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日俄战后东北军事改革概述

2014-11-11 03:49李泽昊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李泽昊

[摘 要]1905年,日俄战后,东北情势艰危异常。为挽救东北,清政府命徐世昌率北洋势力进入东北。两年间,东北地方政府采取了组建新式编制军队、建立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边务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措施,对三省军事进行了全面改革。凡所举措,虽然推动了东北近代军事和教育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日俄的侵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东北地区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东北新政;军事改革;北洋集团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东北情势艰危异常。盛京将军赵尔巽对此“无所措手,自诉于朝,请简重臣巡视边境”。[1]P55为挽救东北、巩固京畿,1907年4月,清政府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率北洋势力进入东北。“东三省如后门,北洋如大门”,“徐、袁本至好”,袁世凯守大门,徐世昌守后门,大门与后门“乃一气耳”。[2]P47当时,有识之士均深知“无兵殆不可以言治”东北,军队是发展的保障、外交的后援。且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有效的维护社会治安,巩固国防。根据当时东北局势,军事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1、统一军政。军事改革事务繁重,军政统一势所必须。1906年,吉林将军达桂从该省八旗兵丁内挑编陆军步队一协,遵照部章设督练公所,这是东三省有督练公所之始,但仅限于吉林一省。同年,盛京将军赵尔巽设督操营务处以教练新军。1907年,徐世昌在奉天设立东三省督练处,作为统一三省的军政机关。原奉天督操营务处与吉林督练公所随即裁撤,以专事权。东三省督练处以总督为督办,三省巡抚为会办,督抚直接控制军队的指挥调度。同时,设立东三省陆军粮饷总局、陆地测量总局、军械总局、军医局等机构。各局在东三省督练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经过改革,东三省的军政领导体制及后勤保障体系已初具规模。

2、编练新军。徐世昌恃袁世凯的奥援和慈禧太后的信任,奏准北洋新军一镇二混成协带饷携械助阵东北,并悉归徐节制调遣。1906年,将军赵尔巽奏请拨调军队助辽西剿匪,直隶总督遵旨饬派北洋新军第三镇抽拨一混成协之数由保定移驻锦州。徐世昌督东后,乃奏调该镇全军开拔东北;陆军第一混成协是从五、六两镇抽拨编练而成的;陆军第二混成协是从二、四两镇抽拨编练而成的。之后,又陆续编成奉天陆军第一标、第二标,吉林陆军步队第一协。这样,东三省共计组建新式陆军一镇三协两标,人数将近3万。在新军的招募方面,对所募者的年龄、身高、体能均有严格要求。据统计,两年间共计有3000余人入伍。入伍新兵先行共同操练,而后按兵种转入专业技术、战术操练。从演习的规模和实际内容看,已属于近代战役演习,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东北军队的训练水平。在改良部队的武器装备方面,地方政府除在德州制造局订购新式武器外,还奏准将北洋扣留德商私运的军械归东三省拨用,饬令日商将私运东三省求售的枪械尽数交出。

3、建立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东北地方政府在各镇、协、标均设随营学堂。命各军选派具有一定教育基础的士兵入营学习。学堂以“忠君爱国为本原,智育、体育为作用,振尚武之精神,植军人之资格”为教育宗旨,由军事学堂毕业生担任教习,讲授兵略、战术,而“步、马、炮、工、辎五种兵队,复各从其类,立专门课程以授之”。[3]P725随营学堂不仅是新军普学之地,也是培养下级官佐之所。1906年,奉、吉、黑三省陆续设立陆军小学堂。同时设立其他各类学堂作为补充,其中包括东三省讲武堂、测绘学堂、宪兵学堂等。三省巡抚及各军官佐还捐资兴建东三省陆海军图书馆。广泛搜集东西各国陆海军军事图书及中国古代各类兵家之书,“以为军人参考博览之资”。[3]P747

此外,地方政府对东北原有旧军、水师也着力加以整饬。三省旧军除抽拨部分官兵编成新军外,剩余官兵经过严格筛选,改编为巡防队,由巡防营务处负责统一管理。各营均按新军操法训练,循序渐进,逐渐改良。辽河是东北的主要河流之一。为保护商旅,地方政府加强对原河防马队营的教育与训练,并添设巡船。松花江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日俄争相利用此流域航行获利,肆意侵占中国主权。原清军松花江水师只有木质炮船,船械装备落后,士兵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弱。地方政府将该水师统由哈尔滨邮船局负责整顿训练,并添置舢板船,以资巡缉。同时筹谋在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各流域分设四路水师。1908年,前任将军所订购的安海、绥辽两号钢甲巡洋舰正式服役,驻扎营口,定期巡视洋面。此外,政府还计划开辟菊花岛为军港,聘请英国顾问详细调查该岛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港方案。

1858年,奕山在沙俄的威逼下签订《瑗珲条约》,在割弃中国大片领土的同时,他给皇帝的奏折中称,黑龙江有土无人,无力对抗沙俄的侵略;江北空旷无人居,更难遏止俄国的侵占。虽然他是为自己的卖国行为狡辩,但也道出了当时的客观实情。尽管如此,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中,仍株守祖制成法,不思积极改变东北边疆地区防务空虚的弊漏。光绪年间,黑龙江将军恭镗上奏清廷,请求移民实边,又遭拒绝。1900年俄国为侵占东北,借口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长驱直入,分七路出兵东北,镇压义和团。虽经奋力抵抗,却仍无力避免失败的黑龙江将军寿山,在自杀所留遗书中,沉痛地指出清政府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错误政策就在于封禁虚边,致使黑龙江有土无人,有兵无饷。

日俄战后,东北督抚针对东北“地广而荒,启人觊觎”的形势,提出“垦地殖边为筹边第一要义”,[4]P1176“建议从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吸收汉族移民定居该地区。”[5]P25同时计划实行军垦,屯垦地点主要在边疆军事要地。当时东北虽无战事,但地方政府居安思危,积极布置军事调查和侦察工作,力图多方搜集各类军事情报。这期间,吴禄贞的《延吉边务报告》、宋小濂《呼伦贝尔边务报告书》、吴光新《临江报告》等一大批珍贵的调查资料相继问世。此外,地方政府还重视对于日、俄、朝方的资料搜集。徐世昌曾派人从韩国户部尚书之子那里购得日本印刷的《大东舆地全图》,几经波折,带回国内;他还曾请外务部指示时任朝鲜总领事的马廷亮注意搜集朝鲜方面有关延边问题的情报,并派人送至奉天。正是由于注意搜集军事情报,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才使军事改革有所依据,军事力量得以从容布置。

据吉林省档案馆编《吉林省概况》(上册)及《东三省政略·军事·军政篇》中“《陆军第三镇分防驻扎地点表》、《陆军第一混成协分防驻扎地点表》、《纪陆军第二混成协》、《陆军第一标分队驻扎地点表》、《纪奉天陆军第二标》”中可以看出,一镇二协三标新军均择三省要隘之地驻扎:省城为一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布防重点;长春为东三省中央扼要之区,日、俄皆在军事上节节布置,不遗余力。政府以该地为第三镇主要驻地,以资控制;1907—1909年,日本在吉林延吉地区制造“间岛”事件,为抵御日本的侵略,陆军第三镇一部、吉林步兵第一协一部驻防于此;锦州府、昌图府为军事上之要塞,军事防务有所加强;珲春、绥芬、宁古塔等地是边防重镇,军事力量上的布置格外得到关注。此外,三省巡防队作为陆军辅助力量,也分驻所在省份各府县以维护地方治安。奉省后路马队7营调驻黑龙江呼兰府,以补黑省兵力的不足。

为维护社会秩序,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改革环境,东北地方政府还着力进行剿匪工作。清末东北地区胡匪横行,许多土匪投靠外人,受日俄暗中接济。日人还将不少匪贼编成所谓“义兵”,混入巡防队、巡警当中,扰乱东三省全局。地方政府克服日、俄重重阻力,拟定规章严肃军纪,“有功者赏,赎职者罚,通匪者严惩不殆”,并选派精兵干将分路出击胡匪。东三省行营翼长张勋率军转战数千里,“与贼接仗四十余次,先后斩悍目巨匪二百余名,击毙匪党三千余众”。两年以来,“积年巨患扫除殆尽,实非寻常剿匪之功可比”。事实证明,北洋集团进入东北后,着力加强边务、巩固国防,并非如张国淦所认为的那样,“只可曰以北洋势力移植于东三省,而与边防无与也。”[6]P22

庚子之役后,在内忧外患的交相煎迫下,清朝统治岌岌可危。为自救,清政府推行新政。军事改革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清廷的极大关注,它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有所成就,进而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东北处于日俄两强之间,军事改革备受中外瞩目。徐世昌临危受命,他领导的东北军事改革不仅推动了近代东北地区军事和教育的发展,而且对于巩固国防、改良社会风气和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并不能掩盖其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财政困难严重制约着军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受财力所限,诸如退伍兵屯垦、创建海军、兴建军港、开办军用牧场等事,“或筹备而未及实行,或创办而未及收效”。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要想完全扭转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是根本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东北军事改革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徐世昌曾任命张作霖为奉天前路巡防队统领,张到总督府谢委时,徐世昌派左参赞周树模代为接见。周问他过去受抚的动机,他干脆地回答说:“回禀大人,我想升官发财!”徐对此却不已为然。在他督东期间,重用了一批如张作霖之流的武人。由这批人组织、领导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士兵的道德素质可想而知。而作为改革领导阶层的东北地方督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派系性,这些派系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正是那个想升发财的张作霖,日后创建了奉系军阀,关外终于成为其称雄道霸的独占舞台。

此外,清末东北军事改革过程中充满了中央政府与北洋集团之间的斗争。袁世凯负责编练的北洋六镇成军后,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担任统制外,其余五镇统制均由袁的亲信王英楷、曹锟、吴风岭、吴长纯、段祺瑞担任,当时就有人指出,新军“大权在握者,固惟独袁世凯耳”。清政府,特别是皇族,对袁世凯个人势力的迅速膨胀是深有戒心的。为抑制袁世凯日益膨胀的权力,清政府先设练兵处以求控制北洋新建陆军。继而于1906年成立陆军部,把练兵处合起来,并迫使袁世凯交出六镇中一、三、五、六镇的兵权。由陆军部直接统辖。1907年,又把袁世凯从直隶总督位上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迫使袁世凯交出二、四镇的兵权。1909年1月,清廷以足疾为辞,罢免袁世凯。同月,徐世昌上奏,因病恳请开缺。2月9日,清廷任命锡良为东三省总督。锡良在任之时,军事改革虽只将徐世昌所筹各事庚续办理,但他所取得的成绩却不能与其同日而语。新军控制不利,旧队亦难震慑,东北一度平息的马贼又活跃起来。为加强对军队的驾驭能力,锡良将关外新军调来调去。第三镇调回关内,第六镇调来关外,并仿照徐的方法,从北洋五、六两镇各抽一部分,加上协巡防和部分奉军,合编为第二十镇。此外,锡良还与他的继任赵尔巽对吴禄贞、蓝天蔚、蒋方震、张绍曾等新派留学生委以军事指挥重任。然而,这些努力均事与愿违。它不仅使改革者与北洋集团之间矛盾加深,而且导致新、旧军队之间冲突日益加剧。东北军事改革的成效事倍而功半。由于北洋集团强烈的派系性,该集团的沉浮,必将直接影响着东北军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刘体仁.异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张一麟.古红梅阁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3]徐世昌.东三省政略[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点校本,1989.

[4]徐世昌.退耕堂政书[M].台湾: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8.

[5]关于徐世昌和袁世凯商讨北部中国改组的日文文件(下)[A].近代史资料[C],1981(3).

[6]张国淦.北洋述闻[M].上海:上海书店,1998.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早期现代化之路的理性思考》(项目编号:W2012063)及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徐世昌主政东北时期的奉天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12DZS016)的阶段性成果。