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宝钞失败原因探析

2014-11-11 22:24董琴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失败明代

董琴

[摘 要]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起,其购买力迅速下跌,终成废纸。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家基于财政开支所需,不控制发行量,无限制滥发;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发行大明宝钞的制度;大明宝钞只是依赖政府的信用为基础,而未有建立准备金制度;伪钞充斥其间,破坏了货币流通领域的正常秩序四个方面。

[关键词]明代;大明宝钞;失败

学术界对明代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的研究,史学界向来比较关注,研究论文和专著已出多篇部,主要成果有:彭信威(1)《中国货币史》,主要侧重于纸钞制度及其购买力的分析。赵轶峰(2)《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认为明初推行官钞“可以把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控制在封建国家手中,进而掌握社会经济脉。这是明初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千家驹、郭彦岗(3)《中国货币史纲要》,侧重于对整个中国历史上的货币的种类及其演变的述论。王玉祥(4)《明朝钞法述论》,亦认识到“明朝实行钞法,从统治者主观上讲主要是为了聚敛财富”。赵善轩、李新华(5)《重评“大明宝钞”》,则从“宝钞的设计及制度已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方面来探讨其失败的原因。李曰强(6)《明初币制改革初探——兼论大明宝钞在明初的积极意义》,立意于明初币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另王俪阎《大明通行宝钞考》,李宪章《大明宝钞的钞与版》,李坚《闲谈明代纸币——大明通行宝钞》,胡振祺《明中书省印造“大明通行宝钞”》,曾昌林《大明通行宝钞纸币浅析》(7)等等,主要从文物考察的角度论述了大明宝钞。

上述,或对大明宝钞的一个方面做出了程度不同的研究,或从总体上对大明宝钞进行了探讨,但是,没有全面的分析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有鉴于此,笔者对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再作研究,希望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提高一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宋代民间就已有交子流通,但宋初的交子,并不属于严格定义的货币。后来,金、元两代分别继承了宋代纸币的制度,并加以完善发展。明朝建立不久,政府便想遵照宋、元以来的传统,发行纸币,作为法币流通。明太祖遂于洪武七年(1374年),设宝钞提举司一职,负责统筹印行纸币。“明年(洪武八年(1375年))始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纹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8)

大明宝钞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钞票的正上方有龙形花栏的横题,题为“大明通行宝钞”。栏内上方的两旁以篆文书写,一边写着“大明宝钞”,另一边则有“天下通行”的字样。大明宝钞的最下端写着“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相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9)宝钞的中央有钞贯的图案,有十串的钞贯图案,其面值为钞一贯(一贯等于一千文钱)。五百文则画有钱文五串,其余如此类推。宝钞分别有一贯(1000文)、500文、400文、300文、200文以及100文钱,六种不同的面额。洪武八年(1375年),政府规定每一贯钞能折换铜钱1000文,又或者可以折换白银一两,而每四贯钞则可对兑黄金一两。

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及实物交易,凡是违反者皆被治罪,而告发者则以原告交易之物品作为犒赏。洪武十年(1378年),朝廷宣布实行“钞钱双轨”的制度,同时又铸造小面额的铜币,并允许历代铜钱与大明宝钞共同流通使用。按照政府的设计,百姓100文以上的交易,应需要使用大明宝钞,而100文以下则会用铜钱。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政府又加发小面值的纸币,分别有10文、20文、30文、40文、50文等五种。后来,由于禁用金、银政策的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明政府又分别于洪武十三年(1397年)、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二年(1404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元年(1426年)重申这一项政策。(10)

在国家政治权力强制执行下,大明宝钞的流通确实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稳定时期,史籍载云:“明初,钞甚通行。”(11)大明宝钞流通的稳定时期大约维持了约二十年左右,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限性条件,以及以财政为中心的明代国家货币制度中纸币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性的缺陷,大明宝钞行用不久就出现贬值的情况。洪武十三年(1380年)新旧大明宝钞已有不同的购买力,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明宝钞一贯在两浙仅值钱二百五十文,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浙赣闽广等地,大明宝钞一贯仅值钱一百六十文。大明宝钞自发行起始,不足20年价值就已经急跌至原来的二成,而且一直下跌不止。宣德以后,大明宝钞更低至一贯只能钞兑10文铜钱的水平,及弘治时赐钞三千贯不过四文钱而已(12)。

大明宝钞自英宗以后,钞值惨跌,急转直下,终成废纸。正统年间,取消用银禁令。大明宝钞如此迅速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明代国家基于财政开支所需,不控制发行量,无限制滥发。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发行、流通必需仰赖经济发展达到足够充分的状态。(13)在明朝建国初期,大明宝钞的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立足于社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而是出于国家财政的考虑。

洪武年间国家一再发行大明宝钞亦是有不得已的选择,这主要是迫于军事需求。自洪武二年(1369年)至洪武八年(1375年),明王朝对北元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尤其是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令三路大军,十五万人,由徐达统帅征北。洪武八年(1375年),平定四川。同年北元悍将王保保意外去世,明军去除了统一北方一位劲敌。这所有的军事行动,与物质赏赐鼓励是密不可分的,士气的振作,胜利者的稿劳等等,都是非常必要。对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进行赏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而当时明代国家的全年货币发行总力却相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国家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发行不兑换性纸币以满足财政开支需求与缓解财政危机。这也是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大明宝钞的第一年大多数的财政开支都与军事有关的原因。据统计,这一年军事性赏赐支大明宝钞数额近千万两白银。(14)充分证明了明代国家发行宝钞是出于财政需求,甚至可以说大明宝钞是为满足军事性开支的需求而发行的一种不兑现性纸币,而不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商品经济对货币的真正需求。正如唐文基所说,发行大明宝钞目的不在于便民,而真正在于财政需要。(15)

二是朱元璋过分自信权力,明政府没有制定一套系统的发行大明宝钞的制度,而主要是透过皇帝赏赐、政府开支和救济的形式,作为主要的发行渠道。皇帝赏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朝廷赏赐官员、军民,且占大多数。另一类是赐予外国朝贡者作为回馈礼物。仅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一年内,朱元璋在各种场合赏赐大明宝钞的记录就有69处,在这69个事例中有53个事例或者是指定了赏赐的准确数量,或者是清楚地说明了分发的类别,可计算出总数为88607315贯。余下的16次的数量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其总数估计可能接近700万贯。这样,仅在这一年内,朱元璋赏赐的大明宝钞总目就有9500万贯,而该年政府记录的收入按纸币计算有20382990贯,即是一年内发行了7500万的新钞,相等于半年的田赋收入。(16)即是说市场上突然间增加了七千多万的货币流通。按照经济学中的“合理预期假说”,当人们预知或估计政府将持续大量发行该货币时,公众会预期货币的购买力即将下跌,结果必然会引致物价持续上胀,若情况长期持续,则会引致经济混乱,公众自然对该货币失去信心。(17)明代的情况正如此。

到了15世纪早期,大明宝钞的通货膨胀已经失控,随着大明宝钞价值下降,明政府为了增加市场对大明宝钞的需求,在其它税务、官方收费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永乐二年(1404年),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建议实行统一的户口食盐之法,各户食盐纳大明宝钞。(18)其最初的计划是希望每年可增收一亿贯。户部提出反对建议,决定将这一数额减少一半。但即使这样,这一政策也从来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或者户部的建议实行过。当时的计划性收入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旨在提升公众对大明宝钞的需求,从而稳定大明宝钞的价值。但永乐皇帝的这一政策并没有达到通货紧缩的作用。因为政府虽然增加了纸币的收入,但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其结果只是起到令大明宝钞在市场的流通速度减慢的作用,而并没有减少,所以只会徒劳无功。

大明宝钞市场流通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带来的一个直接可观测的结果是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马歇尔说:“如果一国的通货数量增加,而其它情况不变,则将相应地降低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如果通货的数量仍有可能增加的话,则每一单位通货的价值将以更大的幅度下降。”(19)而通货膨胀引发了大明宝钞的信用危机与混乱。

三是大明宝钞一直只依赖政府的信用为基础,而未有建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定币值。早在宋、元时期,中国已经发展出相当有系统的纸币制度。如元初所发行的“中统钞”,已经建立了相当有系统的准备金制度,即“丝银本位”制,规定丝钞每1000两,可以兑换50两银,而元政府主要以银及少数的金,还有其它具有价值的物品作为准备金,以供持钞者兑换。人们以纸币兑换,只需扣除百分之三的手续费,便可换到银或其它货品,这对于加强人们对纸币的信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是到了明代,不但没有显著的进步,反而出现倒退的情况。明代并没有沿着元代的准备金制度并加以发展,而只是依据政府信用来维持宝钞的价值,更试图禁止民间使用金、银及铜作为货币以巩固宝钞的价值,使宝钞成为单一本位。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只有达到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不依赖准备金而发行纸币: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足以应付一定数量的纸币流通,则无需准备金。二是人们必须相信政府会持续地紧守有限制地发钞,以及维持币值的原则。20但是在明代,这两个条件显然是没法达到的。

而且,在不久之前,人民刚经历了元末纸币大幅贬值的痛苦经验,公众对信用货币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再加上明朝刚刚建立,全国并没有完全统一,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不足,大明宝钞在此情况下推出难免事倍功半。再者,中国经历了宋、元以来长期的战争和混乱,社会经济倒退,人口从宋、金时期的一亿左右,锐减至明初的6500万。这不可避免地使农村部分地回复到自然经济模式,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相对降低,尤其是对信用货币而言。

四是伪大明宝钞充斥其间,破坏了货币流通领域的正常秩序。中国古代民间私铸货币可谓历史悠久。由于古代纸币制作技术、制作材料和辨认伪币技术的粗糙,随着明代手工业的发展与进步,有专门从事为货币的制造的人,各色手工业者也会伪造货币。现代经济学原理强调,货币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货币本身的耐用性,但古代中国纸币的币材,根本不能符合这一条件,且由于大明宝钞由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版本,都是采用洪武皇帝的名义,即使大明宝钞有不同印行的年份记录,但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这为伪钞的流行提供了方便。

伪钞充斥市场,直接的受害者还是中下层的普通小民百姓。普通百姓家辛劳收获,贸之于市,易得伪钞,遂无生理。明代虽于洪武九年(1376年)就制定了“倒钞法”,在各地设行用库收换昏烂钞;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令调换昏烂钞的界限,凡票面金额文字可辨认的均应继续流通使用,不准对用旧钞购货者提价;但实际上官家收税只要新钞,民间对旧钞则降价使用或拒用。以后一再重申对旧钞应全部收受,但官家不执行,就是不收回昏钞,致使大明宝钞越发越多,形成新旧钞的差别价格,官吏从中舞弊。(21)这加速破坏了人民对大明宝钞的信心。产生的最严重的负面效应是国家在纸币一事上的信用度大大降低,给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综观大明宝钞的兴衰起落,它的被废弛已成难移之势。明政府发行大明宝钞,根本的动因是出于国家财政需要而展开的,投向流通领域的途径完全依赖财政开支得以实现,是国家应对财政紧张而发行的一种纸币,在大明宝钞的实际的运作方面乏长远、细致周密的规划。也正是因为明政府发行大明宝钞的目的是出于国家财政需要,因此在实际的宝钞发行管理方面,国家只顾投放出去,而不注重建立完善的合理的宝钞回笼政策和制度,因此大明宝钞贬值、滞行及最终崩溃,退出流通领域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赵轶峰:《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王玉祥:《明朝钞法述论》,《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5]赵善轩、李新华:《重评“大明宝钞”》,《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及有关文献。

注释: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赵轶峰:《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王玉祥:《明朝钞法述论》,《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5)赵善轩、李新华:《重评“大明宝钞”》,《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李曰强:《明初币制改革初探——兼论大明宝钞在明初的积极意义》,《沧桑》2010年第6期

(7)王俪阎:《大明通行宝钞考》,《中国钱币》,2009年第3期;李宪章:《大明宝钞的钞与版》,《安徽钱币》2007年第3期;李坚:《闲谈明代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安徽钱币》2006年第4期;胡振祺:《明中书省印造“大明通行宝钞”》,《文物季刊》1990年第1期;曾昌林:《大明通行宝钞纸币浅析》,《四川文物》1994年第5期

(8)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0页

(9)李洵:《明史食货志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0页

(10)赵善轩、李新华:《重评“大明宝钞”》,《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66页

(11)—(21)引自有关文献。

猜你喜欢
失败明代
论《欲望号街车》中布朗琪的性格与宿命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一份写满“失败”的治愈系简历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蛋解创业:熬一碗“失败”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