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三法

2014-11-11 12:15汤亚东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气古文文言文

汤亚东

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工作能够完善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提升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趣味诵读,一箭多雕

学生已经在初中接触到了文言文,然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初中提高了一大截,导致学生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所以,如何打消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并且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之中是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诵读在文言文的学习之中占据着牢不可破的地位。不论是古人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还是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都会发现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诵读”这一环节的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古文学习的认识。

尽管文言文在朗诵的过程中,并没有古诗词那么“朗朗上口”和“信手拈来”的音律变化,但是在文言文中也不乏充满韵律感和气势的文章。

例如,《兰亭集序》的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句读来朗朗上口,意思浅显却能够迅速地吸引读者读下去。

又如,《谏太宗十思疏》这篇课文中有:“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这十思一口气读下来不仅能够很好地窥见魏征的一颗赤诚之心,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谏太宗十思疏》这篇课文的中心内涵。

由此可见,通过诵读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借助古文的特点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并且对课文的主旨有所把握。但是,在诵读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趣味化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鸿门宴》这篇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沛公、项羽、范增、张良、项伯、项庄、樊哙等人,由学生进行分别朗诵。开始之前,教师还可以分别指导学生注意自己饰演角色的说话语气:项羽的语气是霸气、说一不二、极具威慑力;范增的语气是从劝告到急迫再到无奈;沛公的语气则包含了焦虑、无奈、隐忍;张良的语气是临危不惧;樊哙的语气是粗鲁、充满胆气而不失谋略。

在整个朗诵过程中,学生在朗诵同学的语气引导下放佛置身于“鸿门宴”的现场。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也能够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而全体学生在这个诵读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整篇课文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

二、创设情景,唤起共鸣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篇目既有故事性的叙述文,也有游记性的散文,还有一些说理性的文章。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好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所谓创设情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主要是指在完成了基本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篇目引导学生分别通过情景再现、情景描画、情景描述等方式来深化教学实施的过程。

例如,《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第三段“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是作者游览西山的过程以及如何移步等具体描述。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板书结合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整个的游览过程和游览所见。在这个结合板书和多媒体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为教师在黑板上所描画的游览简易图所吸引,学生的兴趣点也会被多媒体设备上所展示的色彩鲜明的图片以及风景激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对课文感知的情感也将成形。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种情景的创设,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词汇、事物、细节,如“斫榛莽”“焚茅茷”“若垤若穴”“萦青缭白”等就会有更加准确的把握,而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这个文言文文本的把握就会更为准确。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实现综合提升

学生是整个教学实施的唯一对象,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参与者。所以,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从而在整个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提升。

所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是指在整个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存在,重视学生的表现,更好地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知识能力的提升、思维的纵深发展以及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一些具体篇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发问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深化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做好相关的注释笔记,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思所学进行一些发散性的创造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逍遥游》这篇文言文是高中阶段较难掌握,也较难理解的一篇古文。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内容做好详细的注释笔记,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如:“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为‘这样,然后才……”“培:凭”“莫之夭阏:无所滞碍。夭,挫折。阏,遏制,阻止。‘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图南:计划向南飞”。通过对这些重点内容和难点句式的注释就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掌握好《逍遥游》这篇课文的内容。

再如,《阿房宫赋》这篇古文是古代文言文中非常著名且非常成功的文章。这篇文章通过想象、比喻、夸张等手法重现了当年阿旁宫的壮丽,又借助描写、铺排与议论的写作方式将整篇文章写得极尽其妙,更借助骈文散行的文风使得整篇文章错落有致,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渲染力。

因此,在学习这篇古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结构、层次的解析来深化学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把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的《阿旁宫赋》写一篇简短的评论性文章或者是思辨性的文章。这种训练旨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以上就是做好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三种方法,教师若能灵活运用,不仅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还能在多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语气古文文言文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