不到发挥,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此,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为“人人成才,人人成星”的梦想实现而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宏佳. 化学教学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比方说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分组试验。

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定体积的雪碧,并得到了以下装置和药品。

首先请学生对着澄清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再请学生振荡锥形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和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既节省原料(不需要使用石灰石和盐酸)和时间,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又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汽水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只需摇晃和振荡就能使其大量逸出。同时通过分组实验,每组中的六位学生在一两位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的带领下,通力合作,搭建装置,观察实验现象,推导原理,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智能,肢体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利用所给仪器,设计并搭建装置,这对学生来说要求很高:既要对仪器的特点熟悉,又要了解反应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制备产物的特点等。但平时实验机会有限,学生不可能总是在实验室中上课,所以,在普通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室进行练习。如:

学生看到以上装置后,首先会在头脑中将这些装置一一搭建起来,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本人再请同学上台,通过flash,将这些仪器一一搭起来,如:

同学们看到自己怎么想就可以怎么搭,就像贴图片一样,兴趣非常浓厚,踊跃举手希望上台一试,而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上下,从其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内容本身和自身认知特点直接引起的。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就难以理解,这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课程的第三章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非常抽象,理论性也很强,当遇到这些内容时,笔者更喜欢用图示或多媒体演示,如:H2O分解反应的动画,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等。

在讲解物质分类,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时,笔者也都用文字和图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示,这样既能被语言逻辑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接受,又能被空间观察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接受。

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密切相关。教师如果教法单调枯燥,学生难免兴趣丧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改变教法,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复习“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时候,笔者准备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和制法进行对比整理。但在具体上课时笔者并没有简单的在黑板上罗列三者的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手工自制,电脑打印,小组合作等手段把三者的知识点以小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结果,学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潜能,做出来的小报五彩缤纷,赏心悦目,个性明显,知识点突出。学生在自觉自愿,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技能、逻辑智能、交际智能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更有音乐天赋者,还在小报上编排了词曲,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力。如:

4. 通过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他们喜欢动手,教师若能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多进行课外小制作、小实验,不但能使学生学有所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了酸碱指示剂,认识了石蕊和酚酞,笔者又利用本校特色课程“化学双语课”的时间,指导学生用紫卷心菜叶,自制石蕊试纸,并用它来检验各种液体的酸碱度。这虽然不在课程范围内,但是通过这个实验,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本质、性质和使用方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和英语的兴趣。他们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石蕊试纸,观察到了许多课本上看不到的鲜艳的颜色变化,体验到了很大的新鲜感和成功感。而因为是双语课,一些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更是听得仔细无比,也促进了他们的学习。

5. 坚持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能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使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挂钩,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第九章在讲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形象地体会和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本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首先在集气瓶底铺上少量水,并向其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关闭止水夹,点燃硫磺,立刻塞紧橡胶塞。请学生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同时观察紫色石蕊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石蕊的变色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了酸性物质,本套装置可用于模仿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

当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同学们问到了刺鼻的气味。关闭止水夹,提问:“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我们一点也不能放入到空气中,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处理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很快就有同学想到用废碱液吸收尾气,这个过程可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倒吸,红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这一步实验可模拟化工厂用废碱液处理二氧化硫尾气,使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既掌握了酸雨的形成原理,又学会了如何处理尾气,还复习了产生倒吸的原因,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水平不同,心智结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模式有所差异,为了使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所收获,教师应在安排教学情景和探究过程上下大功夫,吸引各种类型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话,不仅学得辛苦,而且事倍功半,化学的学习也将失去意义,这样的结果,也还是少数语言,逻辑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片面的发展,而其他极有天赋的学生却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巨大的潜力得不到发挥,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此,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为“人人成才,人人成星”的梦想实现而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宏佳. 化学教学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比方说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分组试验。

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定体积的雪碧,并得到了以下装置和药品。

首先请学生对着澄清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再请学生振荡锥形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和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既节省原料(不需要使用石灰石和盐酸)和时间,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又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汽水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只需摇晃和振荡就能使其大量逸出。同时通过分组实验,每组中的六位学生在一两位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的带领下,通力合作,搭建装置,观察实验现象,推导原理,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智能,肢体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利用所给仪器,设计并搭建装置,这对学生来说要求很高:既要对仪器的特点熟悉,又要了解反应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制备产物的特点等。但平时实验机会有限,学生不可能总是在实验室中上课,所以,在普通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室进行练习。如:

学生看到以上装置后,首先会在头脑中将这些装置一一搭建起来,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本人再请同学上台,通过flash,将这些仪器一一搭起来,如:

同学们看到自己怎么想就可以怎么搭,就像贴图片一样,兴趣非常浓厚,踊跃举手希望上台一试,而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上下,从其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内容本身和自身认知特点直接引起的。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就难以理解,这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课程的第三章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非常抽象,理论性也很强,当遇到这些内容时,笔者更喜欢用图示或多媒体演示,如:H2O分解反应的动画,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等。

在讲解物质分类,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时,笔者也都用文字和图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示,这样既能被语言逻辑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接受,又能被空间观察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接受。

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采用的教法也密切相关。教师如果教法单调枯燥,学生难免兴趣丧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改变教法,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复习“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时候,笔者准备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和制法进行对比整理。但在具体上课时笔者并没有简单的在黑板上罗列三者的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手工自制,电脑打印,小组合作等手段把三者的知识点以小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结果,学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潜能,做出来的小报五彩缤纷,赏心悦目,个性明显,知识点突出。学生在自觉自愿,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技能、逻辑智能、交际智能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更有音乐天赋者,还在小报上编排了词曲,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力。如:

4. 通过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他们喜欢动手,教师若能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多进行课外小制作、小实验,不但能使学生学有所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了酸碱指示剂,认识了石蕊和酚酞,笔者又利用本校特色课程“化学双语课”的时间,指导学生用紫卷心菜叶,自制石蕊试纸,并用它来检验各种液体的酸碱度。这虽然不在课程范围内,但是通过这个实验,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本质、性质和使用方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和英语的兴趣。他们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石蕊试纸,观察到了许多课本上看不到的鲜艳的颜色变化,体验到了很大的新鲜感和成功感。而因为是双语课,一些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更是听得仔细无比,也促进了他们的学习。

5. 坚持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能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使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挂钩,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第九章在讲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形象地体会和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本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首先在集气瓶底铺上少量水,并向其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关闭止水夹,点燃硫磺,立刻塞紧橡胶塞。请学生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同时观察紫色石蕊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石蕊的变色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了酸性物质,本套装置可用于模仿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

当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同学们问到了刺鼻的气味。关闭止水夹,提问:“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我们一点也不能放入到空气中,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处理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很快就有同学想到用废碱液吸收尾气,这个过程可观察到氢氧化钠溶液倒吸,红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这一步实验可模拟化工厂用废碱液处理二氧化硫尾气,使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既掌握了酸雨的形成原理,又学会了如何处理尾气,还复习了产生倒吸的原因,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水平不同,心智结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模式有所差异,为了使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所收获,教师应在安排教学情景和探究过程上下大功夫,吸引各种类型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话,不仅学得辛苦,而且事倍功半,化学的学习也将失去意义,这样的结果,也还是少数语言,逻辑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片面的发展,而其他极有天赋的学生却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巨大的潜力得不到发挥,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此,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为“人人成才,人人成星”的梦想实现而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宏佳. 化学教学论[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