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信息化脚步

2014-11-11 03:31袁航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5期
关键词:铁路信号图纸生产

文 本刊记者 袁航

作为制造企业,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在企业信息化的路途中不断探索,逐步摸索出适合企业生产特点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方法。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简称北信公司)于1958年建厂,主要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技术服务等,其产品主要有铁路信号专用设备和轨道交通控制设备,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简称通号集团)的全资二级子公司。北信公司伴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逐步发展壮大,一直承担着国家的铁路六次提速任务,现在主要承担着国家高铁建设项目,比如京津、京沪高铁都是使用其产品,如列控中心、轨道监控、车载设备等。

信息化起步早

北信公司作为制造企业,信息化有其特殊性,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尤其是千变万化的客户需求,会给生产带来一些困难,比如有些产品,是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配置,而不同等级的车站,其设备要求也不一样,尤其是机柜产品,会根据不同的站级,提出不同的需求,再进行生产。这给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带来一定难度,对软件的要求相应也更高。

据了解,北信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信息化建设,在业内也有较好的示范性影响。最早的信息化建设,是从生产开始的,比如定额、采购、物料管理、库存等。“那时候通过单机来做系统,实现简单的信息化。2 0 0 0年初上了第一套E R P系统,因为技术、经验等限制,系统并不成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是系统设计不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考量的。”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朱正网说。后来公司寻找更成熟的产品,选择了鼎新和神州数码联合开发的E R P产品,这款软件比较合适电子化行业,吻合管理需求,软件比较成熟,个性化开发很少,很多需求基本上通过配置可实现。2006年上线至今,基本能满足生产、管理的需求,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很多支撑。

从踏上信息化道路的那一天开始,北信公司信息化建设一直没停止过。信息化初始,更多的是制图、生产、物料管理、财务等环节的电子化,随后陆续进行其他系统的开发、上线,比如用于产品研发的PDM平台、办公OA、财务软件等。

在未实施PDM之前,北信公司全部是手工制作产品设计图,而图纸往往要铺满一个屋子。P D M实现了将图纸存在PDM库中,并由组装图的明细栏逐级自动生成B OM(产品物料清单),最终通过P D M与E R P之间的接口将BOM等信息传递到ERP系统。在ERP系统中通过M R P运算,得出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通过计划的下达,形成生产订单和采购订单,相关部门由此便知道需要采购哪些物料、生产哪些零配件。朱正网认为,北信信息化的亮点是PDM和E R P系统的对接,“当时架构系统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多个系统的融合。如果系统不统一,会给采购、生产、库存等带来许多困难。比如物料,图纸上叫A,库存叫B,那么就容易引起冲突和混乱。”朱正网说。

经过了多年的磨砺和积累,朱正网对信息化有了自己的认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上几套系统的事情,而是对管理流程、生产流程再造的过程。比如公司建立了信息化流程和模板,使数出一处,保证源头的一致性”。

近二十年来,北信公司人员规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约为1000人左右,除了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外,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系统来执行,北信公司上世纪90年代的产值是几千万元,现在达到15亿元,这是信息化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的作用。

路途有坎坷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北信公司信息化已经完全覆盖了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和业务已经深度融合了,如果ERP停运一天,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业务、管理的核心,根本离不开了。”朱正网说。

但谈到北信公司信息化之路,朱正网坦言也遇到很多困难,其信息化走得并不顺利。比如在认识上,个别员工有抵触情绪,认为上了信息化就会下岗,因此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业务上的变革,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原来在上ERP之前,各种业务流程不顺畅,业务之间是分割的。以采购为例,设备部门、物资部门、后勤部门等都有采购这项工作,可他们采购的对象不一样,但在ERP系统上,需要对业务流程重新梳理,有些业务要进行变更,或者合并等。“信息化不是现有手工管理的范本,而是整个流程的再造过程。只有这样,信息化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朱正网说。在数据整理上,其工作量也非常大。在部署信息化之前,各个部门编码不一样,财务一套编码,业务上一套编码,因此必须把壁垒打破,将各种编码统一,把基础数据统一。

另外,过去图纸是纸质的,还需要晒蓝图,这个过程耗时较长,而图纸信息变化又是非常快的。在原国家科委提出“甩图板”工程后,公司上了PDM平台,这使制图效率大为提高。比如以前画一套机柜的机械制图,大概需要一个多月时间,而通过PDM平台,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画完,甚至两三天就可以完成。因为现在电子化可进行拷贝、借用,所以画图更快。但是,以前手工的图纸如何能够进入到PDM平台呢?“为了使纸质电子化,我们成立了数据组,整个数据组全封闭,把所有的图纸,从纸质变成电子化,这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朱正网说。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朱正网:“信息化的本质是将人脑无限放大,帮助人做出决策。”

现在通号集团对信息化有了新的政策,要求其二级子公司信息化建设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管理,避免重复投资。例如,正在实施的ER P的过程中,北信公司现在的系统如何和通号集团ERP进行迁移和对接?据朱正网介绍,北信公司的ER P系统是管理北信公司自身的业务流程、表单等信息,而通号集团ER P系统是根据统一的模板,在集团层面统一搭建。公司以前的物料、清单、业务流程等都要重新整理,然后把二级企业的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这是跨企业的统一,其工作量非常大,目前正在实施中。

信息化永无止境

虽然信息化整体上能满足公司业务的需求,但并不能停滞不前。“信息化永无止境,技术在发展,信息化也在发展,因此,信息化的工作是需要一直往前走的,不能停下来。”朱正网总结了这近20年的信息化工作。

“公司最近在做精益化管理,所有的东西都要有记录,管理更精细化,比如回流焊,其设备运行状态参数需要随时监控,还要把这些状态信息与生产产品进行关联,供质量追溯使用。”朱正网说。另外,北信公司正在评估MES系统,即生产执行系统,这个系统有助于生产执行层的管理,为领导提供决策数据,“以前领导看到的是人工收集的数据,及时性得不到保障。我们要实时采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提炼,生成图形等,比如现在生产能力不足,到底是技术的缺陷,还是人力不够,还是其他原因,需要将这些数据提炼成更为直观的东西来分析,这些是通过MES可以实现的。”朱正网说。

目前北信公司正对PLM进行实施。既然P D M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为什么还要上P L M呢?朱正网分析说:“PDM是基于二维图纸,其俯视图、侧视图等均是平面的,非常不直观。PL M能管理三维图形,参数之间匹配、检查、修改,都是非常简单、直观,比如画一个机柜模型,如果想把长度从2.6米修改成2米,只需要修改参数,其模型图便能自动生成。这个修改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实现,如果在PDM平台修改,需要重新再画各个部件的尺寸,费时费力。”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PL M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前期的需求、立项、研发,到制造、维修、售后服务,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全都在PLM里体现,非常全面、清晰,这符合公司精益化管理的要求。”朱正网说。

猜你喜欢
铁路信号图纸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信息模型图纸多人协同创作系统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基于BIM的铁路信号室外设备布置与碰撞检测方法
无线通信系统铁路信号安全传输分析
看图纸
铁路信号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浅析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雷击对铁路信号系统的影响探讨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